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春來早
發布時間:2024-10-21 閱讀:
“八百里那個沂蒙喲,春滿園,遍地的牛羊喲,撒開了歡……”山坡上那個牧羊漢子粗獷豪放的歌聲,將溝溝壑壑里沉睡了一冬的生靈喚醒,沂蒙的春天也就此拉開了序幕。
“雨水”剛過,年味還未走遠,乍煦的春暉盡情地沐浴著山川,那先葉而綻放的迎春花正用滿枝的金黃宣告春天的誕生。田野里返青的麥苗,河岸邊泛綠的柳枝,花花草草也舒展身姿探頭探腦,還有房檐下銜泥的歸燕,樹梢上筑巢的喜鵲,冬眠的青蛙也慢慢睜開了眼……處處萌動著春的生機。
漫步沭河岸邊,我深情款款地向春而行,急切地尋找那久違的春意盎然的景象。微風吹拂著面頰,不時有花香掠過鼻翼,像極了兒時母親溫馨大手的撫摸。一河春水歡快地流著,成群的野鴨在水面上振翅追逐,蕩起串串漣漪,間或有鶯鷺起伏,魚翔淺底。蘆葦發出新鮮的筍尖,綠中透紅,朝氣蓬勃。薄霧籠罩下的馬陵山脈若隱若現,幾只矯健的蒼鷹俯視著幽谷,盤旋著,搜尋著,動感十足。經歷了嚴冬的洗禮,青松翠竹依然蓊郁,昭示著生命的綠色。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那些越冬的植物新芽頻發,小草睜開了朦朧的睡眼,嫩嫩的,綠綠的,還有不知名的野花也在悄悄地次第開放,爭寵弄俏。百花園里,眾多蓓蕾含苞待放,只待氣溫回升,風和日麗,爭妍綻開。幾樹紅梅怒放報春,那酷寒孕育出的粉紅色花朵點綴著虬枝,笑傲風霜,和高高白楊樹上成群的喜鵲相映成趣,恰似一幅“喜鵲鬧梅迎春圖”。
村邊石橋下的青石板上,幾位浣女在漿洗著衣衫,她們仍在沿用著古老的方法,棒槌敲打,手工搓揉。大姑娘、小媳婦無拘無束,嬉戲打鬧,說笑聲伴著春風傳來,柔美動聽。廢棄的古渡邊,木制碼頭的踏板已殘缺,豎樁、橫欄也不全,那只棄用多年的小木船仍是一半水中,一半河灘,那一塊塊破舊不堪的船板似在訴說著世事變遷的滄桑,保持著古渡口的原始和存在感,雖與春色格格不入,但又是圖畫中不可或缺的點綴。
“人勤春來早”。放眼望去,田間地頭擠滿了勞動的人們,男女老少摩拳擦掌,拖拉機、抽水機的轟鳴聲,農夫執鞭長吁的叱牛聲連成一片,人歡馬叫,場面熱烈。聽村干部介紹,今年冬天雨雪少,墑情不好,幸虧冬季農田基本建設會戰時上級調撥資金新打的兩眼大口井,這下派上了用場,幾臺噴灌機徹夜不停,才使方圓千畝的丘陵湖地墑情都有了保障。眼下家家戶戶都在搶墑耕播。少小離家的我不懂農時,更不會耕作,只是靜靜地看著田野里像我的祖輩、父輩一樣辛勤勞作的人們,他們彎腰鋤地,揚鞭催耕,肩挑背馱,施肥灑藥。我用心觀察著每一個簡單、重復的動作,定格每個精彩的瞬間,我貪婪地嗅著這春天的田野里特有的氣息,去感受這里剛剛被耕耘過的每一寸土地吐露出的絲絲芬芳。春耕,在我心里突然就有了別樣的感受——它不只是辛勞,而且象征著希望,有著濃郁的春的味道,保持著沂蒙山那份最初的質樸,它永遠屬于我的祖先,我的家園,根植于心間。
路過社區服務中心的農資超市,看到這里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犁、耙、鋤、耬各種農具樣樣齊全,種子、化肥、農藥等應有盡有。宣傳欄、明白紙、視頻片三管齊下,市、縣選派的鄉村振興服務隊正在這里舉行農科技術推廣活動。走近聆聽,剛來的農學研究生小張正手持擴音器給大家講解各種專用肥和農藥的適用性和功效,他把復雜的道理簡單化,用莊戶人的口氣介紹的具體生動,不光年輕人聽得聚精會神,村里上了年紀的老莊戶把式也都聽得津津有味,就連出了名的“老犟筋”老于頭也抽著旱煙坐在最前排,還不時插話提問。“在種植花生的時候,為了圖省事,在播種前一次性施入大量速效肥,這就導致了肥效全部集中在了生長的中前期,忽視了中后期追肥,造成后期脫肥早衰,底氣不足,產量降低……”通過小張的解釋,他總算明白了這些年種的花生肥施了不少,但是光長秧不結果的原因。“看來不相信科學,連種地都落伍嘍。”老漢自我解嘲道。
