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憂草
發布時間:2024-11-06 閱讀:
鷺島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慶,新老校友齊聚一堂,慶祝母校生日,喜鵲登枝叫不停,剛退休的生命學院黃慰華教授更是喜上加喜。
何喜之有?慶祝大會結束,黃教授剛到家,一個高大帥氣的男子手捧一盆萱草找上門來。黃教授一見他的身影,先是一愣,當耳邊響起一聲“黃老師”,她興奮地沖他喊:“王澤浩,是你呀!”
時光倒流到18年前,新生入學報到那天。當時的講師黃慰華被安排值班,一位靦腆的新生前來報到,他手提尿素編織袋,背著一個背包,一頂草帽,一身補丁衣服,一雙舊布鞋,“土得掉渣”,旁邊的同學竊竊私語笑話。報到后,黃老師把他叫到辦公室,看見黃老師辦公桌上一盆忘憂草,男孩子說:“老師,您也喜歡萱草嗎?我們老家野生的可多呢。”
黃老師似答非答:“心無雜念,一心教書。剛加入黨組織,我要努力做得更好。”
了解了他的情況。學生叫王澤浩,家住閩西偏僻農村,從小父母雙亡,奶奶一手帶大,祖孫相依為命。王澤浩成績優秀,考上了重點大學錄取線,因路遠費用大,又舍不得遠離奶奶,第一志愿就填報了離家最近的大學。他報到的學費還是東家借、西家湊的,隨身只帶了兩套帶補丁的換洗衣服。黃老師靜心聽他細說,心頭一陣揪緊,她的命運與面前的男孩何等的相似啊(她是烈士孤兒,從小很獨立)。她深知,作為一個農村小孩,唯一的出路就是讀書走出大山。黃慰華決定資助他完成學業,說:“小王同學,經濟有困難,我可以資助你,盡管安心讀書好了。”
黃慰華和丈夫柳宗先是高中同學,老柳是大企業財會,性格內向,經濟上精打細算,人稱“鐵公雞”。黃慰華忙于事業,顧不了家。老公工作清閑,家務活多由他承擔。作為女人,黃老師一生缺欠孕育兒女的命,面對老公,一直很愧疚,曾提出離婚,沒得到同意。開始,黃慰華也想過領養孩子,可丈夫總說別人家孩子,養的不親,十有八九是白養。
資助的事被家里人知道后,都不同意,老公更是極力反對,說這是“無效成本”。可是黃老師卻很固執,一心信守承諾,不僅支付王澤浩的學費,連他的生活費也是黃老師從卡上轉的。黃慰華還利用假期和王澤浩回鄉下好幾次,看望70多歲的老奶奶,平時經常給老人買些衣服、營養品寄去,一來二去,黃老師和奶奶也成了忘年交,讓王澤浩很感動。
丈夫和黃慰華之間卻越來越疏遠了,兩人話說不到一塊,還經常針尖對麥芒。王澤浩大三時,團中央舉辦科技創新大賽,黃老師鼓勵王澤浩參加,小王卻因費用不敢去。黃老師知道了替他支付了,這事成了導火索,老柳沖著老婆說:“你的經濟頭腦進水啦,資助就資助了唄,還莫明其妙支持什么賽。就因為自己沒孩子,想孩子想瘋了!”這句話刺痛了黃教授,道不同不以為謀,毅然提出離婚。
王澤浩知道黃老師離婚了,內心忐忑不安,幾天吃不下,睡不好,他鄭重地對黃老師說:“老師,因為資助我害得您家破了,您就不用再幫我了,我可以利用假期賺錢。您放心,您的大恩大德我一定會報答。”
黃慰華會心一笑,說:“孩子,我沒有想過償還,更沒有想過報答。”
王澤浩畢業后走上社會,找工作到處碰壁,投了許多簡歷如泥牛入海。半年后找到一家公司已經聘用了,他老奶奶突然重病住院,急著趕回老家,照顧一個多月。奶奶病情惡化,臨終時奶奶握著王澤浩的雙手,說:“孫子,黃老師是你大恩人,你可要將她當親人,直到養老送終啊。”
