去處
發(fā)布時間:2024-11-05 閱讀:
妻子來電話,叫我去上海過五一勞動節(jié),我應允了。四月二十七日上午八點三十分,從龍泉坐動車前往上海。中途在衢州轉了快車,下午12.34分鐘就到了上海虹橋。兒子已早早地在等候,然后安排我吃了中餐,就隨著他一同去了停車場乘車。我過去乘地鐵去寶山住房需要一個多小時,現(xiàn)在兒子自己駕車,四十幾分鐘就到家了。
在大城市考慮到住處與上班點相距較遠,他們夫妻倆往往早晨六點半左右就出發(fā)了。如不早一點出發(fā),就會遇到高峰期堵車,這樣就不能按時到達單位。晚上一般要七點左右才能到家,有些時候還要八、九鐘才能到家。因此,兒子和兒媳都叫我們先用餐別等他們。實際上在大城市謀職是很苦很累的,與他們相比,生活在小城市的人們不得不說已經(jīng)是夠安逸的了。
孫女剛滿周歲,怕影響她的心身健康,她沒睡前一般都不打開電視。這樣,如遇到晴天還好,可以出去到附近的公園散散步,或者找一個茶室喝喝茶,與他人聊聊天。如是雨天就糟糕了,上海的雨天風很大,風都是吹著哨子來的。樹枝一會倒這,一會兒倒那,葉子被風吹得就像一堆亂發(fā)。你想打開雨傘吧,雨傘根本無法支撐,傘架會往上翹,如同頂著個大臉盤,這還算好,弄不好的話還會把整個雨傘吹壞吹走。如硬撐著去戶外走一下,衣褲一定會被雨滴打的濕淋淋的。因此,只要下雨就得老老實實地呆在家里,沒有去處,一直悶在家里的確有點難受。
不管怎么樣上天還是給面子的,在上海的八、九天時間里也只下了一、二天的雨。實際上兒子也是挺發(fā)愁的,生怕我寂寞。之所以,每天都要考慮如何安排去處。五一節(jié)前后,只要不下雨就盡可能地抽時間安排我們去景點游玩,或去逛街和吃"大餐"。在朝鮮人開的賓館里用餐,是我第一次與朝鮮人面對面地交流。他(她)們都會說中國話,不管男女都彬彬有禮。餐廳內設有舞臺,可以一邊用餐,一邊欣賞她們精彩的演出。朝鮮姑娘們年輕漂亮,熱情好客,她們既是服務員,又是演職員。據(jù)兒子說,她們都屬于朝鮮國企的,她們工作時都十分賣力,盡心盡職地去做好每件事情。
另一晴日,兒子帶我們去了黃浦江邊,他指著一幢高樓,告訴我說這就是他上班的地方。黃浦江北岸環(huán)境非常優(yōu)美,臺階上是景區(qū),臺階下是碼頭。不管是站在景區(qū),還是站在碼頭只要一眼望去,就能看到上海灘最著名的景觀東方明珠。上個月,幾艘國外來的大型游輪就停靠在北岸的這個碼頭。今年是中國人民海軍成立75周年的海軍節(jié),和平方舟號萬噸醫(yī)療船和052D淄博號導彈驅逐艦就停靠在這里。兩艦停靠上海期間,我曾與和平方舟號的艦長聯(lián)系過,想登艦參觀一下,由于,我因事推遲了幾天才去上海,錯過了這次觀光的機會。
同一天,我們還去了白玉蘭廣場大廈。白玉蘭廣場大廈位于浦西,稱之為浦西第一高樓,總高度為320米,地上樓層為66層。我們進入一層大廳,購好票后,就在機器人的引導下,登上了位于該樓最高層的觀光大廳,這里可居高臨下地面視上海的城區(qū)以及長江的一部分。在這小坐的同時,我們還品嘗了一杯看似一樣而意義卻不一樣的牛奶咖啡。上海還有一些更高的建筑,比如,金茂大廈、環(huán)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廈等。這三大建筑都是上海的地標性建筑物,這些建筑物樓高都在四百米以上,上海中心大廈為632米,是上海所有建筑標志物中最高的,它目前是國內最高樓,世界第三高樓。有意思的是,上海三幢撥地而起的高樓因形狀近似廚房用件,因而被當?shù)乩习傩辗Q為廚房三件套。它們分別是金茂大廈稱之為注射器,環(huán)球金融中心稱之為開瓶器,上海中心大廈稱之為打蛋機,或稱之為搟面杖。
