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的韻味潛
發(fā)布時間:2024-10-03 閱讀:
潛溪,正如其名,潛隱于義烏上溪鎮(zhèn)西北一山谷里。因是宋濂故里,故聲名遠播。
辛丑2021年春分,前往潛溪,村干部熱情地接待我們,香茗一盞浥心情,濃濃鄉(xiāng)音見真純。原來“潛溪”一名,內涵頗深,既是溪之名,又是村之名,更是宋濂的“號”。它取溪為名號,想必有寓意。現(xiàn)在潛溪村已轄四個小村,皆分布于潛溪兩旁。村里以宋濂文化為依托,開發(fā)旅游,創(chuàng)建了“清廉”主題公園。
潛溪,寬約十余米,深不知幾許,像條出山之潛龍。老吳說:“天不湊巧,水渾游魚難見!”其實,雨后也自有佳處,水量充沛,加之筑有一道道堤壩,水勢跌宕起伏,熱情奔放。溪聲嘩然,如奏高歌,一路相伴。節(jié)奏韻律之美,絕非常曲可以比擬。溪水也如人生,道路哪能平坦!潛溪有靈性,知有遠客來,情緒怎會不歡快激動呢!
走過“十大廉吏”游步道,老吳手指前方一山村:“這就是沿華村,宋濂族裔聚居地。”遠遠望去,白墻黛瓦,高低錯落,坐山面溪而建,估計僅數十戶人家。進村,環(huán)境古樸清幽,無雞鳴犬吠。古屋單檐歇山,板壁木門。門口小院籬落,花徑蜿蜒。少壯大都外出謀生,唯銀發(fā)老人寂寞地留守在古村,默念著一代代走出去的人。如果沒有那門面裝飾一新的“旅游飯店”,還真以為是遠離塵囂的世外桃源呢!
村前有座古橋,據說是義烏現(xiàn)存最高大的單拱石橋,建于清道光年間,橋頭矗立著一座漢白玉宋濂雕像,魁梧高大,眼神溫和,凝視故里山水,似有話欲說。面前一卷線裝本巨著,正打開扉頁,字跡清晰。
宋濂,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足智善謀,為官忠誠廉潔,被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滿腹經綸,才華橫溢,一篇《送東陽馬生序》,勵志勵人,感人至深,編入中學教科書,不知激勵過多少像我這樣的貧寒子弟,立志奮發(fā),苦讀成才。如今重讀,還涕淚交流。文章節(jié)操,濂文風骨清正,氣韻生動。“勁柏之剛,因凝霜而知名”。難怪《古文觀止》編者,將濂文《閱江樓記》等篇,列為明代文章之冠。
一列長廊溪岸挺立,傍溪延伸,規(guī)模恢宏,木架結構,紫紅髹漆,雕鏤精細,宋濂功績詩文,一一鐫于其上。游客過廊,無不駐足仰觀,“高山仰止”。或吟詩、或誦文、或留影,各取所好,情趣盎然。
午后,游程近尾聲。村干部請我們給溪石取個名,擬鐫于石面,為景區(qū)“點睛”增輝。我思忖,今日覽勝,一路風光,皆浸潤著潛溪之流風余韻,宋濂之文脈遺韻,于是心底爆出一詞——溪韻。
作者:大學生網報 來源:大學生網報
校園文學推薦
- 新藏線
- 進入西藏的幾條線路中,人們最熟悉的是,青藏線、川藏線、新藏線,最驚險、豪邁、雄渾壯烈、神秘,當屬新藏線。
- 10-03
- 溪的韻味潛
- 潛溪,正如其名,潛隱于義烏上溪鎮(zhèn)西北一山谷里。因是宋濂故里,故聲名遠播。
- 10-03
- 游車轆溝
- 一位記者以車轆溝石林景區(qū)寫了一篇文章,在“觀音山杯.美麗中國”海內外游記征文評選中獲獎。
- 10-03
- 射陽河的神韻
- 遠離城市的喧囂,尋一片凈土,掬一方碧水,讓夢想在藍天白云下任意舒展。終于,在這疫情波動后的秋日,我如愿以償地隨夢的足跡,獨自一
- 10-03
- 潛溪的韻味
- 潛溪,正如其名,潛隱于義烏上溪鎮(zhèn)西北一山谷里。因是宋濂故里,故聲名遠播。
- 10-03
- 在那遙遠的地方
- 高原清涼的夏季,列車飛馳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境內,車廂里播放著悠揚動聽的《在那遙遠的地方》小提琴曲。
- 10-02
- 田廬有約
- 春雨已過,驚蟄將來,繁花即將漫過額頭。春色無邊,河流閃耀,我們去壇頭看風起山青,風歇水綠,雨來小巷夢囈般絮語,雨去蜜蜂歡天喜地
- 10-02
- 彩云之南愛之旅
- 2017年4月16日,天倫一行登上春秋航空9C8823航班,抵達昆明機場,預約網租車一到,煥兒便開始了自駕“親情愛之旅云南八日游”。
- 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