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稻去
發布時間:2024-09-29 閱讀:
2016年9月13日,湖南省農科院老科協全體會員在會長周坤爐、副會長余崇祥、趙政文等領導的帶領下,參觀了寧鄉縣雙鳧鋪鎮萬畝超級雜交稻豐產工程示范基地。
我們距寧鄉示范基地百余公里,隔著無數的山山水水。這次寧鄉之行,綠野、藍天、白云一路相隨,交互鋪陳,大地由綠意轉為秋實黃韻。百畝荷塘、千畝果林、萬畝稻香形成了一幅中秋美麗的田園風光。
悅目爽心的畫面,讓人目不暇接。新農村建設規劃概念和發展模式,標志著黨和政府對農業、農村、農民的發展,投入提升開啟了新的里程。突破資源環境約束,體制機制障礙,土地流轉,整建制創建,進一步優化農業經濟生態布局。政府實施的惠農政策,使農村發展獲得了更多的增長要素和技術支撐。一批批示范性項目工程在農村注入了強勁動力。
遍野盈目無垠的秋實黃韻,扮美了起伏的丘陵田園山莊,引來過路者注目。透過車窗外沿途變化的風景,平添了不少視野享受,增益著無盡的心靈翱翔的思維境界。
建在公路沿線的村落,庭前桂花朵朵開,池邊楊柳習習風。一棟棟二至三層樓高的村民住房,飛檐翹角,不僅在外觀設計上突出了民俗特色,還體現了濃厚的藝術創意氛圍。規格統一的灰白外墻,蓋著具有意大利工藝的青瓦,像琉璃一樣在花草綠樹掩映下泛著幽光。
我很好奇,同車的一位老師告訴說:“這是政府啟動的村民民生改造工程,政府出資,對公路沿線村落進行統一改造。是打造都市休閑農業、觀光農業、旅游農業經濟的一個舉措。”村民富裕,鄉風文明,環境優美,文化多元,社會和諧,一幅幅鄉村美圖,成了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
讓路過的人們見證著黨和政府,為服務“三農”在腳踏實地真抓實干。農民富國家富。中國夢里兒孫家,春風楊柳燕嘰喳,十里香荷花……
當我們的車抵達雙鳧鋪鎮萬畝超級雜交稻豐產示范基地時,目睹大地金黃的色澤在綿綿鋪展,田園里那一番金黃絢爛得令人驚艷!視野里無盡且具多樣的水稻風華,老同志們像是在觀賞著一幅美麗的抽象畫一般,內心總是有著一份特殊的情懷。點贊著金黃遍地,秋糧豐收,是對辛勤勞作的一份頒獎。
來到田邊,只見一株株稻穗都彎下了腰,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又像是在向滋潤他生命的土地致敬!一串串稻穗上結滿了一顆顆飽滿的谷粒沉甸甸的,散發出淡淡的清香。陽光下田間搖曳的稻浪在風中沙沙作響,生動得讓人相看不厭。水稻一生的風情在即將開鐮之際格外嫵媚。讓植在綠化帶上攜一身淡雅清香“秋來誰為韶華主,統領群芳是菊花”的秋菊也有幾分遜色。
面對著Y兩優900和超優千號兩個強優組合,老同志們在欣喜地讀著它、認真地品著它、熟練地數著它。不斷地向寧鄉縣農業局在基地工作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咨詢:“強優勢組合,施肥、播插期、密度與基本苗、水分管理、病蟲害防治的栽培技術措施。超級雜交稻Y兩優900和超優千號2個組合的經濟性狀。”具體負責基地工作的胡老師給我們做了詳細介紹。經田間抽樣調查,Y兩優900和超優千號每畝平均密度1.06萬蔸,每篼14.1株,每畝有效穗15.0萬,每穗總粒數295.3,每穗實粒數264.9,結實率89.7%,千粒重平均26.25克,預計產量1038.2公斤。
他還介紹說:2014年3月,遵照李克強總理的批示,袁隆平院士在全國啟動實施超級雜交稻“百千萬”高產攻關示范工程,寧鄉是入選全國三個萬畝示范片基地縣之一。上個世紀末,隨著中國人口的劇增,中國糧食的安全引起了全球的普遍關注,美國社會經濟學家萊斯特·布朗博士在20世紀末向當今世界發問:“下一個世紀誰來養活中國人?”
引起了我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啟迪著我們深刻思考。中國人的糧食安全主動權應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里,中國人的飯碗應主要裝中國糧!
一個國家只有立足糧食基本自給,才能掌握糧食安全主動權,進而才能掌控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超級雜交稻高產示范工程取得的輝煌成績,正面回答了美國社會經濟學家萊斯特·布朗博士在上個世紀末向當今世界的發問……?
農業是國民經濟基礎,直接關系國計民生。確保谷物基本自給,依靠科技支撐,提高糧食產能,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建功豐產工程,實施農業部“中國超級稻計劃”高產目標具有現實意義。
我們看到,在這片涌動著科技和希望的土地上,科普樂活著我們的生活,科技成為風景!
作者:大學生網報 來源:大學生網報
校園文學推薦
- 掌聲
- 同學會就要開始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半老頭半老婆們還在三三倆倆的喋喋不休,好像一下子回到45年前的學生時代,要將幾十年來的如歌歲月一
- 09-29
- 賞稻去
- 湖南省農科院老科協全體會員在會長周坤爐、副會長余崇祥、趙政文等領導的帶領下,參觀了寧鄉縣雙鳧鋪鎮萬畝超級雜交稻豐產工程示范基地
- 09-29
- 鳴沙山上的神奇世界
- 在新疆奇臺縣城東北約180公里的地方,有幾座神奇的沙山,山體全都由土黃色的沙粒組成,沙粒只有小米那樣大,都非常干凈,幾乎沒有塵土
- 09-29
- 沙湖鳥巢,我的牽掛
- 沙湖是武漢的第二大城中湖。清末湖北道員任桐,曾在這兒修建過以“琴園”命名的公園。
- 09-28
- 城里種菜的日子
- 10年前,我們學校北門圍墻和體育看臺之間有一塊空地,是學校改造籃球場和建造體育看臺余留下來的。
-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