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以為成長最終只是自己一個人的事,不然網絡上那些提倡大學孤身一人的帖子就不會受到那樣的熱捧了。似乎每一個人都叫囂著告訴你,做自己,孤獨才是成長的最佳狀態。這當然是有道理的,特立獨行的做自己,才可能把時間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道理終歸是道理,行不行是自在人心的事情。無論是做出和別人不一樣的選擇,還是在所有人選擇大路時,兀自另辟蹊徑,所能做的,只有聽從內心向往的方向。如果說道理真的有什么用處,大抵也不過是在你覺得自己特立獨行的時候尋求一絲絲安慰罷了,或者說當你覺得自己獨一無二的時候告訴你自己,fine,不過如此。
然而的然而,全盤聽信什么話顯然都不靠譜。要確定你的那點特立獨行不至于是性格孤僻和為自己不想去和別人溝通而為自己找的借口。所謂網絡上的東西,無非是尋求共鳴。就像是《心靈捕手》里要在教室外解出數學題的男主人公,無非是尋求共鳴罷了。我不認為一個人可以徹徹底底的獨立,從理論上也是行不通的,但也不認為一個人必須完完全全的合群合理符合別人為自己設下的限制。
故而,任何時候,獨立思考都是人類難得的寶藏。即,選擇最合適的道路,不一定是二選一的問題而可能是可能在某個岔路口匯合的選擇,小馬過河要聽人勸嗎?不會。做自己是好的,沒錯的,但無論是為了突出自己的與眾不同還是為自己的孤僻找借口,都不算是什么把“特立獨行”掛在嘴上的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