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與漿水
發布時間:2024-08-30 閱讀:
漿水,是隴東南一帶曾經盛行的食用發酵調味品,它的功用類似于食用醋,但又不同于醋。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前的廣大農村地區,這種經過發酵的食用調味品,是農村家家都會做的必備品。
漿水的功用,凡食用過的人都知道。漿水性涼,有清心利肺,降暑瀉火,開胃和中等功效,是防暑御熱的必備佳品。
夏陽如火,麥浪滾滾。收割小麥是一年農事中最為辛苦的季節,當揮鐮暴曬于烈日下的割麥人,在猶如蒸籠的麥浪中,能夠喝上一口熗炒好的漿水,那個沁心入脾的涼爽,一霎時就滲透到整個五臟六腑。比當今人們喝啤酒喝紅牛要爽口得多,更要愜意得多。只要一口入胃,困乏立馬消散,渾身就有使不完的勁。
雖然說漿水是消暑解乏的靈丹妙藥,但熱急了的人忌諱涼喝,大病初愈的人和剛生完孩子的人,卻是堅決不能喝的。
漿養漿水,無論對漿水的本身,還是生活的引申,都是一次質量的升華。漿水通過發熱發酵,促生了大量的乳酸菌,成為對人體有益的健康食用品;在漿水漿養的過程中,人們對漿養的成果充滿了期待,對能品嘗自己的杰作充滿了愉悅,在焦心的等待中,使自己的情緒和意識,在沉淀中得到升華。因為今后的生活有了這種成功相伴隨,歡樂的情緒和愉快的心情,頓使生活變得多姿多彩,變得新奇和興旺。當第一勺充滿期待的漿水,即將端上餐桌,當人們就要親自享受自己漿養的成果時,這種愉悅,這種滿足就達到了頂點。享用漿水,不僅僅只是表現在舌尖上的欲望,更多的是表現在心情的放飛和收獲成功的滿足上。
將養漿水,也是人們相互間溝通的酵母和心聲融合的溶劑。大家在勞動或閑聊的過程中,東家媳婦說“我家的漿水都已經五六天了,咋還沒有酸味啊?”而西家的婆婆則問“我漿養的漿水這幾天味道咋不好了?”這時,有經驗的人會給她們說:“你的漿水是引子不好,要趕緊換引子。而你家的漿水要趕緊清缸底。”
漿水是要漿養的。漿水的漿養,其實是很簡單的,沒有統一特定的工藝要求,它不像食用醋的制作那么繁雜。當然,這個也因人而異。通常大家漿養的方法是,去鄰居家勻一盆養好的漿水作為發酵的引子,端回家倒入一口缸中,隨后,用煮過面條的面湯(用面湯漿養漿水,是那時農村人的習慣,可以理解為變廢為寶,一舉兩得的事。因為,那時候人們的糧食比較短缺,煮過面條的面湯,不漿養漿水,不喂豬的話就要倒掉,也是一種浪費),經涼溫以后加入盛有引子的缸內,攪拌均勻蓋好蓋子,天氣炎熱的話,三天左右就可以發酵食用了。
我母親一生漿養漿水,她漿養的漿水,卻有著有別于其他人的漿水漿養方式。
同樣是在缸里經發酵后的漿水,同樣是用煮過面條的面湯作為發酵的基料,可漿養出來的漿水味道,卻千差萬別,有的甚至于會有一股酸腐味,就是好一點的,也不脫酸澀味。
母親漿養漿水,獨具匠心,從來不粗心馬虎,敷衍了事。首先,對于開缸啟用的漿水,從來不新舊重茬摻和混用。母親說:“漿水喜歡干凈,最忌諱的是不清缸而不斷地往里面參和新面湯。你只管往進摻入新湯,而不清缸底,那沉淀在下面的稠汁和陳菜葉,不發霉變臭有怪味才怪呢!”所以,每一茬漿水用完后,她都會對缸底清洗一次,然后再重新加入引子和新湯重新漿養發酵。
對于要用的面湯,也不是一股腦全倒入缸內,必須要等沉淀涼溫后,才能將上面淀好的清湯倒入缸中,下面的沉淀物是不能用的。只有這樣,漿養出來的漿水,才清澈無異味不渾濁。夏天,湯汁溫度過高會燙死引子,冬天溫度過低則會凍死引子。所以,冬夏入缸的溫度一定要注意,否則,漿水是不會發酵的。
