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茂花繁 草綠湖秀
發布時間:2024-09-17 閱讀:
朝日凌空,春暉瀉地。
草坪泛金,鮮花綻麗。
曉霧彌野,白云漫麓。
青山連池,碧空澄宇。
近沐莊園晨光,仿佛置身仙界;
遠望山巒黛色,已然神思飛越。
然而,莊園游已結束。惜別好客的女房東后,我們前往幾十公里外的村鎮集合點。
莊園主也對游客充滿友好。他啟動按鈕,使車內升起音響的云;遇到駿馬群聚芳草地,斷樹遺干公路邊,總是停車提示乘客拍照;抵集合點后有半小時余暇,主動載乘客去游附近風景秀麗的鱷魚潭。不僅把接待做到極致,而且把服務創造性地發揮,東道主的竭誠、果斷感動我們。這對老人均已耄耋,卻老有所為,余熱生輝,夕陽火紅,溫暖世人,啟示我們:無論何時何地,都應以自己的方式、能力友愛他人,造福社會。
優雅、慈祥的女房東,偉岸、熱情的莊園主,像中國的老人一樣可親可敬,而其舉手投足洋溢的風采,凸顯異域文化表征,刷新了我們的眼界,長留在我們的腦海。
墨爾本城濃郁的春色同樣令人神往。僅在皇家植物園外,河岸上的槐樹向著碧空舒展青枝綠葉,就能讓你敞開心扉;與虹橋垂直的草地煥發出誘人的清暉,印染著枝條的暗影。在皇家植物園內,古樹眾多,以至于在高天之上形成一口一口的“井”。“井”底是蔚藍的天空,“井”沿是映日的枝葉。枝葉光彩奪目,反使樹干黯然失色。陽光愈強,這種對比就愈鮮明。此時,魯迅先生的話回響耳邊:“自己背著因襲的重擔,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我想,這背光的樹干更值得敬重:它托舉明星的輝煌,卻承受無名的寂寞;它做出最大的犧牲,卻不求絲毫的回報。它使我聯想到躬耕三尺講壇的教師、“為他人作嫁衣裳”的編輯、浴血疆場的戰士、以身殉職的醫生等甘于奉獻、勇于犧牲的無名英雄。樹木密集,不同樹的枝條前后重疊,自然形成“一門深入”的奇觀,給人曲徑通幽、別有洞天之感。有兩棵樹比鄰而居,相互守望,同氣相求,心手相連,均臻茂盛之境。也有一棵大樹中分兩干,直插云霄,足下青蕉環立,眾草匯聚,蔚成壯觀的植物群落。
鮮花無數,開在樹枝上、藤蔓間、草叢中、嶺石旁,千形萬狀,搖曳多姿,姹紫嫣紅,芬芳馥郁,使游客目眩神迷,卻不知其名。澳大利亞不少植物是其所在大陸特有的。因此,與奇樹異木一樣,奇花異卉也是這個島國彌足珍貴的自然資源,令各國游客心向往之。當我面對從未見過、瑰麗無比的鮮花翠草,思緒頓時飛上廣西貓兒山、新疆天山,眼前若現高寒杜鵑、冰山雪蓮……
一條觀光路把游客引向植物園腹心。曲曲折折的步行道兩旁,花樹掩映,疏密有致,不時顯現鮮花衛士——劍麻的英銳。左邊是伸向植物園腹心的深長草地。在一處草木稀疏的曠地,掠過低矮卻極艷的花叢,我遙望那片草地的景致:毛茸茸的地上,一半是陽光普照處的淺黃,一半是樹木投影處的深綠,展現出一幅明暗相間、異彩紛呈的風景畫。芳草如此鮮美,光影如此分明,游客自是流連,市民定當常往。右邊是開闊綠地連接著的秀美湖泊:荇草飄絮在水面,岸樹倒影在水底,和風徐徐吹送,漣漪頻頻蕩開。“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秦風·蒹葭》的意境,在此重現。
圣派克大教堂古樸的外表與華麗的內飾對比鮮明。金黃的大廳、豐富的陳設、整齊的座椅、靜謐的氛圍為信眾提供了精神港灣,也讓游客感受了宗教文化。但游客最為興奮的,卻是大教堂外的噴水池景觀:清流節節跌落,碧波粼粼漫涌。茂樹映日生輝,尖塔破穹溢彩。作為南半球最高最大的教堂,它飽經百年滄桑,閱盡人間苦樂,風采依然,魅力獨具。忽然,在大教堂尖頂上,出現一架大型客機。由于大教堂呈現多個尖頂,大型客機飛掠其上用時不短,使得地上觀眾得以從容拍攝,留下銀鷹不少倩影:大型客機像大鯊魚悠游海上一般,翔浮在蔚藍色的天空,銀色的機體映著春暉,顯現靈光,格外耀眼,令人神往,并使游客感受到了地面與天空、古老與現代和諧相融。
