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秋賞南宮湖
發布時間:2024-10-23 閱讀:
家鄉在華北平原、冀南大地,有商貿“旱碼頭”、抗戰“小延安”之譽。小城文化底蘊深厚,靈動之氣當源自那天賜的一泓碧水,初名“舊城潭”,曾叫“群英湖”,后改稱“南宮湖”。游覽南宮湖,四季皆佳,以春秋為最。不妨擇良辰吉日,觀實地實景,以寬心懷,當無憾矣。
“雨水”之南宮湖
關于“雨水”,唐.杜甫說“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韓愈說“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而宋代陸游則說“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可見,歲月逢春,細雨驚落,一切都在醞釀著關于美好的希望。雖是早春,陽光正好,走出小樓,舒活筋骨,盡情呼吸清新空氣,熱情擁抱柔潤、萌動的春天。
出北關,迎面是新拓寬的普彤大街,串串紅燈籠還沉浸在春節的氛圍中。轉企之路,一路向北,過南湖溫泉國際酒店,盡頭便是環湖綠道。沿綠道前行,但見兩側樹木硬硬的干枝烏黑著刺向空中,地面已開始有些松軟,灰白里些許透著點綠意,而“樹陣”則像銹跡斑斑的青銅武士。走近湖邊,靠岸處還有薄冰尚未化開,幾只野鴨在冰面上顫顫地踱步,一瞥見人影便驚飛起來,奔向遠處微波的水面,或者,偷偷躲進白白的葦叢悄悄回頭,調皮地笑著向你打招呼。
沿著長長的孤獨的廊道,聽不到任何喧嘩,望不見一個釣魚者。走上水中的回廊,薄冰化開的水面逐漸開闊,野鴨也成群結隊多起來,自由自在,很是愜意,只是葦叢仍不說話,表情木然,一副很神圣的樣子。
再轉上環湖綠道,童趣沙灘上不少家長領著孩子在玩,一點兒都不怕冷。陽光閃過,有風拂面,我回望來路,“風亭麥飯”的亭、碑與葦叢、湖水漸漸遠去,而又永遠留在了心里。這時,我才猛然有所感悟:風景是需要停下來慢慢欣賞的,有時候你偶一回頭,便是另一番景致。人生何嘗不也如此?!青春需要激情,歲月需要回味。在春寒料峭中走過,絲絲涼意掠過面頰,開玩笑般打一個淺淺的機靈,陽光慢慢溫潤起來,腳步也隨之快起來,前方,隱約有柳枝在招手,你便情不自禁了。
春寒料峭,春意萌動。攢足了勁兒,躍躍欲試,有伙伴抱著團兒,天空灰蒙而高遠,春陽暖暖地看你。
“秋分”之南宮湖
在美好的秋日,尤其秋高氣爽之時,不是走馬觀花,而是全面、細心、收獲著把南宮湖游覽一個遍,在我,是由來已久、盼望多年且始終放不下、丟不開的一個心愿。
秋分至,暑氣消,微涼現,天空高遠,神清氣爽,最是秋游佳時節。周六閑暇,午后也無須再小憩,便迫不及待地踏上了游程。
對小城來講,南宮湖是最好的郊游之地。游覽南宮湖,有多條路線,這次我選的是北路。從東北角處進入,這里原是湖水過于豐沛時東流的閘口處,多年積蓄的蘆葦與荷花很有些恣意汪洋之勢,雖是仲秋時節,仍不失為一處絕妙的風景。那昔日綠油油的葦尖爭先恐后著竄出來大截的白發,嬌艷的荷花也已不再有,唯有碩大的荷葉被風吹翻著,像喘息不止的蒲扇,而蒲扇的邊緣也慢慢地變了顏色,又像涂上了一層干焦的土。這不禁使我記起了“留得殘荷聽雨聲”的詩句;中間更有不少的蓮蓬,有些“子繼花鮮成厚望,今生不枉立頭功”的意味。但我又想:生命自有來處,也自有去處。無須傷感,此正是生命的真諦:不枉世上走一遭,唯念留得一片情,足矣。
沿湖邊曲徑穿行,兩旁,垂柳風哨,輕柔拂面,讓人心曠神怡。右側,葦叢中偶爾飛起一兩只蒼鷺,驚鴻而去;左側,湖面上有三五小鴨嬉戲,蕩出的漣漪與秋風吹皺的波紋歡笑著撞了個滿懷,猶似我童年。走上湖中回廊,“風亭麥飯”修舊如舊,再現當年光武帝劉秀在南宮“遇難成祥”;長廊邊,仍有睡蓮開放,顏色深沉不淺,與路旁不知名的花草,點綴了這個秋天。
穿過五一路,西湖水面寬闊而方正,銀波泛珠,金光閃耀,更有垂釣者怡然自得。而更愜意的當屬臨湖而居的村民,不忙時或晚飯后,走出街巷,東面是北湖游園,往南面湖眺望遠處的普彤塔,看垂柳隨風舞動,觀落日余暉鋪滿湖面,如金子般晃眼。忙時,扛起鋤頭,走往西邊,侍弄那些被俗稱為“近地家中寶”的莊稼或蔬菜,而眼下正是秋收之時,莊稼和蔬菜富足了人們的口袋,滿滿的幸福感漾紅了人們的臉。
轉上南北向的湖西堤岸,筆直而開闊。岸邊,朵朵小花迎風飄動,西側,一眼望不到邊的滿園的雞冠花開得正艷,在秋的金黃里獨樹一幟,傲然占得一方天地,大氣而豪邁。
沿湖南岸東行,近五一路處,右首是新修建的漢式“一門三大殿”,莊嚴而威武,竟襯出“普彤寺廣場”的小了。正前方,“兩橋三堤”把南湖與北湖隔開,雙橋臥波,曲堤親水,別有一番韻味,別樣一種風情。站在橋上,臨湖而建統稱為文化藝術中心的尚小云大劇院、博物館,乃至稍遠處的南湖溫泉國際酒店,又有修葺一新的南宮湖公園,群英薈萃,美景連連,更有寬闊筆直的普彤大街一路東進,如意氣風發的南宮人民,正豪情滿懷,喜迎金秋,憧憬著美好,收獲著希望,歌唱著未來。
作者:大學生網報 來源:大學生網報
校園文學推薦
- 神仙居住的地方
-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窗簾灑滿房間時,你不由得感嘆:又一個充滿溫暖的日子開始了!
- 10-23
- 春游秋賞南宮湖
- 家鄉在華北平原、冀南大地,有商貿“旱碼頭”、抗戰“小延安”之譽。
- 10-23
- 我心中的那一灣碧水
- 每每想起兒時家鄉的日子,總會有一種“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感覺。青蔥的歲月雖漸行漸遠。
- 10-23
- 故鄉的老井
- 故鄉讓人留戀的東西有很多,可最讓我忘不了的,還是故鄉的那口老井。
- 10-23
- 綠道深深處
- 歲月靜好,現世安穩。拾得周末半日閑,與先生漫游在玉環湖綠道上。
- 10-23
- 口袋公園的生態反哺
- 我所在的城市,在這幾年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拆遷工作,曾經在荒地繁茂而起的房屋,在時間洗刷和發展規劃的變化下又被淘汰,再用現在的發展
- 10-23
- 爺爺,我不該偷那棵白菜
- 一個難忘的周末,天氣格外晴朗,氣溫在18攝氏度左右,幾個朋友臨時約好去高登山游玩。
- 10-23
- 風雨橋上的風景
- 在我國湖南與貴州交界處的深山之中,有一座歷經百年風雨木橋人們叫它風雨橋。
- 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