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絲瓜藤與回鍋肉
發(fā)布時間:2024-09-11 閱讀:
小時候,外婆家的院子是我童年度過大半時光的地方。我的家鄉(xiāng)有天府之國的美稱,外婆的院子在一處開闊、平靜的村子里,普普通通的平房毫不起眼,但院落外面支起的門架,上面爬滿了絲瓜藤,是我辨認院子的標記。
夏天的時候,絲瓜藤再往里走一處,是哥哥搭建的沖涼棚。棚子緊靠著圍墻,圍墻的頭上、角落都擺滿了一盆盆的花草,絲瓜藤也有爬過來的,垂落在圍墻邊,沖涼時,抬眼便是花草和藤蔓,星星在空中閃爍,這個氛圍別提有多靜謐了。
通常會是傍晚,姥爺搬出一把大藤椅,坐在院落的大樹下,孩子們端來小板凳,圍坐在姥爺四周。姥爺搖著蒲扇,姥姥便端出西瓜或者糖果給我們,然后,姥爺說:我要開始講故事啦!于是,小孩們屏息靜神,院落里只剩風兒吹動樹葉的沙沙聲和姥爺娓娓道來的故事聲。
第二天,天蒙蒙亮,姥姥就連忙起床,燒柴做飯。那時候的早晨五六點就開始了,起晚了,是要被姥姥催促的。
早餐過后,大人們便提著農忙工具,戴上草帽,急匆匆地出門下地了。剩下孩子們,待在家里,那幾個小時,好像很漫長,又好像很短暫,我們從里屋穿到院壩,又從廚房走到絲瓜藤下,時間像停滯一般,我們拉幾下絲瓜藤,小瓜秧子就在藤上跳動。在門檻上坐下,遠遠可以望見大人們在田里勞作的身影,好像在等待什么美好的事情,又好像什么都不需要等待。
快到午飯時分,姥姥提早回來了,她熟練地挽好干柴,燒旺灶火,往鍋里添加水、肉,又忙著洗菜、切菜,不多時,鍋里便升起了陣陣白煙。轉眼又看見姥姥去了院子里,從小花盆中扯下蔥和蒜苗,邊走邊剝,再用清水涮涮,蔥打一個結,揭開鍋蓋扔進水里,蒜苗切成小段備炒。來不及擦手上的水,她趕忙握住湯勺,從咕嘟嘟的熱湯里撈出肉,在菜板上切了;又很快走到碗柜前,打開柜門,拿出一個黃色的盛著豬油的帶蓋搪瓷盆,擰開圓肚子的豆瓣壇的蓋子,分別舀出一勺豬油和豆瓣醬來,放進鍋里與肉和蒜苗一同翻炒,廚房便被回鍋肉的香氣縈繞。
這時,其他大人陸續(xù)回來。姥爺搖著扇子在堂屋坐下,姨媽們在廚房和堂屋間穿梭,迅速在一張大大的桌子上擺好碗筷。大家像進行一個儀式,摘下草帽、對話、洗手、坐到飯桌前面。從絲瓜藤下的張望,到午飯來到桌上的這段時間,是我幼年一個上午的長度。
柴火噼啪、煙氣燎繞,飯桌上冒著香氣的飯菜、搖著扇子悠閑的姥爺、走來走去停不下來的姥姥和親人們紛紛回家的身影,成了夏日童年里一段有味道的回憶。
那時候,姥姥家人口眾多,我、表弟、兩個姨媽,都常常出現(xiàn)在大飯桌上。當時的我以為,這就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飯。
也許很多人的回憶中,也有這樣的一頓飯,一頓歲月安好、煙火氣十足的飯。
長大后,我去了離姥姥家?guī)资锏牡胤缴睢N野l(fā)現(xiàn),煮飯沒有那么多的工序,大家擰開燃氣灶的開關,就可以開始一頓飯菜的制作,或者出門坐在餐館,觥籌交錯。好吃的,有火鍋、燒烤、西餐……而生活,也有很多方式,去游樂場、滑冰場或者坐在咖啡館品一杯咖啡……
我逐漸開始認為,最好吃的飯菜是在飯店里,最好的生活是在城市和燈光下。
