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
發布時間:2024-08-30 閱讀:
夜,萬籟俱靜,偶爾幾聲蟲鳴,打破窗外婆娑的樹影。從一個木欞小窗口,透出幾縷暈黃的燈光,斜斜地灑落在窗外一叢盛開的野菊花上。
屋內,暈黃的燈光下面,是一張破舊的書桌和一個夜讀的身影。從向光的側面看去,你會發現,那是一張很清秀,但有些蒼白的臉。那臉上的表情是靜穆的,顯得格外專注。
“杰,還不睡嗎?時間不早了啊!”從房間的另一端,傳來父親帶著濃濃睡意的聲音。杰只在鼻孔里輕輕“唔”了一聲,依然坐著不動。靜寂的房間里,不時傳來一陣老鼠在箱底下肆意地嬉笑打鬧的尖叫聲、碰撞聲,偶爾,有老鼠從杰的腳邊竄過。對于這些,他早已習以為常,仿佛老鼠的嬉戲聲、父親的鼾聲,都是他夜讀時必不可少的伴奏樂曲。
約摸過了半個小時,他終于合上書本——這是一本《梵高傳》。緩緩站起了,瞟了一眼桌子上的小鬧鐘,時針剛好對準凌晨2時。他抬起頭,將目光投向窗外,望著遠方黑黝黝的群山出神。這是一雙不大的眼睛,沉靜憂郁中透出熱烈和自信,微蹙的眉宇間流露出一股冷峻的英氣,緊抿的雙唇顯示出他的倔強的個性。
“梵高,梵高”,他輕聲地呼喚著。這個偉大而不幸的畫家,在他的心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他發現,自己對藝術追求的狂熱,幾乎不亞于梵高。他常常感到悲哀,感到憤怒:今天中國的文明,正受到低劣的頹廢的大眾文化的沖擊,民俗文化與古典文化正跌入低潮之中。這是一種危機,一種人類文明的危機。文藝復興,文藝的黃金時代,在不久的將來就要來臨。在即將到來的革命浪潮面前,他豈能袖手旁觀?他要追求的,正是那種破舊立新的生活。他寧愿像梵高一樣在追求中倒下,也不愿在平庸中茍且存活。
在堅定的信念面前,他不免又感到有些凄然。他是祖宗三代以來唯一的一個大學生。他學業上的成功無疑給家人帶來了無盡的歡樂,甚至幾分自豪,然而,在他的心中,卻完全是另一種風景,有誰能理解?他學的是經濟,而心里呼喚的卻是藝術。自上中學以來,他就決定,只有藝術的王國,才是自己應該馳騁的天地,他的理想是當一名偉大的藝術家。然而,命運是如此愛捉弄人,十年寒窗苦讀,他竟被趕進了經濟學的行列。夢幻與現實大相徑庭,致使他年輕的心,常常受到如炙的煎熬。職業的學科,令他深惡痛絕,而又不忍舍棄——這可是父母親最值得聊以自慰的東西啊!他常常感到自己是在過著一種被懸吊著的生活,一邊是理想的藝術王國,一邊是職業的學科,兩者是一個不斷地拉,一個不斷地扯,致使他的心常受到撕裂般的疼痛。他的苦衷,是一輩子勤勤懇懇,安分保守的父親能不能理解,甚至無法容忍的。
仰望灰黑的蒼穹,他喃喃自語:“實現自我的路,到底應該怎么樣走呢?”窗外幾只流螢,閃爍著,跌入茂密的草叢。
父親又開始鼾聲如雷,打斷他的思緒。他把目光從窗外收回,轉身走向自己的床邊。他的床本來就不大,靠里的一半已堆滿了書,外面的一半才是他的安身之地。他用手麻利地把凸出來的書壓整齊,唇邊露出一絲不易覺察的淺笑。這里的每一本書,都鐫刻著一個辛酸的故事。望著眼前已分別了整整一個學期的心愛書籍,一幕幕記憶中的圖景清晰地從他的腦海閃過……
念中學的時候,他常常把父親按月寄給的伙食費省下,估摸夠買兩三本書了,就跑書店一趟。結果,在更多的時候,他不僅把省下的錢花了個精光,而且還預支了下個月的生活費用。因此,他常常只能維持半饑半飽的狀態之中,至于菜,那更是不敢奢求了,青菜、腐乳或是從自家帶去的咸菜,就是他下食的東西。由于常常吃不飽,他的臉日益蒼白消瘦,然而,精神的食糧,卻又使他感到充實的滿足。
