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8日至2月28日期間,山東大學法學院“灋系”赴六省十單位關于法學專業型崗位實習體驗與就業環境調研團的成員們,分別前往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區人民檢察院、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人民檢察院等單位開展實習。通過參與案件審查、卷宗整理、社區執勤等工作,調研團成員深入了解了人民檢察院的職能與使命,感受到了法律職業的溫度與責任,提升了自身的法律實務能力。
在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區人民檢察院第三檢察部和未成年人檢察部實習的趙紫涵同學,主要參與了案件卷宗整理、禁燃禁放執勤、信訪記錄等工作。她深刻體會到,基層檢察院的工作人員不僅在日常辦案中展現了專業的法律素養,還積極參與社區執勤等民生工作,用愛心和專業為迷途的青少年點亮希望。趙紫涵表示,此次實習讓她更加堅定了從事法律工作的決心,也讓她明白,未來的法律之路不僅需要扎實的專業知識,更需要一顆充滿溫度的心。她感慨道:“基層法律工作者的艱辛與偉大讓我深受觸動,這段經歷激勵我在未來的職業道路上不斷前行。”
在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刑事重案組實習的葛佳怡同學,主要參與了案件審查報告的撰寫、提審犯罪嫌疑人、會見被害人、擬寫補充偵查提綱等工作。她表示,撰寫審查報告是實習的核心任務,占據了90%的工作時間。在實習期間,她共撰寫了6篇審查報告,涉及尋釁滋事罪、制造毒品罪、危險作業罪等多個罪名。從一開始對證據卷和文書卷的陌生,到后來能夠獨立整理案卷、填寫案件基本信息、摘錄證據和查明事實,葛佳怡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逐步掌握了審查報告的寫作技巧。她提到:“面對復雜的案件和大量的案卷材料,我學會了耐心梳理證據,分析證人證言和犯罪嫌疑人口供的差異,這讓我對刑事案件的辦理流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葛佳怡還提到,實習過程中接觸到的案件案情復雜、證據材料繁多,例如一個案件的案卷頁數多達2000頁,涉及十幾名犯罪嫌疑人和三十多名證人。她表示:“整理這些筆錄不僅需要耐心,還需要勤動筆頭,梳理清楚各方供述之間的關系。這段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檢察官工作的嚴謹與細致,也讓我認識到每一份職業的價值與難處。”
窮理以至其知,反躬以踐其實。法學作為一門實踐性學科,要求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通過此次實習,山東大學法學院“灋系”調研團的成員們不僅深入了解了人民檢察院的工作職能和司法實踐,還在實際工作中將法學理論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顯著提升了分析問題、處理復雜案件的能力。同時,他們在與檢察官、當事人及其他法律工作者的溝通協作中,鍛煉了人際交往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積累了寶貴的職業經驗。這段實習經歷不僅為學生們提供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寶貴平臺,也讓他們更加明確了法律職業的責任與使命,堅定了投身法治建設的信念,為成長為高素質法律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