王澤浩聲淚俱下,點點頭說:“奶奶放心,我會像照顧奶奶一樣照顧好黃教授。”處理完喪事,王澤浩南下深圳,被一家生物制藥大公司招聘,王澤浩如魚得水,專業本領得到發揮。皇天不負有心人,兩年后他當上科室主任,很快有美人投懷送抱。有一位陸姓姑娘,美人胚一個,秋波婉轉,能說會道,天天等他下班。交往一段時間后,王澤浩說出了心里秘密,將來要贍養恩人黃老師。女方直言勸說:“她跟你沒有一點血緣關系,給她一筆錢養老不就得了。”小王聽話聽音,這門親事果斷放棄了。后來李小燕來了,姑娘出自書香門第,五官清秀,細高的個頭,一條長辮像蛇一樣在腦后甩來甩去。她是單親家庭,原先父母恩愛,如影隨形,母親因操勞過度,41歲那年腦溢血早逝。父親為女兒沒有再娶,這位中學校長,除了喜歡詩詞歌賦(他的格律詩在當地小有名氣),一門心思培養女兒成長。如果說陸姑娘是公司里“西施”,她就是“王嬙”,而且王嬙比西施更有人緣,性格溫和,善解人意,裙下的崇拜者眾多。有一天王澤浩請她吃飯,還沒有對姑娘提起這事,李姑娘就說:“我知道你放棄第一個女朋友的原因,沒有黃教授,就沒有你的今天,燕子喂雛,烏鴉反哺,人要懂得報恩才是。”而且,父親也支持她的想法。很快兩人如膠似漆,心心相印;小王出差時,還是姑娘替他給忘憂草澆的水。后來,兩人牽手領了結婚證,再后來,夫妻跳出來創辦起生物制藥公司。
王澤浩已經有經濟能力回報母校和恩人,不僅前來參加百年校慶活動,還想邀請黃慰華老師一起到深圳養老。王澤浩從包里拿出一張50萬銀行卡,老師雙手推托不要。小伙子說:“無論如何,你也要跟我回趟深圳,看看我的家,見見小燕啊。她可是正兒八經把你當婆婆。”
黃慰華感慨地說:“雖然我失去了一個,卻得到了一對好孩子,無心插柳柳成蔭,我這一生值了!”
黃老師隨王澤浩返回深圳,李小燕和父親已在車站早早迎候,商務車直接開回別墅區澤浩家。呵,眼前小院子開滿忘憂草,金黃燦爛,優雅高潔,就像一片陽光。借景抒情,老李不禁吟起蘇東坡的詩:“萱草雖微花,孤芳能自拔。”黃老師隨即接上:“亭亭亂中葉,一一芳心插。”兩人眼對眼,就像遇到這輩子知音。
作者:大學生網報 來源:大學生網報
校園文學推薦
- 方校長
- 方惠瓊40多歲,安溪人,中等身材,微胖的身材,齊耳短發,辦事干練潑辣。當年,她是全縣唯一的女校長,也是我人生遇到不可多得的好人。
- 11-06
- 忘憂草
- 鷺島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慶,新老校友齊聚一堂,慶祝母校生日,喜鵲登枝叫不停,剛退休的生命學院黃慰華教授更是喜上加喜。
- 11-06
- 老家的粽箬林
- 包粽子的那層粽葉,老家人習慣叫粽箬。每年端午前,父親就會到房前屋邊去拔些粽箬來。
- 11-06
- 麥收時節憶童年
- 老家的麥田,是我童年的樂園。五十多年前的童年往事,沉淀在漫長的歲月里,珍藏于記憶的長河中。
- 11-05
- 楊梅的味道
- “端午節,楊梅紅出血”,這是江南民間流傳的農諺,意思是說端午節到了,楊梅成熟了。
- 11-05
- 心情
- 宋朝詩人陳師道有一首絕句:“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世事相違每如此,好懷百歲幾回開。”
- 11-05
- 感恩的心
- 自己年紀老了,凡事轉瞬就忘,可小時候那件受人恩惠的事兒,卻永遠銘刻在心。
- 11-05
- 先管好自己
- 一次,幾個親戚在一起談論起兒女和親家關系。
- 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