高三下半學期。沉重的功課和生活的艱辛,終于把它壓垮了。一紙營養不良兼輕度神經衰弱的診單,把個吃苦耐勞而又望子成龍的父親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為了供他上高中,家里早已傾囊而出,現在,哪有錢為他補足營養啊。父親正無可奈何之時,無意中瞥見兒子床上一摞摞的文學書籍。這位以堅忍自稱的父親終于咆哮了,如翻滾的巖漿找到了爆發口:“都是這些臭書害了你,看我把這些不三不四的臭書統統丟到灶膛里去!”父親暴跳如雷,不由分說就要抓書。正靠在床欄上看書的他,被眼前的景象嚇愣了,他尖厲地叫了一聲:“爹!”便暈了過去。待他醒來后,父子倆抱頭痛哭了。一臉凄苦的老父,哽咽著吐出幾句話:“杰仔,爹日夜操勞,省吃儉用供你上學,為的是什么呢?還不是為了你將來能有出息,不用再像爹一樣挨苦受累,而你,偏要買些不三不四的書,造成現在……”望著父親那張飽經風霜的臉,迎著父親滿懷期待的目光,杰的眼睛又濕潤了。他緩了一口氣,微笑著安慰父親:“爹,您放心吧,我一定能考上大學的。”
驕陽如火的八月,一紙大學入學通知書驅散了壓在父母親心頭的愁云,他們勞苦的臉上終于泛起了滿滿的欣慰的笑容。然而,它并沒有給杰帶來太多的喜悅,另一種渴求,依然在他的心底熊熊燃燒。帶著一顆不平靜的心,他踏進了大學的校門。
大學生的宿舍里,一群公子哥兒們在酣戰著“拖拉機”。在最不顯眼的角落,懸著一盞孤燈,那是杰在埋頭攻讀,夜深時分,伴著舍友的鼾聲和窗外的的蟲鳴,他仍在燈光下奮筆疾書。蒼茫的夜色中,他在追尋著一個屬于青春,也屬于未來的夢……
恍惚中,父親又在催他關燈了。
回顧逝去的歲月,他前進的足跡,似乎印證了屠格涅夫的一句名言:“啊,青春!青春!或許你美妙的全部奧秘不在于能夠做出一切,而在于希望做出一切。”
他終于熄了燈,把自己融進了濃濃的夜色中。
窗外,有星光在閃爍。夜,萬籟俱靜,偶爾幾聲蟲鳴,打破窗外婆娑的樹影。從一個木欞小窗口,透出幾縷暈黃的燈光,斜斜地灑落在窗外一叢盛開的野菊花上。
屋內,暈黃的燈光下面,是一張破舊的書桌和一個夜讀的身影。從向光的側面看去,你會發現,那是一張很清秀,但有些蒼白的臉。那臉上的表情是靜穆的,顯得格外專注。
“杰,還不睡嗎?時間不早了啊!”從房間的另一端,傳來父親帶著濃濃睡意的聲音。杰只在鼻孔里輕輕“唔”了一聲,依然坐著不動。靜寂的房間里,不時傳來一陣老鼠在箱底下肆意地嬉笑打鬧的尖叫聲、碰撞聲,偶爾,有老鼠從杰的腳邊竄過。對于這些,他早已習以為常,仿佛老鼠的嬉戲聲、父親的鼾聲,都是他夜讀時必不可少的伴奏樂曲。
約摸過了半個小時,他終于合上書本——這是一本《梵高傳》。緩緩站起了,瞟了一眼桌子上的小鬧鐘,時針剛好對準凌晨2時。他抬起頭,將目光投向窗外,望著遠方黑黝黝的群山出神。這是一雙不大的眼睛,沉靜憂郁中透出熱烈和自信,微蹙的眉宇間流露出一股冷峻的英氣,緊抿的雙唇顯示出他的倔強的個性。
“梵高,梵高”,他輕聲地呼喚著。這個偉大而不幸的畫家,在他的心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他發現,自己對藝術追求的狂熱,幾乎不亞于梵高。他常常感到悲哀,感到憤怒:今天中國的文明,正受到低劣的頹廢的大眾文化的沖擊,民俗文化與古典文化正跌入低潮之中。這是一種危機,一種人類文明的危機。文藝復興,文藝的黃金時代,在不久的將來就要來臨。在即將到來的革命浪潮面前,他豈能袖手旁觀?他要追求的,正是那種破舊立新的生活。他寧愿像梵高一樣在追求中倒下,也不愿在平庸中茍且存活。
在堅定的信念面前,他不免又感到有些凄然。他是祖宗三代以來唯一的一個大學生。他學業上的成功無疑給家人帶來了無盡的歡樂,甚至幾分自豪,然而,在他的心中,卻完全是另一種風景,有誰能理解?他學的是經濟,而心里呼喚的卻是藝術。自上中學以來,他就決定,只有藝術的王國,才是自己應該馳騁的天地,他的理想是當一名偉大的藝術家。然而,命運是如此愛捉弄人,十年寒窗苦讀,他竟被趕進了經濟學的行列。夢幻與現實大相徑庭,致使他年輕的心,常常受到如炙的煎熬。職業的學科,令他深惡痛絕,而又不忍舍棄——這可是父母親最值得聊以自慰的東西啊!他常常感到自己是在過著一種被懸吊著的生活,一邊是理想的藝術王國,一邊是職業的學科,兩者是一個不斷地拉,一個不斷地扯,致使他的心常受到撕裂般的疼痛。他的苦衷,是一輩子勤勤懇懇,安分保守的父親能不能理解,甚至無法容忍的。
仰望灰黑的蒼穹,他喃喃自語:“實現自我的路,到底應該怎么樣走呢?”窗外幾只流螢,閃爍著,跌入茂密的草叢。
