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畔的廉潔文化印記
1月14日,譯韻黃河·文旅知行實踐隊成員來到東營市黃河文化館,走進了一場別具意義的廉潔文化主題展,開啟了一段獨特的文化探尋之旅。

走進展覽,“黃河清——傳統廉潔文化專題展”的橫幅質樸又莊重。首先看到的是包公等戲曲人物造型,服裝和道具都很精致。旁邊是對包拯事跡和家訓的介紹,他鐵面無私、清正廉潔,一直是廉潔的典范。這使人想到黃河沿岸人民對清官的敬仰,就像他們對黃河的深厚情感一樣,這種敬仰也是黃河文化的一部分。

在展覽中,還有許多關于古代廉吏的故事展板。他們在不同崗位上堅守廉潔,有的在治理黃河水患時不貪不占,合理調配物資;有的在地方任職時,關心百姓疾苦,不搜刮民脂民膏。這些故事生動地展現了黃河流域的廉潔文化傳統,它與人們的生產生活緊密相連。
廉潔文化藏書墻給實踐隊員留下了深刻印象。這里的書籍種類豐富,從古代的廉政文獻到現代的廉潔研究著作都有。通過翻閱一些書籍,我們發現其中有不少關于黃河治理與廉潔關系的探討。比如古代在治理黃河過程中,廉潔的官員能讓工程順利進行,保障沿岸百姓的安全;反之,則會導致工程腐敗,貽害無窮。

此次參觀廉潔文化主題展,讓我在黃河文旅的大主題下,領略到了廉潔文化的獨特魅力。黃河,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孕育了燦爛的華夏文明,而廉潔文化則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不僅是歷史的傳承,更是我們當代大學生應當肩負起的精神使命。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必將以此次實踐為契機,傳承和弘揚黃河文旅中的廉潔精神,讓廉潔之風吹遍每一個角落。
通訊員:殷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