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春
發布時間:2024-09-20 閱讀:
“春夢了無痕”。
夢,稀松朦朧,可從夢境里走出來的“舂春”二字,在腦子里卻依然清新。只因她的別致,她的詩意、她的美,就叫我帶著“她”,離開了夢的惺忪直走進這清晨的亮光里來了。夢,總是去了又來,來了又去,最是難得美夢留。
“舂春”,是一個“詞”嗎?好像不是,其有“定義”嗎?好像沒有。“情人眼里出西施”,西施什么模樣?沒有人見過。有情人的眼睛,就是那一見鐘情,是那一種喜歡、那一種感覺。
“布谷飛飛勸早耕,
舂鋤撲撲趁春晴”。
這不就是“舂春”嗎?!
“舂春”,是晨曦中牽著耕牛走過村邊小河上的小橋,是暮色里扛著犁耙返回炊煙升起的小村。
“舂春”,是雙手在編織一條七彩的緞綿,是巧手在繪制一幅美麗的畫圖。
“舂春”,是春天里的耕云播雨,是在張羅一個希望的季節。
舂,是一種動作,舂,是一種勞作。舂米踏碓,一種很是消耗體能的純力氣活兒。
老家故居“大厝林”是一座大宅院,住著同宗同姓的多戶人家,至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了。院內有一間“碓米間”為各房子孫共用。春節臨近,家家戶戶舂米粉,蒸年糕。這段時間,“舂舂舂”的舂米聲自“碓間”里不斷傳出,從白天響到夜晚。這是各家在輪流使用“舂米房”,白日里出去討生活的人家,就在夜里“舂粉”。
“一年辛苦到臘中,
舂米碓杵運成風。”
那長長的碓木桿,在腳力及體重的作用下高高抬起又重重落下去,一聲又一聲,老石臼被砸得一陣一陣地顫抖。“舂舂”聲里,孩子們不知大人的辛苦,童心里只盼著香甜的滋味。家貧家富,這年慶都是孩子的歡樂。舂米聲在老家祖屋的碓間里延綿“舂”響了兩百多年,碓房里不知舂出過多少人間的煙火,石臼里不知舀出了多少生活的況味。那個編織得細細密密的篩子篩了又篩,那細細白白的米粉漏下一層又一層,那千層糕、甜米粿蒸了又蒸,一代又一代人在這里生活、生生不息。
“腰鐮卷黃云,
踏碓舂白玉。”
春華秋實,碓機“欸乃”聲聲,舂米聲一遍遍在傳遞著人們的忙碌與對生活的執著。舂啊舂,大人從孩子的歡聲里得到了寬慰,孩子的身上有著未來,辛苦里還有著盼頭。舂啊舂,舂新米,煮新炊,“舂”的是一種心愿,“炊”的是一份心情。舂啊舂,一家家、一戶戶,從舂房里端出來的是日子,捧著的是希望。
春天又來了!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舂春”,“一年之計在于春”,多美的畫意啊!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舂春”,這“臼”承接著春日,多美的詩情啊!
作者:大學生網報 來源:大學生網報
校園文學推薦
- 賈魯河浮雕——昔日風光
- 位于鄭州西南航海西路北側的賈魯河段,河中有一個波光粼粼的小湖,湖岸有一座青磚黛瓦的兩層別致小樓,小湖被層層疊疊的石板壩攔截。
- 09-21
- 舂春
- 夢,稀松朦朧,可從夢境里走出來的“舂春”二字,在腦子里卻依然清新。
- 09-20
- 胖四娘
- 靠賣油糯米飯起家的胖四娘,在貞豐餐飲業內絕對是個響當當的人物。
- 09-20
- 趕圩
- 當年,日軍不僅對抵抗的中國軍隊進行血腥屠殺,也對手無寸鐵的黎民百姓進行慘絕人寰的屠殺。
- 09-20
- 永不消逝的年味
- 我的故鄉有清澈的河,有寬廣的田野,有連綿的青山,有更美的翠竹。青山翠竹中,有錯落有致的院落。
- 09-20
- 雪中遐思
- 又是一場大雪,從早上飛舞到晚上,降落在初春的大地上。地面的角角落落都被潔白的雪覆蓋了。
- 09-20
- 秋花贊
- 中秋時節,金風送爽,五彩繽紛,賞心悅目,景色宜人。
- 09-20
- 溫暖的陽光
- 人說道:母親在,家就在,兒女就有歸宿和向往。我的家別樣溫馨,是一個灑滿溫暖陽光的幸福樂園。
-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