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來了“花大姐”
發布時間:2024-11-04 閱讀:
一天下午,一只外表鮮艷,身大腿細,舉止笨拙的蟲子款款飛來,就像被劈去—半圓球狀的身體,卻閃耀著金屬光澤,上綴北斗七星似的黑點,一身戎裝。老伴驚呼:“一只花大姐!”
老伴退休后在城里安家,一生聞慣了泥土芳香,喜歡種菜栽花做家務。10多平方的陽臺被她充分利用,一年四季,花、菜一茬接一茬。花盆壇罐,塑料框框,裝上培養基就能長出奇花異卉和蔬菜作物,姹紫嫣紅滿園春,不時引誘天外來客突然蒞臨。一般情況下,女主人一概驅除,有時還用上噴霧器。
我招呼小外孫出來見識見識,城里的孩子想見到田野的生靈機會難得啊。果不然,他看著菜葉上的迷你“鐵甲戰士”欣喜不已。你看,它細小的觸須像偵察兵的探測儀,輕輕擺動著,匐伏前進,不停地搜索目標。
其實,瓢蟲是沖蚜蟲而來的。可別小看細微的蚜蟲,這群小家伙貪婪無比,被它們啄過的綠葉慢慢枯黃,農人無不痛恨之。蚜蟲警惕性不高,它們路過的地方總要打卡,留下“蜜露”的蛛絲馬跡,似乎在喧嚷“老子到此一游”。
“說曹橾曹橾就到”。小孫子犀利的眼睛發現花盆的邊緣有黑螞蟻急匆匆地爬上來。老伴問小孫子:“孩子,你可知道螞蟻是奔啥來著?”
“難道螞蟻也是為綠葉而來的?”小孫子好奇地回答。
“那倒不是,它們為的是品嘗蚜蟲的屎尿呢。”老伴說。
“啥屎尿啊,那叫蜜露。”我糾正道。
許多螞蟻聚集在蜜露的周邊,興致勃勃地吃得津津有味。站崗放哨的螞蟻哨兵發現瓢蟲不請自來,立即上前阻攔。這時的螞蟻為了“蜜露”,竟成了蚜蟲的鐵桿保鏢。瓢蟲要攻擊蚜蟲,螞蟻抬起前腳,大咧咧地說:“問問我的鐵拳答不答應。”
聰明的瓢蟲為了不消耗體力不直面螞蟻:“你品你的蜜,我也不與你計較。”瓢蟲繞了彎路避過螞蟻,順著青椒的葉梢螺旋式的向上挺進,而后就地恭候,以逸待勞。蚜蟲一只緊跟—只,排成長隊,從葉端下行覓食,根本想不到已陷入可怕的埋伏圈。當瓢蟲發現獵物進入火力范圍,瞄準蚜蟲隊伍的先鋒,舒張大口,輕而易舉地將蚜敵吸入嘴里。缺了一只,后位迅速補上,臨危不亂,蚜蟲大有鬼子武道土精神。但瓢蟲的食量驚人,它不慌不忙,守株待兔。一只母蚜蟲就要完蛋了,還挺得意,好像說:“瓢蟲先生,你一只能滅我200,沒啥了不起,比起我一年繁殖20多代的子孫,不過是個零頭。”
大千世界多姿多彩。蚜蟲蠶食農作物成了害蟲;瓢蟲獵食蚜蟲被譽為莊稼的“守護神”;螞蟻為了蚜蟲一點繩頭小利與瓢蟲結為冤家,大自然真奇妙啊。邪不壓正啊,一場搏斗結束了,青椒樹上恢復了安寧。小孫子的喜悅溢于言表。
小小昆蟲給大家上了一課,老伴不禁有些羞赧,動物也有益害之分,保護人類的朋友,收拾滅蟲劑,她再也不對小生靈大打出手了,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就從我家陽臺小花園做起。
作者:大學生網報 來源:大學生網報
校園文學推薦
- 牛倌三叔
- 20世紀60年后期,社員私有耕牛折價歸生產隊,我家所處新村生產隊歸入的有16頭耕牛。
- 11-04
- 我家來了“花大姐”
- 一天下午,一只外表鮮艷,身大腿細,舉止笨拙的蟲子款款飛來,就像被劈去—半圓球狀的身體,卻閃耀著金屬光澤,上綴北斗七星似的黑點,
- 11-04
- 遛彎的蚯蚓
- 夏雨嘀嘀答答下了半個多月,雨歇那天,艷陽高照,憋氣的蚯蚓同胞紛紛鉆出地宮,后部的剛毛一插進土里,前面的節體就一伸一縮地前行。
- 11-04
- 五節芒的記憶
- 1963年,我讀高二,寒假回家,父親養了四五十只蛋鴨,晚上關在一間小小雜物間里,擠得真像布袋網老鴉,半死不活的,我建議用五節芒稈建
- 11-04
- 苦菜開花遍地黃
- 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回鄉下看望大哥的遺孀。
- 11-03
- 養狗,從不愛到喜歡
- 這兩年,我和老伴回到老家前山村,回歸鄉間田園生活,好不優哉游哉。
- 11-03
- 竹扁擔顫悠悠
- 離開初中母校60年后,老同學應約重返學校集會,幸運參觀校史展覽室,舊物面前有人眼眶濕潤,有人激情澎湃,更多老同學沉浸在那一幕幕建
-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