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間,“材韻青綠夢,織就綠未來”大學生返家鄉實踐團隊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回到家鄉投身環境整治行動。此次行動圍繞亂丟垃圾這一問題開展,旨在提升家鄉居民的環保意識,改善家鄉環境面貌。
活動開始,團隊成員郭佳怡深入家鄉的大街小巷、公園廣場、鄉村集市等地進行實地調研采訪。在調查中,她發現在高峰期人流量巨大的地段,亂丟垃圾現象尤為普遍,這種行為不僅在不斷破壞家鄉的美觀,還對土壤和水源造成了潛在污染,成堆的垃圾在空氣中散發著惡臭,讓人無法呼吸,居民的生活安全也因此收到了極大影響。盡管該區域設有大量的垃圾桶,但部分游客未能準確找到,而造成隨意亂丟垃圾的情況等。針對這些問題,團隊迅速制定了解決方案。

調研活動 為挖掘原因,團隊成員精心設計了涵蓋環保意識、行為習慣、設施滿意度等多個維度的調查問卷。成員們不畏嚴寒,在街頭巷尾、社區中心、學校門口等地區廣泛發放問卷,共收集到有效問卷267份。同時,團隊成員還組織了多場面對面訪談,與不同年齡、職業的居民深入交流。調查結果顯示,約63%的受訪者表示環保意識不足,并且不清楚亂丟垃圾的危害;近28%的人認為垃圾投放設施分布不合理、標識不明確,影響了正確投放;其中還有19%的受訪者指出監管處罰力度不夠,導致部分人抱有僥幸心理。
面談活動 為進一步了解垃圾對環境的危害以及如何處理垃圾,垃圾處理的步驟。團隊特意組織前往當地的環保局進行學習參觀。經過專家的指導與解惑,使得團隊的知識儲備進一步提升,為后續的活動開展奠定一定的基礎。
參觀環保局及其學習垃圾處理知識 基于調研結果,團隊制定了全面的行動方案,旨在提升居民環保意識,糾正亂丟垃圾行為。他們走進社區,舉辦了環保知識講座。在八峒村的講座中,黃易果用流利有趣的演講方法,向居民詳細闡述亂丟垃圾對土壤、水源、空氣等生態環境的破壞,以及對人體健康的潛在威脅。講座現場還設置了互動環節,通過環保知識問答、垃圾分類小游戲等方式,激發居民的參與熱情,讓大家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環保知識。
演講活動 除宣傳教育以外,團隊還組織了垃圾清理行動。他們手持垃圾袋、掃帚等工具,分組對街道、河道、公園等公共場所的垃圾進行清理。在清理過程中,成員們也積極向過往居民宣傳環保理念,倡導大家養成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
垃圾清理活動 團隊負責人劉璇感慨道:“通過這次實踐活動。我們深刻認識到家鄉環境問題的緊迫性。雖然整治亂丟垃圾任重道遠,但我們堅信,只要每個人都能從自身做起,家鄉的環境一定會越來越好。”
展望未來,團隊成員表示將繼續關注家鄉環境治理,不斷探索創新環保宣傳和實踐方式,為家鄉的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讓家鄉的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
團隊大合照
作者:曹翔
一審:劉璇
指導老師:黃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