后來有一天,在同學家吃飯。她媽媽告訴我,這是她老家捎來的豬肉,豆瓣醬是她媽媽親手做的,蔥也是自家栽在花盆里的,純天然無污染,是外面餐館沒有的家鄉(xiāng)味。
這頓飯,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姥姥做的飯菜、絲瓜藤和那夏日。
這是一家人合力做出的一頓飯,是對家人半天辛勞的撫慰,也是大家對生活的盼頭。從早晨的第一縷陽光,到晌午最高的日頭,每個人滿懷的期待,只為了家人聚集在一起的那十多分鐘的美味和快樂。而我們小時候的滿足是多么容易啊,僅僅是一碗回鍋肉、一扇爬滿絲瓜藤的門架,竟會在心里留下那么久的余味。
現(xiàn)在的我們,品味過很多美味,看過世界各地的門,卻不一定能記清那些味道,那些門。就像我們去了很多地方,卻沒有哪個地方讓你有家的感覺。只因那時候的我們,身邊是至親,心里都只有寥寥幾件事,并且在某些人、某件事上下了很多的功夫,比如種一地的菜、煮一鍋的飯,所以那人、那結果、那時光,成了精雕細琢的工藝品,成了不會再有的留影。
有人住高樓、有人住瓦房,有人穿絲緞、有人穿棉布,不管住在哪里,穿的什么,當有人花心思、費時間為你做一件事的時候,美好就已經(jīng)在當下了。此刻,我又想起了我的姥姥姥爺,想起了那個夏日,我又仿佛置身于那一張大大的餐桌旁邊,看見了冒著熱氣的柴灶、搖著蒲扇的姥爺、來回忙碌的姥姥,圍坐四周的孩子與姨媽們,還有烈日下絲瓜藤的倒影。它仿佛在告訴我,唯有家人團聚在一起,用心與愛慢慢走過的時光與歲月,才會被經(jīng)久銘記。
作者:大學生網(wǎng)報 來源:大學生網(wǎng)報
校園文學推薦
- 聊聊“管”
- 在閑聊中,大家對“管”字談了各自的不同認識,雖然觀點和認識不同,但都認為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對人的各個方面,進行必要的管是非常重要的
- 09-11
- 夏日的絲瓜藤與回鍋肉
- 小時候,外婆家的院子是我童年度過大半時光的地方。我的家鄉(xiāng)有天府之國的美稱,外婆的院子在一處開闊、平靜的村子里,普普通通的平房毫
- 09-11
- 龍街情思
- 每當東方拂曉,位于新堤內荊河東岸的龍街,依然霓虹閃爍,燈火輝煌。通宵達旦的人們,依然沉浸在昨夜的夢里,經(jīng)久回味,不舍離去。
- 09-11
- 食俗也謀民共富,清明巽宅餅飄香
- 妻子說:“周五下午下班后就回老家吧?今年閏月,上墳時間要提前,還打算做些清明餅,春筍和棉菜已經(jīng)預訂好了,明早到菜場拿”。
- 09-11
- 飛霞路軼事
- 古龍舒,老城區(qū)有條路,路牌上“飛霞路"三字特醒目,怪中聽的名。
- 09-11
- 中國烹飪神奇的“鐵鍋爆炒”
- 在國內,天天吃我們家常的淮揚菜,偶爾也吃點其他菜系的菜,雖然有別,但總體歸類:中餐美味。如果是出國旅游,哪怕兩天能吃上一頓中餐
- 09-11
- 高郵湖游記
- 又到了高考季,這讓我想起三十多年前,我在參加完高考后到高郵湖的一次小游,它是青春的記憶,也是一次有趣的旅程,現(xiàn)在想起來,是格外
- 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