你吃過茅臺冰淇淋嗎?我想許多人肯定說沒有吃過。在上海被稱為韓國一條街的地方,就有貴州茅臺廠設在這里的冰淇淋店。路過時,兒子向我作了介紹,并問我"要不要去品嘗一下?",我吃過不少品樣的冰淇淋,但就沒品嘗過茅臺冰淇淋,于是,我便高興地答應了。兒子因要駕車,就為我買了一份。打開盒子蓋后,一股茅臺酒的香氣迎面撲來,食欲馬上被調動起來了。這種冰淇淋的確好吃,如果不是趕時間要去下一個地點,我可能還會再要上一份慢慢的品嘗。
在我小的時候,阿慶嫂、胡司令、刁德一的名字就如雷貫耳,沙家浜的名字也就根植于腦海中。五一勞動節(jié)兒媳們都放了五天假。五月二日,我們怕路阻耽誤行程,一大早開著車出發(fā)了。上海去常熟沙家浜景區(qū)需要一個多小時,可能從上海出游的人想法都差不多,高速路上車輛還是挺多的,只是遇到了小堵,沒有大堵。八點左右,我們趕到了沙家浜景區(qū),親戚已早早地在景區(qū)的正門等侯我們了,在親戚的陪同下很順利地進入沙家浜景區(qū)。"沙家浜鎮(zhèn)地勢低洼,港汊縱橫,湖蕩密布,是典型的江南水鄉(xiāng)地貌”。
景區(qū)很大,我們走了一會兒,只好坐覽車前行。我們參觀了沙家浜展覽館,又去了橫涇老街。橫涇老街上的刁家大院,面街臨水而筑,宅中有院,園中有屋,足顯舊時貴富雅士的情懷之致。從刁家大院出來,走到橫涇老街的三叉路口,我看到一家面館,親戚說,常熟這個地方的面很好吃,非常有名,而這家店稱之為“常熟王四炒澆面"的面館還是個網(wǎng)紅。因只是上午十點鐘左右,我的肚子實際上還不餓,妻子知道我的心思,見到有特色的食物總想去品嘗一下。于是,在她的鼓勵下,我們走進了這家店。妻子讓我選了一碗面,她掃了一下窗臺上的二維碼付了款,我們就開始找座位了。適好,有倆個客人吃好了,我們就此坐下。不一會兒,我點的肉排澆面送到了桌前,一股香味迎面而來。常熟面館的面比起我們當?shù)氐拿鏀?shù)量要多,碗也大的多。我怕吃不下,叫妻子也嘗嘗,妻子吃了幾口,就說自己飽了。我知道,妻子知道我的胃口,故意省給我吃的。她是這樣想的,快要到吃中餐時間了,如現(xiàn)在吃飽了,等會兒中餐就吃不下去了,之所以,她只購買一碗讓我嘗鮮。正因為如此,她沒有去找兒子兒媳和親戚一同坐下來吃。妻子陪我坐了一會兒,就去尋找兒子兒媳和親戚他們了,讓我一個人慢慢地品嘗"獨食"。這里的澆面味道總的來說還是可以的,但要說如何好吃,那也不見得,別的不說,就肉排太硬,燒的太老,在我看來還不如我當?shù)氐娜馀艧暮谩.斎唬谖复蠹也灰粯樱捶ㄒ膊灰粯印?br />
面館不遠處就有個戲臺,毎到上午十點后會有一場演出,內容就是京劇《沙家浜》。我不太喜歡看京劇,再加上對這戲比較熟悉,就自愿承擔起了抱孫女的任務。我抱著孫女走到一個商品零售店門口,她睡著了,我只好從包里拿出一件衣服,把她包裹起來,在店門口的石臺階上靠在門板臨街而坐。親戚看到我一個大男人抱看孩子坐在臨街的石階上,怕我讓人笑,就走過來想替我抱孩子,并讓我去找個有凳子的地方坐坐。我笑著說:"不要緊,我不講究這方面,經(jīng)常會走到哪坐到哪,不瞞你說從小就已經(jīng)習慣了"。
想起前不久,在網(wǎng)上看到的兩幅五六十年代的照片,一幅是毛主席和朱德、劉少奇、周恩來等十幾位領導同志視察休息時,靠著路邊的石壩依次而坐的照片,另一幅是毛主席打地鋪依靠在墻邊休息時的照片。他們如同一群地道的老百姓,不拘小節(jié)地休息在田間或地角,哪里可坐就往哪里坐。他們這種無拘無束的行為,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接地氣",不講排場,不講架子,以一種平常人的心態(tài)去生活,以一種樸實的態(tài)度去證明自己的初心。我不是效仿他們,而是作為一個小小的老百姓,更不應該有過多的思慮。人是要接地氣的。千萬不要有一點成績,有一點地位,有一點影響力,就擺架子,打官腔,說官話,或者高人一等。實際上這樣不好,順其自然才是最好的。