父親又開始鼾聲如雷,打斷他的思緒。他把目光從窗外收回,轉身走向自己的床邊。他的床本來就不大,靠里的一半已堆滿了書,外面的一半才是他的安身之地。他用手麻利地把凸出來的書壓整齊,唇邊露出一絲不易覺察的淺笑。這里的每一本書,都鐫刻著一個辛酸的故事。望著眼前已分別了整整一個學期的心愛書籍,一幕幕記憶中的圖景清晰地從他的腦海閃過……
念中學的時候,他常常把父親按月寄給的伙食費省下,估摸夠買兩三本書了,就跑書店一趟。結果,在更多的時候,他不僅把省下的錢花了個精光,而且還預支了下個月的生活費用。因此,他常常只能維持半饑半飽的狀態之中,至于菜,那更是不敢奢求了,青菜、腐乳或是從自家帶去的咸菜,就是他下食的東西。由于常常吃不飽,他的臉日益蒼白消瘦,然而,精神的食糧,卻又使他感到充實的滿足。
高三下半學期。沉重的功課和生活的艱辛,終于把它壓垮了。一紙營養不良兼輕度神經衰弱的診單,把個吃苦耐勞而又望子成龍的父親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為了供他上高中,家里早已傾囊而出,現在,哪有錢為他補足營養啊。父親正無可奈何之時,無意中瞥見兒子床上一摞摞的文學書籍。這位以堅忍自稱的父親終于咆哮了,如翻滾的巖漿找到了爆發口:“都是這些臭書害了你,看我把這些不三不四的臭書統統丟到灶膛里去!”父親暴跳如雷,不由分說就要抓書。正靠在床欄上看書的他,被眼前的景象嚇愣了,他尖厲地叫了一聲:“爹!”便暈了過去。待他醒來后,父子倆抱頭痛哭了。一臉凄苦的老父,哽咽著吐出幾句話:“杰仔,爹日夜操勞,省吃儉用供你上學,為的是什么呢?還不是為了你將來能有出息,不用再像爹一樣挨苦受累,而你,偏要買些不三不四的書,造成現在……”望著父親那張飽經風霜的臉,迎著父親滿懷期待的目光,杰的眼睛又濕潤了。他緩了一口氣,微笑著安慰父親:“爹,您放心吧,我一定能考上大學的。”
驕陽如火的八月,一紙大學入學通知書驅散了壓在父母親心頭的愁云,他們勞苦的臉上終于泛起了滿滿的欣慰的笑容。然而,它并沒有給杰帶來太多的喜悅,另一種渴求,依然在他的心底熊熊燃燒。帶著一顆不平靜的心,他踏進了大學的校門。
大學生的宿舍里,一群公子哥兒們在酣戰著“拖拉機”。在最不顯眼的角落,懸著一盞孤燈,那是杰在埋頭攻讀,夜深時分,伴著舍友的鼾聲和窗外的的蟲鳴,他仍在燈光下奮筆疾書。蒼茫的夜色中,他在追尋著一個屬于青春,也屬于未來的夢……
恍惚中,父親又在催他關燈了。
回顧逝去的歲月,他前進的足跡,似乎印證了屠格涅夫的一句名言:“啊,青春!青春!或許你美妙的全部奧秘不在于能夠做出一切,而在于希望做出一切。”
他終于熄了燈,把自己融進了濃濃的夜色中。
窗外,有星光在閃爍。
作者:大學生網報 來源:大學生網報
校園文學推薦
- 燃起黑暗中的火
- 在漫長寂靜的黑暗里,它是最溫暖的一盞燈火,燃燒掉我無邊的夜色。
- 08-30
- 追求
- 大學生的宿舍里,一群公子哥兒們在酣戰著“拖拉機”。在最不顯眼的角落,懸著一盞孤燈,那是杰在埋頭攻讀,夜深時分,伴著舍友的鼾聲和
- 08-30
- 流溪香雪話梅園
- 梅園——無錫太湖岸邊的一顆璀璨明星。梅園以梅花而馳名,每到冬季,梅花盛開的時候,全國各地便有許多文人墨客和喜愛梅花的人紛紛而至
- 08-30
- 致母親
- 母親病逝已有數年,然而我卻是日思夜念,夢想感懷。每每想起,淚濕衣枕。特別是逢佳節,看到別人家團圓,更是思母心切,心傷淚流。
- 08-30
- 立春的雨
- 一周的雨依舊,時而綿綿,時而陣陣,零落在石板街上,零度的空氣,彌漫在全身,想了晴天的溫暖,卻寒了雨夜的心。離別的苦,相聚的甜,
- 08-30
- 情滿西嶺
- 三名勇士輕裝出發,用兩代人的熱情,十個小時的精力,循斷續石級引路,攻克了陡峭山路的艱險。
- 08-30
- 那一天
- 那一天,我聽奶奶說,從打有了我,你喜上眉頭,走路如風,干活如牛,寒冬酷暑,終日勞碌,不畏辛苦!
- 08-30
- 長征禮贊
-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
- 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