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老井
發布時間:2024-10-23 閱讀:
故鄉讓人留戀的東西有很多,可最讓我忘不了的,還是故鄉的那口老井。離開故鄉很多年,想起故鄉的老井,仿佛一粒石子觸動平靜的心湖,思緒的漣漪便一圈一圈地蕩漾開來……
故鄉的老井,坐落于大屋基——陳家大院的東頭。據村里的老人說,老井同那院子一般年齡,已有著三、四百年的歷史,井口四周被挑水人踩的光溜溜的痕跡,就是歷史最好的見證。老井是用青石砌成的,井口有二米見方,呈正方形,井深約三、四米,井底長滿了水藻。井水從石縫中吐露出來,清澈而甘甜,如乳汁一般使人喜愛。它旱季不枯,雨季不澇,仿佛一位慈祥的老母,默默無聞地哺育著一代又一代的村里人。
故鄉的老井,伴我走過了童年的時光,給我的童年帶來了無窮的快樂。小的時候,總喜歡蹬在光溜溜的井口邊,看一串串小水泡從石縫中吐出來,然后慢慢地冒出水面,最后“啪”的一下破裂開來。接著,又有一串小水泡從水底冒了出來……這一串串的小水泡,仿佛老井均勻呼吸的氣息,讓我感受到老井無盡的生命,使人倍感親切自然!偶爾累了倦了,我們就把小手放入水中,清涼的感覺立即傳遍全身,讓人感到一陣清爽,一切疲勞和煩惱都在瞬間煙消云散。
或有小伙伴從田野采來荷葉,大家便爭先恐后地把荷葉放入井中,嘻嘻哈哈地往荷葉上澆水,晶瑩剔透的井水滾落在荷葉上,仿佛一顆顆透明的珍珠,有節奏地在荷葉上跳動……偶有大人看見了,便會傳來一兩聲吆喝:“哪家的娃兒些哦,把水整得稀臟,這是吃的咯嘛!”于是,孩子們便嘻笑著撒開腳丫,在大人的叫罵聲中轟然散去……
從老井到陳家院子,是一條兩三百米長的石板路。每到傍晚時分,忙活了一天的村里人便會挑著水桶,陸陸續續地來到井邊,于是平靜了一天的老井,開始逐漸地熱鬧起來。只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挑著水桶往來穿梭于院子和老井之間。沒盛水的時候,木桶在身子前后晃晃蕩蕩,仿佛姑娘般歡快地舞蹈;盛滿水的時候,扁擔在肩上吱呀作響,仿佛村民在愉快地歡歌。一陣喧囂過后,老井便又慢慢地平靜下來,一下子變得出奇的寧靜,只留下一串串濕漉漉的腳印,從老井一直延伸到院子盡頭,給人留下無盡的遐思。
夏天星光燦爛的夜晚,院子里的男女老少,便團聚在青石的井臺旁邊,或談論著莊稼的長勢,或笑議著鄰里的嫁娶。倘若汗水濕透了衣襟,就在井邊打一桶水,至上而下地澆遍全身,清涼的井水讓人感覺到一陣愜意。而最讓人回味的,是井邊聚會時那融洽熱鬧的氣氛,那東拉西扯葷葷素素的玩笑,那沒遮沒攔熱熱鬧鬧的歡聲,在夜空中蕩漾開來,把些許故事灑落在井邊,給人留下滴滴詩意。那零零星星的詩意和樸實無華的故事,至今仍留在我的腦子里,成為對老井最溫馨、最美好、最動人的回憶。
常言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情。幾個世紀以來,一茬又一茬的村里人,他們從井中汲水,靠井水生活,從井邊走出;她就像一位慈祥的母親,精心呵護著村里的每一個生靈。如今,老井已被機井代替,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記憶,但年年歲歲,歲歲年年,在村子的云煙里,仍然氤氳著老井的氣息;在子子孫孫,祖祖輩輩的血管里,永遠流淌著老井的血液!
作者:大學生網報 來源:大學生網報
校園文學推薦
- 我心中的那一灣碧水
- 每每想起兒時家鄉的日子,總會有一種“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感覺。青蔥的歲月雖漸行漸遠。
- 10-23
- 故鄉的老井
- 故鄉讓人留戀的東西有很多,可最讓我忘不了的,還是故鄉的那口老井。
- 10-23
- 綠道深深處
- 歲月靜好,現世安穩。拾得周末半日閑,與先生漫游在玉環湖綠道上。
- 10-23
- 口袋公園的生態反哺
- 我所在的城市,在這幾年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拆遷工作,曾經在荒地繁茂而起的房屋,在時間洗刷和發展規劃的變化下又被淘汰,再用現在的發展
- 10-23
- 爺爺,我不該偷那棵白菜
- 一個難忘的周末,天氣格外晴朗,氣溫在18攝氏度左右,幾個朋友臨時約好去高登山游玩。
- 10-23
- 風雨橋上的風景
- 在我國湖南與貴州交界處的深山之中,有一座歷經百年風雨木橋人們叫它風雨橋。
- 10-23
- 第一朵迎春花
- 今年第一朵迎春花開啦!它開在紫金山上的櫻花大道邊的護坡上。昂首怒放,黃燦燦的花十分亮麗。
- 10-22
- 故鄉的老屋
- 我的故鄉——水田村,聽起來很響亮的名字。小村被廣闊的田野和溪流包圍著,看上去如仙境一般。
- 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