我將孫女抱穩(wěn)后,叫親戚用手機拍了一張照,希望能保留下去,目的是讓孫女長大后看看,爺爺是如何席地而坐抱著她睡覺的。抱著孫女入睡,看著她這張可愛而富有童趣的臉,就自然想起了在她六個月大時的事。當時,我也是席地而坐地抱著她,叫妻子拍照片,她好像非常懂事,就知道是在拍照似的,露出了她平時很少有的天真而又燦爛的笑臉,一動不動地看著奶奶用手機一閃一閃地按動著快門。拍攝下來的照片果然不錯,就此情景之下,我隨即為她寫了一首《孫女安安》的詩:
"幾天風凍后的上海
今天終于晴了
藍天里
幾朵白云悠閑在天空
草地上
妻子和我?guī)е鴮O女
和睦著一脈溫柔的秋風
孫女小名安安
美麗而聰明的幼童
盡情地在她的童趣里
尋找著她的初衷
孫女安安
微笑著
依偎著爺爺?shù)膽阎?br />
爺孫倆的快樂
在這美好的情景里交融
秋天很美
秋陽很美
秋景很美
孫女安安
就是這秋天里一只即將展翅的飛鴻
一個小時左右,演出結束了,在親戚的建議下,我們走了水路。這時,孫女也醒了,我抱著她上了船,找了個靠窗的位子坐了下來。沙家浜河道兩岸都是茂密的蘆葦,怪不得當年一些抗日力量會聚集在這里。船在河道中穿梭而行,鳥和白鷺不是穿越河道的上空,就是成群結隊地戲耍在蘆葦上。孫女雖出生只有十三個月,但看到鳥和白鷺還會用手指指,嘴里間斷性地發(fā)出我聽不懂的詞語。沙家浜的確很美,它的美除了自然美以外,還參合了一種歷史的美。看著無盡頭的蘆葦和哄著孫女開心,不知不覺地到了終點,我們就此結束了沙家浜之行。
五一假節(jié)期間還去了許多地方,如森博園、寶山寺、服裝商場等。在上海是快樂的,從沒去處,到了有去處,感受了城市的變化,感受了家庭的溫暖。
作者:大學生網(wǎng)報 來源:大學生網(wǎng)報
校園文學推薦
- 兒時的夏天
- 真正的盛夏,應該從進入三伏開始的。因為一年中最熱的季節(jié)是三伏。氣溫也是從初伏、中伏、末伏逐步升高。火辣的太陽,滾燙的熱浪,每天
- 11-05
- 去處
- 妻子來電話,叫我去上海過五一勞動節(jié),我應允了。四月二十七日上午八點三十分,從龍泉坐動車前往上海。
- 11-05
- 屋后的橄欖樹
- 老家厝后有兩棵老樹,一株橄欖樹,一株鵝掌木。兩樹間有一豐盈的泉眼,那是從大山深處蹦發(fā)出來的甘泉,汩汩流淌。
- 11-04
- 木飯桶流香
- 我說的“飯桶”,不是閩南話稱笨人的“飯桶”,而是專門用來蒸飯的廚具(如圖二)。
- 11-04
- 父愛就像毛毛雨
- 童年的我與父親一起生活了十多年,父親在兒女面前總是一幅微笑的面孔,不咸不淡,不善言辭。
- 11-04
- 桃園飛鵲鴝
- 那幾年,村里后門山的老趙頭最勤勞,最實在,開墾荒山種了十幾畝桃子。
- 11-04
- 紅豆情深
- 千米高山上的華安縣馬坑鄉(xiāng)和春村,有一棵稀罕、珍貴的南方紅豆杉,斑駁褶皺的樹干上掛著“福建省古樹名木保護牌”,標上樹齡約600多歲
- 11-04
- 牛倌三叔
- 20世紀60年后期,社員私有耕牛折價歸生產(chǎn)隊,我家所處新村生產(chǎn)隊歸入的有16頭耕牛。
- 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