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蓮
發布時間:2024-10-04 閱讀:
在我碌碌無為的28歲那年,將盛夏的知了從賴巴的樹干上,用了一根曬足了日光的粗枝,輕輕地剝落了。
但我其實,已經幾年未曾偶遇過盛夏的蓮了。
我喜歡夏日的夜風,在煩躁到連心神都一并焦烤的季節里,也就夜晚的時候,能夠暫且疏解一下夏日的火氣。
夏意正濃的時候,連月亮都會不由自主地忍讓幾分,就算再怎么清冷冰寒的夜晚,也散不去白日里,那被火球捂悶了的世界。
太陽啊,長了兩只長長的手臂,那兩條手臂上又各有一個厚厚的手掌。
手掌心悶熱,紅透,覆蓋在地面上的時候,又不似媽媽愛的擁抱,如果硬要說的話,大概是一種會把火爐搬過來,然后將人架起來烤了又烤。
那種熱,無處下手。
又抓耳撓腮的悶。
明明是如此苦熱的夏,但卻依舊蘊含著無限的生命之力。
花壇里的花昂頭了,在被寒冬撕扯了幾個月后,被春輕捻了幾許,余下了一朵朵孤仃的小花苞。
夏日的時候,它又已無夏日了,因為它在春夏接壤的時候開放了。
它們維持在了夏天,僅此而已。
但又不能說夏日的不好,如若是不好,它也不可能還昂著頭。
但要說夏日好處的一類植物中,要當屬池塘里那攤爛泥巴里盛放的蓮了吧。
我似乎是在盛夏的時候發現了它們。
此起彼伏的蓮花緊緊湊湊在一起,連綿著,牽絲著,面上都尚且接近,何況池下暗涌的地方,怕真是藕斷絲又再連一般。
但我又看不清,畢竟近視眼的范圍又很有限。當然,同理,我也摸不到,畢竟我是在公園里觀賞的蓮花,理所當然的要有圍欄來維護著秩序。
蓮花總會用高潔去形容,因為在腐爛的淤泥里能夠開出來花的,本就是件極其費力,又不容易生長的一件事。
所以它的靜與直,又真真切切,且干干凈凈。
我不覺得會看膩那一塘的美,但我也有心地四處張望著,看著名為平和的美。
我踱著步,在公園的四周來回轉悠著,迎面而來的是坐在公園長椅上,拿著象棋的老大爺們。
老人顫微,手拿棋子時抖了又抖,可下棋的時候卻又穩穩當當地落在楚河線內。
一局棋盤,涇渭分明,紅黑相交間,便取對方主帥于棋盤之外時。
那便為贏。
棋局為戰場,但我又看不懂棋局,只是在老大爺堆里,我搭了兩眼,然后便看到了帥棋被將時的風聲了。
帶著黑色帽子,頭發全白但又稀疏的老大爺贏了。
烈日的灼烤下,我邁了幾步,回頭張望了下老大爺的象棋。
我依舊是看不懂的,所以我也同樣不懂他的開心。
但我,也會被那份快樂,勾了兩下嘴角。
公園其實還是很大的,我走在了長廊上的時候,長廊底下的荷花也開了。
一大片一大片的粉交織著綠色的蓮葉,中間也有幾朵因為沖得太急而凝了幾塊泥巴。
但花,半分塵埃都沒有。
盛夏之中,獨塘里蓮花幽靜的美。
人總會在美的時候,停留著贊嘆,我也一樣,扒著欄桿,看著近處的蓮花,又向上,看著涼亭里交談的路人,長椅上下棋的老大爺們。
夏日,悠閑自得。
當然,我所能看到的終究是孤井里的一角,若當真,某一天。
如有振翅的飛鷹,希望它能載我一程。
去看看那高山,那黃河,那長江。
最后的最后,我擁吻著祖國的土地,在天海倒映的繁星里,我高喊著她的名字。
現如今,我的眼里不再只有那一池的蓮了。
我曾窺見過祖國母親的眼睛,吸吮了她的乳汁,我被她呵護長大,可我至今卻依舊沒能理解她的全部。
在我青春涌動的28歲,眼界有限,寫不出祖國高巔巍峨的山脈,也寫不出波瀾滔滔時海岸線上細碎的云層。 可今日也曾斗膽,以那片蓮池為引,引出曾經在戰火紛飛之中,跌入泥塵之時,我們祖國種下的那顆被悶在了厚厚淤泥里的種子。
在某一日,在最不起眼的某一日,又或者是在最為不甘心的,拿起了武器,端起了長槍的某一日。
她孑然一開,驚艷于芬芳的天地。
那便是,曾經的曾經,我們奮斗的,頑強的,毫不畏懼的,我的祖國。
作者:大學生網報 來源:大學生網報
校園文學推薦
- 孿生佳麗繞夢魂
- 早就聽說,在甘肅敦煌,有一對“孿生姐妹”分外妖嬈。姐姐鳴沙山,宛若一條巨龍橫空出世。
- 10-04
- 盛夏的蓮
- 在我碌碌無為的28歲那年,將盛夏的知了從賴巴的樹干上,用了一根曬足了日光的粗枝,輕輕地剝落了。
- 10-04
- 瀘溪有約
- 居山水小屋,一香、一茶,看清香云霧繚繞,品茶水綿延醇厚,思緒萬千,漸進碼字狀態,是我生活的日常。
- 10-03
- 羅湖阿姨行花街
- 逛花市,客家話(行花街)買花情景是享受,美好記憶!
- 10-03
- 薄霧朱砂朝陽一瞥
- 如果你不知道朱砂色到底是什么顏色,我想你一定是因為步履匆匆而沒看到今天清晨的日出,又或者薄霧蒙蒙、高樓林立、樹木雜叢——這生活
- 10-03
- 九溪龍門三說
- 帶著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對民居生活的憧憬,對群體生活的渴求,經事先商議準備,四家好友一行8人,于癸卯年端午節前夕,自安徽馬鞍山出
- 10-03
- 如月永恒
- 凜冬已逝,春風將至。我收到一封來自黑夜的信,信的署名是“月亮”,信中夾雜著馥郁的香氣,是桂花香,桂花那濃郁的香氣,輕輕襲來,仿
- 10-03
- 霏霏細雨中與你相遇
- 定安有冷泉,有人知道,也有人不知道。知道的人,早已前往體驗再體驗。不知道的人,更加渴望前往,一睹冷泉芳容。
- 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