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國家號召,進一步推廣傳統文化,增強青少年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由湖北恩施學院醫學院組織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于今日在恩施市三里中學正式啟動。青醫學子走出校園,走向基層,從實踐中錘煉本領,在服務中增長才干。本次活動的主題是“傳承國醫經典,弘揚傳統文化”,旨在通過一系列互動性強、參與度高的活動,讓青少年近距離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圖為七里中學吳校長進行活動開幕式
品酸梅良品,傳中藥文化 7月9號上午九點整,來自七里中學的三十名初中生齊聚三里中學室外活動場,參加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手工制作課——中藥版酸梅湯的制作。志愿者們首先介紹了酸梅湯的歷史及傳說故事,并帶大家了解了酸梅湯食材的藥用價值和作用,制作酸梅湯材料的配比、制作過程。隨后,大家根據提供的材料,進行合理的配比,將材料逐一進行稱重、包裝、浸泡,過濾,冷藏。中藥酸梅湯是以烏梅為主要原料,輔以甘草、山楂、桂花等多種中藥材精心熬制而成的一種飲品。它不僅口感獨特,還具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的功效。和同學們在這炎炎夏日制作上一份酸梅湯,帶走一份暑氣的同時通過動手實踐的方式,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中醫藥知識。
圖為同學們一起制作酸梅湯
傳京劇文化,揚國粹新風 7月10號上午,我們在七里中學開展了一堂別開生面的課程“京劇臉譜”。此次活動旨在讓學生們近距離接觸和體驗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京劇藝術,特別是其中富有特色的臉譜文化;顒悠陂g,志愿者介紹傳國粹臉譜的歷史,讓學生發動手繪畫臉譜,最后一起分享創意想法和經驗。通過此次活動,可以了解多元文化與人物性格,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與認同感。
圖為同學們制作京劇臉譜
學急救知識,為生命護航 湖北恩施學院醫學部的大學生志愿者們攜手社區的醫護人員們,為七里中學同學們開展了“防溺水與急救知識宣講”主題活動。在宣講過程中,我們還為同學們展示了心肺復蘇的操作流程。為了讓更多人參與到實操環節,我們準備了人體模型,讓大家親自動手練習。許多同學表示,這次宣講讓他們受益匪淺,學會了這項急救技能,關鍵時刻可以挽救他人生命。
圖為志愿者講解急救知識 江廉政 攝
在實操環節,團隊成員指導同學進行心肺復蘇練習。剛開始,許多同學手法生疏、動作不標準,但在我們的耐心指導下,大家逐漸掌握了要領,操作越來越熟練,甚至有同學在學習結束后,已經可以基本掌握心肺復蘇流程。
圖為志愿者帶領學生對假人模特進行操作 江廉政 攝
在十五天的實驗活動中,實踐隊培養學生的勞動能力,傳授中華文化和非遺文化知識,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提升學生的社交能力和維學生心理健康,提高小學生的安全意識,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發展。此次活動不僅加深了青少年對中醫藥文化的理解,也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鍛煉能力的平臺,讓更多的人能夠感受到中醫藥文化的獨特魅力。
指導老師:李陽;團隊成員:劉震毅、周雨星、江廉政、魏駿揚、鄧镕興、顏文俊、鄧子坤、蒙柳仙、刑聰月、苗旗、潘沁、唐博
作者:江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