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踐背景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與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寵物作為精神伴侶逐漸成為家庭重要成員,目前中國寵物總量達到近2億只,龐大的寵物數量在帶來寵物行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催生了一系列管理難題,惡犬傷人、虐待遺棄寵物事件頻發,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影響。而目前基層管控力量薄弱、權責界定模糊、執法依據不足等問題,導致疫病防控、流浪動物收容、養寵行為規范等環節存在顯著短板。為此,武漢大學法學院“和諧人寵,文明共生”實踐隊聚焦寵物管理領域的立法空白與執行困境,通過實地調研與專業訪談,為優化治理體系提供實證支持。
二、實踐紀實
(一)集中實踐
1.湖北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2025年1月16日,武漢大學“和諧人寵,文明共生”寒假實踐隊深入湖北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以下簡稱“省疫控中心”),與專家團隊展開深度訪談,梳理湖北省在寵物疫病防控中的制度創新與實踐經驗。
在訪談中獲悉,省疫控中心以人畜共患病(尤其是犬貓疫病)為防控重點,依托公共衛生科研力量推進相關研究。此外也極其重視犬貓基地防疫,通過省疫控中心系統連接基層十幾個市州,共同開展防控工作,例如天門市率先開展強制免疫狂犬病的試點示范,以及荊州市流浪狗收容試點。
與省疫控中心黃主任展開的訪談讓實踐隊員深入了解到國家與地方在動物防疫領域的指導政策與與規制措施,以及湖北省在防控狂犬病等疾病中所面臨的現實問題與相應對策,為團隊的調研實踐積累了豐富的一手資料。
實踐隊與省疫控中心黃主任及工作人員合影。湖北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供圖
2.百步亭社區居民委員會
2025年1月15日,在武漢市江岸區百步亭社區,以武漢大學23級本科生宋佩真、彭靜怡為代表的實踐隊員與百步亭社區現代城居委會工作人員王銳端女士展開深入交流,圍繞社區寵物管理工作的多個關鍵方面展開討論,旨在了解社區的具體治理辦法,并對治理過程中獲得的經驗進行遷移運用。王女士對百步亭社區寵物管理工作經驗的分享,不僅為未來社區人寵和諧發展提供了清晰思路,也為其他社區在寵物管理領域的探索提供了可靠參考,讓實踐隊成員收獲匪淺。
百步亭社區工作人員王女士與武漢大學23級本科生宋佩真、彭靜怡就社區寵物管理問題展開深入交流。宋佩真供圖
(二)返鄉實踐
1.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區政協
2025年1月27日,實踐隊成員孫敏嘉赴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區政協調研,與政協藍主任進行深入訪談。藍主任表示,目前城市流浪動物管理面臨較大的困難,難以進行系統監測;對于非法寵物交易,湖南省加大打擊力度,開展專項突擊檢查,成效顯著。對策建議方面,藍主任建議相關執法部門加大流浪動物管理力度,建立專門收容所,豐富宣傳手段,鼓勵群眾內心認同、積極參與寵物管理。此次調研讓實踐隊了解到目前寵物管理現狀及管理難點,為完善養寵登記、防疫監管、流浪動物處置等政策提供參考。
2.襄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
2025年1月23日,實踐隊成員李夢雅前往襄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與張法官展開了深入交流。張法官指出現行法律存在權責模糊問題,需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特別是在權責界定和救濟機制等方面亟待健全規范。此次活動深化了實踐隊員對寵物管理司法實踐的認識,未來將持續發揮專業優勢,為優化治理體系提供實證支持。
2.中山市坦洲鎮城市建設和管理局
2025年2月10日,實踐隊成員顏瑞力赴中山市坦洲鎮城市建設和管理局調研,圍繞寵物管理制度運行現狀、困境與對策問題與相關負責人陳女士進行了深入交流,發現中山市現行寵物管理條例規定不明導致違規行為難以追責,僅能依靠勸導教育。陳女士建議通過立法厘清部門權責邊界,完善執法依據。
3.湖北施南律師事務所
2025年2月8日,實踐隊成員彭靜怡、代旺秋赴湖北施南律師事務所,與童軍主任開展了訪談交流獲悉,目前的寵物管理立法以及相關條例所保護的核心利益仍是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在進行法律框架構建時需要兼顧少數群體利益,但重點仍是要保護多數群體利益。此外,現行禁養犬認定依賴體高和品種,但混種犬鑒定常引發爭議。童主任建議,將寵物的攻擊性、馴化程度等行為特征納入標準,增強執法可操作性。
三、實踐成果
(一)問卷調研
做好項目社會背景調研和國內外立法情況研究及理論分析等前期準備工作后,結合研究成果,團隊結合社會實際情況制作了以“‘和諧人寵,文明共生’城市寵物管理問題認知現狀”為主題的調查問卷。本次問卷調研目的為了解城鎮居民對城市寵物問題的了解程度以及對現有管理體系的建議,并在做好調查問卷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完善現有立法及寵物管理體系的焦點,以期更好回應民生期待。實踐隊成員通過線上和線下渠道發布問卷,共獲取有效樣本688份。
問卷調查部分分析結果。和諧人寵,文明共生實踐隊供圖
(二)訪談記錄
實踐隊成員深入包括內蒙古自治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甘肅省在內的全國10個省、16個城市開展實證調研訪談,重點訪談基層法院、律師事務所、基層綜合執法部門、動物診療機構、流浪動物救助組織、各地社區等17家單位,形成40份訪談記錄,匯總成為《和諧人寵實踐記錄》。
(三)宣傳物料
實踐隊成員精心設計了宣傳科學養寵理念的海報、三折頁,并開通名為“和諧人寵 文明共生”的微信公眾號,宣傳實踐隊的寒期實踐活動。
宣傳物料。和諧人寵,文明共生實踐隊供圖
四、結語
本次實踐通過多維度調研,深入了解了各省市寵物管理在法規缺失、執法爭議、權責邊界模糊等方面的痛點,探討未來制度完善方案。實踐表明,寵物管理不僅是法律問題,更是社會治理的縮影,一方面需推動法律法規對寵物登記、電子標識、行為規范等制度的完善,通過技術賦能提升管理效能;另一方面應探索制度政策落實落地的方式方法,建立社區共治機制,以普法教育彌合認知差異。團隊將持續關注立法進程,為推動人寵關系和諧化、社會治理精細化貢獻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