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應自然,難得糊涂
發布時間:2025-02-27 閱讀:
在世上,有兩種人是最快樂的。
一是十歲以前的小孩子,因為還沒有學會不快樂。
二是八十歲的老人,因為忘記了如何不快樂。
這之間的人,都在尋找著如何讓自己抗拒不快樂的方法。當然這之間也包括我。都在用各種理論,各種人生哲學去指導自己的心靈,怎樣脫離由生,老,病,死,憎,別,離,等人生必經程序所產生的情緒。我曾經也試圖這樣。
這些,生,老,病,死,憎,別,離,對于任何人都是一律平等,所有人都必須經歷才算完整的人生。然而,為什么有的人卻能夠依然淡定,依然如常的生活,而有些人卻不能夠呢?小孩子能夠,老年人能夠。
因為他們放棄了思索。該笑則笑,該哭則哭。沒有過多的思索不可避免的東西。一切都是順應自然。沒有任何感情波動的,是神,不是人。沒有一個凡人能夠真正超脫人生七大苦,所以沒有任何一個凡人能夠幸免不為這些俗事悲傷或者歡欣。只是,如果用簡單潔凈的一顆內心去感應這些,,不苛求,不違逆,一切順應自然。那么,每個人都會像小孩與老者一樣,永遠生活在此刻。去珍惜并且過好此刻。懂得放棄自己思想的人,懂得放棄執念的人,才會是真正快樂的人。
小河小溪因為沒有積淀過多塵埃,所以清澈;大海匯集了所有江河湖泊的沉淀,但用博大的胸襟,滔滔的大浪,將其稀釋或者轉化,所以蔚藍的海水深不見底,卻依舊生機勃勃,廣袤而潔凈。我想,這應該是一種反濮歸真。
我想要快樂。但我知道自己離小溪已經太遠。無法重回源頭,從始點開始。但是,所有人皆是如此。都像是不停息的奔向大海的江泊湖濤。生命中沉淀的東西,沒有辦法用任何一種理論,任何一種人生哲學去抹殺掉,只能加深思維的軌跡和思想的厚度。徒勞無功。所以當我看見外婆單純慈祥的笑容時,我放棄了尋找讓自己快樂的人生哲學。試著放棄自己的思想,試著用一種發乎自然的行為去取代思考。試著讓自己在漸行漸遠的歲月中匯入大海,用一種博大的愛與同理心去理解接納世間萬物,真正取得與自然界的和諧統一。這才是一切一切人生奧義的真諦。
我也知道自己身上仍然有很重的戾氣,這是太過尖銳太過邪惡頑固的東西。這些戾氣表現在外是始終無法醫好自己的心病。每每總是復發。這些戾氣,需要化解,需要轉化。從根源處去寬恕自己,也寬恕別人吧。
但我已經放棄去尋找一種別人提供的理論,讓一切順應自然吧。
接受變化,順應自然。放棄思考,隨性而為。
再加上很簡單的四個字,難得糊涂。
作者:大學生網報 來源:大學生網報
校園文學推薦
- 擁有陽光
- 一縷陽光,一縷清風,一杯香茗,一卷散發古典人文氣息的唐詩宋詞,足以將我的思緒帶入那風流倜儻的時代。
- 02-27
- 順應自然,難得糊涂
- 這之間的人,都在尋找著如何讓自己抗拒不快樂的方法。當然這之間也包括我。
- 02-27
- 葛生蔓野
- 這世上幾大悲哀,莫過于幼時喪失父母,青年喪失伴侶,晚年喪失子女。
- 02-27
- 遠行
- 遠行是出游的一種休閑方式,是一種能使人身心愉快的戶外活動,不同的遠行方式,體現了各人不同的文化素養,我對遠行的一部分感悟是從熱
- 02-27
- 也許有一天
- 站在車外,看車內密密麻麻的人擠在一起好可笑。
- 02-27
- 波瀾壯闊
- “疏江浚海,依水興業”是我們的使命,展現的是宜航人疏江浚海、勵精圖治的歷史畫卷。
- 02-26
- 生活點悟自己就是積極
- 醒來,一杯茶,端在手里,水的溫度總比這屋子里的涼意要好得多,不覺已經快要冬天了,想是這人的思想也和這動物的蟄伏
- 02-26
- 獨行,一個人
- 時常聽著、想著、夢著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從突然間決定離開某個最熟悉的地方,到一個人背起行囊踏上未知的遠途,一路感受著大自然的溫
- 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