母親漿養漿水,是一定要加入佐料的。不然漿養的漿水有酸無味不好吃。春季需要加入的佐料,只能去地里剜回一些薺薺菜,苦苣菜,或者是苜蓿也可以。這些野菜拿回家后,揀好洗凈,再在開水鍋里焯一下,然后適量放入漿水缸中漿養發酵,每天用搟面杖輕輕地攪動一下,發酵好后就可以吃用了。
夏天和秋天的蔬菜種類就會多一些,但那時候的糧食還是比較緊張的,蔬菜會填補糧食的不足,多半用來充饑。用作漿水佐料的,主要還是以野菜為主,對不能吃的蔬菜的老葉子,比如生產隊里丟在地里的蘿卜葉子和甜菜葉子等,母親都會細心地把它們收集回來,揀凈整理焯好,用來漿養漿水。到了冬季因為天太冷,漿水基本就不吃了,也就用不著去采集菜葉和野菜。
進入八十年代后,生活逐漸地好轉,因為食醋的大量興起,母親就很少漿養漿水了。要漿養的話,主要是在進入夏季,為了降暑才做一兩個月。但這時,她的漿養方法就更講究了。野菜就用苦苣菜,蔬菜有時用芹菜,外加幾把自己種植的芫荽,甚至還會加一點八角桂皮姜片等浸泡的調料水來提味。所以說,母親漿養的漿水的味道,是我們這個村里出了名的。夏季的麥田里,曬糧食的打碾場上,母親送來的一罐熗炒好的漿水,往往成為人們爭相解渴享用的佳品,大家你一口我一口,瞬間一喝而光。
那時候,每當到了做飯的時間,從家的方向飄來陣陣直刺鼻腔的酸中透香,香中伴辣而交織在一起的香爨濃烈的飯香味道時,我們就一定知道,那是母親正在紅熱的油鍋里,用蔥花和辣椒煲熗漿水湯,一頓香美勾舌的漿水面,即將端上餐桌,以供饑腸轆轆的我們大碗朵頤,一飽口福。
母親離開我們已經六年了,陪伴了她九十二年人生的漿水,也成了我們久遠的記憶。如今,我們當地的農村人大都對漿水這個詞感到很陌生,更別說有漿養漿水和吃漿水的了。相反,在西北和西南一些大中城市的餐館里,還是可以吃到很有特色的漿水面。這幾年,有的地方把漿水作為傳統的特色產業進行開發,在滿足人們享受味覺需求的同時,以另一種方式激發人們賡續傳統,記住鄉愁。
作者:大學生網報 來源:大學生網報
校園文學推薦
- 兒子的心愿
- 我知道兒子有這個能耐,他的身體素質允許他能順利走完百十里路。他最喜歡做些富有挑戰性和冒險性的活動,可他如何能理解其中的苦楚和心
- 08-30
- 母親與漿水
- 漿水,是隴東南一帶曾經盛行的食用發酵調味品,它的功用類似于食用醋,但又不同于醋。
- 08-30
- 燃起黑暗中的火
- 在漫長寂靜的黑暗里,它是最溫暖的一盞燈火,燃燒掉我無邊的夜色。
- 08-30
- 追求
- 大學生的宿舍里,一群公子哥兒們在酣戰著“拖拉機”。在最不顯眼的角落,懸著一盞孤燈,那是杰在埋頭攻讀,夜深時分,伴著舍友的鼾聲和
- 08-30
- 流溪香雪話梅園
- 梅園——無錫太湖岸邊的一顆璀璨明星。梅園以梅花而馳名,每到冬季,梅花盛開的時候,全國各地便有許多文人墨客和喜愛梅花的人紛紛而至
- 08-30
- 致母親
- 母親病逝已有數年,然而我卻是日思夜念,夢想感懷。每每想起,淚濕衣枕。特別是逢佳節,看到別人家團圓,更是思母心切,心傷淚流。
- 08-30
- 立春的雨
- 一周的雨依舊,時而綿綿,時而陣陣,零落在石板街上,零度的空氣,彌漫在全身,想了晴天的溫暖,卻寒了雨夜的心。離別的苦,相聚的甜,
- 08-30
- 情滿西嶺
- 三名勇士輕裝出發,用兩代人的熱情,十個小時的精力,循斷續石級引路,攻克了陡峭山路的艱險。
- 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