走到村口,遇見一位云鬟霧鬢、落落大方的女子,剛推開車門下來,從頭到腳一身紅裝,標準的沂蒙山區新婚裝扮,一看就是位“回門”的新媳婦。新郎官打開后備廂,正在往下收拾“回門禮”。沒看到香煙、美酒、喜糖和茶葉等“傳統四樣”,滿后備裝的都是中國結、木旋、風箏、剪紙、柳編等當地非遺文化產品。正詫異間,新娘告訴我們,婆家是一個非遺文化傳承世家,這幾年組織周邊的非遺文化傳承人和民間藝人規模制作非遺文化產品,通過線上線下銷售,產品遠銷海內外,自己發家的同時,還帶動周邊的群眾脫貧致富。這次帶回娘家的就是部分產品模型和圖紙,準備讓當村支書的哥哥在娘家村發揚光大呢。
春回大地,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更新,我想,沒有比這新春里的“回門禮”更珍貴奇特的了。瞧,那龍頭帽上的兩只眼睛還俏皮地眨呀眨的,似向眼前的春光致意呢。
山腳下的那片塑料大棚遠看似皚皚白雪,在春日的陽光下格外耀眼。這里是高科技農業示范基地,二十個高標準蔬菜大棚整齊劃一,各類配套設施一應俱全。棚里栽植有西紅柿、黃瓜、茄子、草莓等瓜果蔬菜,長勢喜人。走進西紅柿專區,只見鎮蔬菜辦的老站長正在指導栽植技術,農戶們邊聽邊記,還不時地插話咨詢。看見我們進來,老站長熱情的招呼,并隨手摘下兩串西紅柿洗凈后讓我們品嘗。兩顆小西紅柿下肚,原汁原味的感覺讓我馬上找到了童年的味道。老站長告訴我們,目前市面上的蔬菜大多用了化肥和添加劑,雖然質量也能達到食用標準,但是改變了蔬菜原有的成分,口感也不好。這里的棚菜全是有機蔬菜,不施任何化肥和添加劑,以土雜肥為主,既能保持蔬菜的品質口味,又能防止土壤板結硬化。新春新氣象,菜農們正在學習借鑒新技術,不斷總結完善,將傳統的種植模式轉變成農戶+基地+市場的產、供、銷一體化模式,按照市場化的要求管理運作,完成由農民向基地經營者的轉變。
來到郯國古城景區,這里張燈結彩,火樹銀花,近百種彩燈千姿百媚,吸引眾多游客前來賞燈游玩。元宵節剛過不久,節日的氣氛仍然濃厚。“郯王迎賓”“龍騰山海”“威風鑼鼓”等民俗活動精彩紛呈。
“春風送溫暖,就業送真情”,縣里舉辦的“春風行動”人才招聘會也在朱雀門廣場如火如荼地進行。政府搭臺,企業唱戲。60多家企業現場發布招聘信息,提供2800多個技術崗位,應聘者絡繹不絕,供需雙方真誠交流,1000多人現場達成了就業意向,人們笑逐顏開,都為開春之際能找到一份中意的工作而慶幸,這也是新的一年金龍獻瑞的征兆。
“一年之計在于春”。沂蒙的早春孕育著希望,承載著夢想,這姹紫嫣紅的春色和春潮涌動的豪情終將會成就金秋的碩果累累。
作者:大學生網報 來源:大學生網報
校園文學推薦
- 居延海日出
- 初到額濟納,看到的都是千里戈壁萬里黃沙,不要說水沒見著,連偶爾看到的幾株駱駝草,也都黃焦焦的沒有一點綠。
- 10-21
- 沂蒙春來早
- 八百里那個沂蒙喲,春滿園,遍地的牛羊喲,撒開了歡……
- 10-21
- 記憶里的七月半
- 農歷七月十五中元節,在我們江山農村老家,大人小孩只管叫七月半。“小兒競把青荷葉,萬點銀花散火城”。
- 10-21
- 夏天的汗水
- 汗乃人體之水,故有汗水之說。出汗是人體正常的生理現象,不論男女老少,只要勞作或運動,身上或多或少都要出汗,尤其在炎熱的夏天,更
- 10-20
- 皂莢情深
- 老家四面環山,山間層林盡染,四時山花紛繁,林中有飛禽走獸,河里有魚蝦游蕩。我的童年似生活在如夢如幻畫卷中。
- 10-20
- 蜜柚開花香噴噴
- 世有百花香,人有千層戀,但這卻是讓我一生抹不去的蜜柚花香啊,就像一首詩的詩眼!
- 10-20
- 青春羊蹄甲
- 春風還帶著絲絲寒意,中山公園南門通往園南小學的街道行道樹羊蹄甲卻花開絢爛,一樹樹繁花宛如彩霞。
- 10-20
- 小陳叔叔
- 多倫多四季分明,但真正炎熱的夏季也只七月八月兩個月。天氣悶熱,但心里卻冰冷一片。
-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