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寒假投身基層種地實踐 助力家庭與鄉村發展
發布時間:2025-02-09 閱讀:
近日,安徽工業大學的大學生利用寒假時間,回到家鄉積極參與家庭種地勞動,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不僅為家庭減輕了負擔,還為鄉村農業生產注入了新活力。
在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這里以傳統農業種植為主。每到農忙時節,父母整日在田間勞作,十分辛苦。今年寒假,剛回到家的大學生便主動投身到家中的土地上,決心用自己的雙手為父母分擔壓力,同時也希望通過親身體驗,深入了解農業生產,體驗農村生活的美好以及悠閑。
在此次種地實踐中,學生們全程參與了從土地翻耕到播種、施肥、灌溉等一系列農事活動。在土地翻耕階段,面對堅硬的土地,該同學起初有些力不從心,但他沒有放棄,虛心向父母和村里的老農請教技巧,逐漸掌握了使用農具的方法,將土地整得平平整整。播種時,該同學嚴格按照科學的間距和深度要求,小心翼翼地將種子播撒在土地里,確保每一粒種子都能有良好的生長環境。施肥環節,該同學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精確計算肥料用量,既保證作物能獲得充足的養分,又避免了肥料過度使用對土壤造成污染,這種做法得到了該同學的父母的稱贊以及周圍人的認可。
此次種地經歷,對該同學來說,不僅是體力的考驗,更是知識與實踐的深度融合。作為一名機器人工程的學生,該同學在實踐中充分運用所學知識,為傳統農業種植帶來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在灌溉時,該同學提出采用滴灌技術,相較于傳統的漫灌方式,滴灌不僅能節約用水,還能更精準地為作物提供水分,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這一建議得到了家人的認可和采納,實際操作后,效果顯著,更加保護了環境。
該同學的父母對孩子的表現贊不絕口。父親感慨地說:“孩子上了大學后,變得更懂事、更能干了。以前覺得他在學校學的都是書本知識,沒想到這次回來能把地種得這么好,還帶來了新的種植理念,讓我們這些老農民也開了眼界。”
該同學的行動不僅幫助了自己的家庭,也在村里產生了積極影響。村里的年輕人看到[學生姓名]在田間忙碌的身影,紛紛表示受到了鼓舞。村民[村民姓名]說:“這孩子給咱村的年輕人樹立了好榜樣,讓大家看到大學生不僅有文化,還能腳踏實地干農活,以后咱村的年輕人肯定會更愿意參與到農業生產中來。”
對于此次寒假種地實踐,該同學表示收獲頗豐。“通過這次親身經歷,我深刻體會到了父母的艱辛,也明白了農業生產對于國家和社會的重要性。作為一名大學生,我不能只停留在理論知識的學習上,更要將所學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雖然種地很辛苦,但看到自己的努力讓土地變得更有生機,讓家人露出欣慰的笑容,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此次該同學的寒假基層種地實踐,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積極向上、勇于擔當的精神風貌。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像該同學一樣,回到家鄉,投身農業生產,為鄉村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他們的行動不僅助力了家庭,更為鄉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讓傳統農業煥發出新的生機。相信在這些年輕力量的推動下,鄉村的未來將更加美好。
作者:大學生網報 來源:大學生網報
社會實踐推薦
- “智醫健老,社區惠診”代碼組快訊
- 1月25日晚,南通大學杏林學院人工智能倫理與影響研究室實踐團隊召開線上會議,就“AI賦能社區養老醫療自診小程序”項目展開深度研討。
- 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