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垃圾困境,共建綠色中國“圾不可待”調研團隊響應國家號召,共建綠色中國,開展了社區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和梳理公共治理理論體系和垃圾分類治理相關調研,調研團致力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提高居民的文明程度,為國家發展過程中有效擺脫“垃圾困境”,提供有參考價值的垃圾分類、收集與處理經驗和實踐方案。
“圾不可待”調研團隊成員向社區居民進行問卷調查和普宣傳垃圾分類知識普及。本次調研團運用統一設計的問卷向被選取的調查對象了情況或征詢意見用于收集大量參與者的意見、態度、觀點和行為等信息。采用簡潔明了的問題,提高完成率和數據準確性,使用通俗語言,避免引導性問題。步驟如下:
- 明確目標,構建清晰結構
- 預測試與修改,優化問卷
- 注意問題類型選擇,確保數據有效收集
(一)中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及分類現狀
目前,國內大部分城市小區的生活垃圾主要采取傳統人力回收方式。每單元門口設置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兩個垃圾桶,由保潔人員每天定時定點分揀,裝至垃圾車帶回垃圾處理廠,通過填埋、焚燒、高溫堆肥等方式做進一步處理。我國現行的生活垃圾的無害化處理方式仍然以衛生填埋為主。截至 2019 年底,國內直 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等46個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的居民小區覆蓋率已 經接近 70%。其他地級以上城市,垃圾分類工作還在推進中。據國家統計局相關數據顯示,2019 年全年我國生活垃圾清運量 24206.2萬噸,截至 2019 年末,全國設市城市共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 1183 座,日處理能力 86.99 萬噸,無害化處理量 24012.8 萬噸,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 99.2%。結合中商產業研究院的估計,2021 年我國生活垃圾清運量量和處置量分別可達 26707.5 萬噸和 26913.4萬噸。如圖 1此數據來自于國家統計局1996 - 2022我國生活垃圾一直在增加,垃圾分類刻不容緩。
圖 1此數據來自于國家統計局1996 - 2022
調研團在14個城市進行線上調研,分別是昌吉,赤峰,大連,哈密,邯鄲,菏澤,濟南,黔西南,青島,沈陽,石家莊,威海,濰坊,烏魯木齊。得出不同城市對垃圾分類制度滿意度不同,其中威海的滿意程度最低,昌吉整體滿意程度較高。
地理因素對垃圾治理影響較大,同時居民評判標準不同,與當地文化程度有關。基于調研方向與文化程度無關,此次調研不進行升入調查。如圖可知樣本中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滿意度差異較大,各個地區垃圾分類程度參差不一。
圖 2城市社區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的滿意度
調研團對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年齡越大對居住地垃圾分類情況越了解,其中,25-35年齡段的樣本對社區垃圾分類習慣了解程度最低,根據調研團進一步分析這和這個年齡段工作時間較長,壓力較大,對社區垃圾分類活動不感興趣,覺得無聊,同時垃圾分類小區宣傳地點和時間大部分會因為工作耽誤,作息不穩定等原因。
圖 3年齡與垃圾分類習慣
根據調研團調研,如圖 4 年齡與自愿參與垃圾分類志愿活動率可以看出25-35年齡段的年輕居民參與垃圾分類意愿并不高,15-25是本次樣本中參與度最高的群體,他們年齡較小,也是調研團調查的最大樣本,15-25歲正是人生價值觀和道德觀養成的最好時機,這個群體參與度恰恰是最高的,政府應該特別關注,打破垃圾處理服務可免費享有的傳統,以“污染者付費”為原則建立城市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對居民的垃圾投放行為形成一定的約束。
25-35年齡段的樣本是調研樣本第二大樣本,也是建設社會的主力軍,我們應該關注他們心理因素,為其專門制定雙邊政策,避免政府和落實社區單邊努力的尷尬境地,雙贏政策是雙方利好的大好局面,同時也是當下年輕人最能接受的垃圾分類,垃圾分類不能太過繁瑣,缺乏實操性,同時也應該關心年輕居民的想法,基于當下25-35年齡段的年輕居民大部分空余時間在社交平臺目前可以實行積分兌換或小視頻宣傳等方式。25-35年齡段的年輕居民的消費方式更傾向于小程序,外賣平臺兌換卷,可與利用這特性將表現良好的居民選擇性發放外賣配送減免卷或采用積分方式兌換受歡迎的周邊。大大提高25-35年齡段的年輕居民對垃圾分類興趣和參與度。
圖 4 年齡與自愿參與垃圾分類志愿活動率
為了構建以政府為主導、多方共同參與的治理模式。同時包括居民、企業、專家、社會組織及志愿者等不同群體的參與,摒棄傳統的單一政府主體管理模式,強調政府與居民、企業、專家、社會組織、志愿者等多元主體間的“雙向互動”。
此時,過于嚴格的處罰措施,雖然有助于提高分類的準確性,但同時也可能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和不便。所以投放指引清晰度對居民垃圾分類行為以及對社區和政府滿意度都有重大影響。在下圖我們發現越清晰的投放指引會增加居民的滿意度,探索發現,幾乎沒有完全不明白垃圾是如何投放的,這點是政府和社區措施簡明,易懂良好效益,應該保持。
圖 5投放指引清晰度與社區滿意度
政策滿意度直接影響居民的生活質量。如圖,在垃圾分類政策的公民滿意度指數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中,調研團通過對14個城市的有效調查問卷數據分析發現,民眾生活質量與垃圾分類政策的滿意度關系密切。這表明較高的政策滿意度能夠提升居民的生活質量。
隊員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嚴格按照要求進行垃圾分類,制作海報。
調查問卷時,居民群眾反映現在社區垃圾分類機制的問題,在社區內部設立獎懲機制,最后通過問卷數據統計提出改進意見,共治美好社區,實現代際平衡。
通過此次調研,我們團隊更加堅定推進垃圾分類機制,使居民生活更加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