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花海的童年
發布時間:2024-11-04 閱讀:
有鮮花相伴,我的童年是幸福美好的。
老家四面高山環抱,一年四季滿山遍野的鮮花絡繹不絕,加上母親一生愛花種花,我呱呱落地便沐浴在撒滿桂花的溫水里,習俗有一說,桂花湯洗禮一生順風順水,肌膚健美,矯健有力。
老家土瓦墻的房子建在山腳下,厝的周圍不是水田,就是荒坡地。母親雖沒有多少文化,但勤勞儉樸,心地善良,自小喜歡野花也愛種花。房子兩邊是被開墾出來的菜園,她獨特之處是菜園不打墻不圍籬笆,而是用巧手剪來帶刺的薔薇扦插在周圍,生長起來成了綠籬。薔薇的長莖有助于它們攀爬,藤上的鉤刺能防鳥畜踐蹋。薔薇花開四五月,白色、粉色、紅色花朵,一簇簇競相斗艷,妖而不媚,鮮而有味。此時綠籬里播種一茬油菜或是冬芥菜,也開了花,黃燦燦一片,互相呼應,美極了。
屋后山坡長著雜草和灌木,人稱“光吃食不下蛋”,母親將荒地開發出來栽種百合。百合花可觀可食,怒放時花香四溢,媽媽擅長做一盤以百合花為主食材的冷盤,入口脆脆甜甜,如果不是媽媽限量,我定會來個光盤行動。而百合根莖富含淀粉,可磨成粉制作各種百合糕點,食用既有營養又有一定藥效呢,清熱安神滋養氣血。
屋前是一片爛泥田,銹水重,種稻產量低。村民投工沿東西和南北開挖兩條排銹排洪溝,銹水排出田,稻桿健壯,谷粒飽滿,年年豐收。土堤上,我母親從別處挖來黃花菜的根莖廣為栽種,這好比一張白紙畫上美麗的繪畫。每年七八月份萱草開出金燦燦的喇叭黃花,既可賞花又可食用,據說莆仙人做月子離不開它呢。
炎夏,農家小院放置兩口破了底的大水缸,裝滿沃土,從山上移來各種山杜鵑,充滿野性的杜鵑每年應季憋不住鮮花怒放,花朵還格外大,各種顏色都有,朝著藍天競相開放,像燃燒的云霞光彩奪目,常常誘來蜜蜂采蜜,蝴蝶舞翩躚,一扇一扇,無聲祝福我無憂無慮的童年。掰指數去,還有水仙花、茉莉、九重葛……
母親種花的同時,也在我幼小的心靈播撒了靠勤勞和智慧改造大自然,創造美好環境的種子。給我后來所從事的農業農村工作,樹立人類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信念。工作中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只要回想起童年時光,心中就會涌現出一片美麗的花海,心情便會陽光起來。后來,在我居住的小空間,不論高樓或平房,一定有我及老伴共同營造的花草世界。
我的大女兒也在奶奶和父母的影響下,特別喜歡綠葉植物,比如綠蘿之類,她養的植物里很少開花的,不是綠蘿就是仙人球之類,肉肉的綠汪汪一片。高二時,她野營從山上帶回一株腎蕨,如獲至寶,須臾不離,一直養到去外地上大學了才交由我代管。她的性格就像這些綠植,淡泊恬靜,不論有花無花,毫無爭寵奪艷之心。后來,獲得博士學位后,她在北京工作,愛人分配房子時她特別選個帶院子的四合院,目的就是為種花栽草。人與花草合一,應該算是一種人生境界了。花草的江湖,沒有那么多恩怨情仇,人間最美是花季,花開滿徑,一生安寧——得心安處即故鄉。
作者:大學生網報 來源:大學生網報
校園文學推薦
- 五節芒的記憶
- 1963年,我讀高二,寒假回家,父親養了四五十只蛋鴨,晚上關在一間小小雜物間里,擠得真像布袋網老鴉,半死不活的,我建議用五節芒稈建
- 11-04
- 苦菜開花遍地黃
- 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回鄉下看望大哥的遺孀。
- 11-03
- 養狗,從不愛到喜歡
- 這兩年,我和老伴回到老家前山村,回歸鄉間田園生活,好不優哉游哉。
- 11-03
- 竹扁擔顫悠悠
- 離開初中母校60年后,老同學應約重返學校集會,幸運參觀校史展覽室,舊物面前有人眼眶濕潤,有人激情澎湃,更多老同學沉浸在那一幕幕建
- 11-03
- 花艷情濃紫茉莉
- 前年的一個冬日,我和小外孫一家到南安香草世界親子游。山上樹木蔥籠,路邊花草艷麗,將大地裝扮得五彩繽紛。
- 11-03
- 盛夏探秘東江湖水簾洞
- 提及水簾洞,人們腦海中往往浮現出《西游記》中孫悟空那神秘而迷人的花果山水簾洞。
- 11-03
- 注江丹霞谷喊你來
- 在歲月的呼喚中,大山宛如一位沉睡的巨人,低聲而又堅定地呼喚著你的到來。
-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