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在鄉村振興上發揮青年力量,巢湖學院大學生攝影協會暑期“三下鄉”調研實踐團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奔赴素有“山羊之鄉”美譽的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參與當地第十四屆山羊美食文化節暨第三屆嗩吶文化藝術節,并通過居民采訪、調查問卷、采訪政府相關人員、參觀當地特色山羊產業等多種形式深入調研山羊產業,為其發展出謀劃策。
(圖為調研實踐團成員合影。 姚鵬遠 提供)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鄉村產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旨在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臨泉縣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大力發展山羊產業,將其作為推動鄉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實踐團隊在出發前,深入研究了相關政策,為調研活動明確了方向。
實踐團隊成員們首先深入臨泉縣的各個村落,展開居民采訪調查。他們走進農戶家中,與養殖戶們圍坐在一起,親切交流。一位養殖戶感慨地說:“國家政策好啊,鼓勵我們發展養殖,但我們缺乏資金擴大規模,也擔心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團隊成員們認真傾聽,并詳細記錄下每一個問題。在問卷采訪過程中,團隊成員們更是不辭辛勞,走遍大街小巷,收集了大量寶貴的數據。許多居民表示,雖然臨泉山羊名聲在外,但品牌推廣還不夠,希望能有更多的渠道讓外界了解臨泉的優質山羊產品。
(圖為調研實踐團成員向當地居民了解居民所需。 姚鵬遠 提供)
為了更全面地了解臨泉縣山羊產業的整體規劃和政策支持,實踐團隊與政府相關人員進行了深入的座談交流。政府工作人員介紹道:“我們縣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如養殖補貼、貸款貼息等,鼓勵養殖戶擴大規模。同時,加強了質量監管,確保臨泉山羊的品質。但在產業升級、品牌建設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
實踐團隊成員們根據調研情況,提出了加強與電商平臺合作、開展養殖技術培訓等建議。政府人員對這些建議給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將認真研究采納。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當地團委同志進行座談交流。 姚鵬遠 提供)
實踐團隊先后參觀了當地的規模化養殖場以及銷售市場。臨泉縣的山羊產業發展態勢良好,呈現出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的趨勢。目前,全縣山羊養殖規模不斷擴大,養殖基地和養殖戶數量逐年增加。同時,在養殖技術方面不斷創新,引進了先進的養殖設備和科學的管理模式,提高了山羊的養殖效率和品質。加工商店內,店員們熟練地操作著工具,將新鮮的羊肉加工成各種美味的食品。從傳統的羊肉湯到精致的羊肉制品,豐富的產品展現了產業的多元化發展。此外,臨泉縣的非遺山羊毛筆也受到了廣泛關注。銷售市場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絡繹不絕,臨泉山羊的品牌影響力正在逐步擴大。
(實踐團成員采訪加工店店主。 姚鵬遠 提供)
經過對大量調研數據的整理和分析,實踐團隊發現臨泉縣山羊產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產業鏈條較短、附加值不高、品牌知名度有待提升等。針對這些問題,團隊提出了一系列建議:一是加大科技投入,研發山羊養殖的新技術、新品種,提高養殖效益;二是延伸產業鏈條,發展羊肉深加工,開發更多高附加值產品;三是加強品牌宣傳,利用互聯網、新媒體等平臺,講好臨泉山羊的故事,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四是加強產業融合,推動山羊產業與旅游、文化等產業相結合,打造特色鄉村旅游項目。
實踐活動接近尾聲,團隊成員們精心撰寫了調研報告,并向當地政府和企業進行了詳細的匯報。他們的努力得到了當地政府和群眾的高度贊揚。臨泉縣的山羊產業發展之路還在繼續,而實踐團隊的同學們也在這次活動中收獲了成長。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為鄉村振興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力量。相信在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臨泉縣的山羊產業必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實踐團成員和當地團委相關人員合影。姚鵬遠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