悉尼繁華,享譽南半球的“紐約”;墨爾本優雅,素稱南半球的“倫敦”。走過棕櫚婆娑、春波蕩漾的墨爾本母親河——雅拉河,乘坐19世紀復古馬車,巡游墨爾本具文藝范的大街,我品讀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無奈行色匆匆,風塵仆仆,結果什么都未記住,就連拍照也忘了實施。走馬觀“花”存憾,下馬觀“花”補缺。我們沿著大街小巷漫步一周,終有所獲:在一條巷道,見一面涂鴉墻,一位畫家正站在升降機上揮毫作畫,隨著他那筆的靈動,墻上彩畫魔術般顯出。在他繪出的壯漢旁邊,另外一幅畫的主角——海豚注目行人。在澳大利亞最早的火車站——弗林德斯火車站斜對面,一名小學女生正在人行道邊對著圣保羅教堂寫生。她邊看邊畫,手法敏捷。身后車水馬龍,她卻心無旁騖。那副專注神情,預示澳大利亞美術多彩的明天。
菲茲洛伊花園樹木稀疏,草地開闊,夕陽清暉遍灑綠坪,座椅無人盡顯空靈。經歷一天奔波,到此大片曠地,頓覺精神松弛,不禁感激導游。人是生物電池,晨起精力充沛,正如電力充足,此時引導團友游覽花木繁茂的植物園,可謂正當其時,可以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日間體能尚可,亦如電池有電,此刻安排團友參觀教堂、巡游市區,亦為符合實際,可以順利推進旅游;傍晚精力較差,恰如電力變弱,這時帶領團友漫步花園,就是顧及現狀,以便圓滿結束行程。
此園中心建有庫克船長小屋,小屋原樣移自這位航海家的祖國——英國。正面半壁綠葉,門上白窗,門內隱現庫克船長俊偉的容姿;側面爬滿青藤,古樸滄桑,它使我聯想到為建三峽水庫,當地政府將張飛廟整體搬遷。按照“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搬遷文物,難度頗大,但是澳大利亞做到了,中國也做到了。對起進步作用的歷史人物,東方西方同欽,南北半球共敬。凝聚民心的紀念工程,驚濤不足懼,關山度若飛。
作者:大學生網報 來源:大學生網報
校園文學推薦
- 鏗鏘三人行
- 起初獲悉三位美女同事已買好了機票要去青島旅游,我不信,因為,說去就去,一點預兆都沒有。
- 09-17
- 樹茂花繁 草綠湖秀
- 然而,莊園游已結束。惜別好客的女房東后,我們前往幾十公里外的村鎮集合點。
- 09-17
- 一次愉快的邂逅
- 那是我在讀大二的時候,以前的鄰居楊君芽時任某部排長,通過部隊在福建拉練的機會為我買了一臺錄音機,當時可是完全的緊俏物質,他來信
- 09-17
- 高經理,您還好嗎
- 那是38年前的一個正午,五月份的天氣,己有點燥熱。在江西鋼廠鍍鋅車間的工地上,我匆匆地啃了幾口干飯,實在是咽不下去,離高考的日子
- 09-17
- 平安夜
- 對我們年齡稍長一點的人來說,過去十多年之前的平安夜(ChristmasEVe)確實沒有什么嚼頭,舶來的西方文化,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演變成中國
- 09-17
- 人生
- 1973年12月,我下放到某縣某鄉某村務農,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我也沒想到,人生中最寶貴、最青春的6年半時光,本是讀書學習的最佳年齡
- 09-17
- 樵夫
- 從十多歲開始,我每天兩三次到公社磚瓦廠拾媒渣,也就是從沒有完全燃透的煤渣中挑出黑色的煤渣,撿回家后二次利用,燒飯、弄菜、燒開水
- 09-17
- 牛倌
- 人生在最痛苦的時候,其實更需要浪漫,讓浪漫稀釋痛苦,讓浪漫成為一劑暫時治愈心理創傷的良藥。
- 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