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工程筑夢行,五育并舉實踐頌
發布時間:2024-08-14 閱讀:
千萬工程筑夢行,五育并舉實踐頌
在這個充滿活力的盛夏時節,我有幸作為浙江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共話浙里耕五育,循跡百村錦繡程”暑期社會實踐團的一員,前往了各具特色的幾個鄉村。其中我主要參與前往了墅豐村、諸葛八卦村和戴村鎮這三個村鎮。這次實踐不僅讓我親眼見證了鄉村的蛻變與活力,更讓我深刻理解了“千萬工程”在推動鄉村振興中的重要意義。
踏入墅豐村,仿佛步入了一幅淡雅的水墨畫卷,古老的建筑與現代生活在這里和諧共存。我見證了智慧醫療系統如何實時監測老人健康數據;走進了華騰未來養豬場,領略到了現代農業的科技魅力;在豐子愷漫畫村領略了豐子愷先生的藝術才華,感受他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社會的關懷。通過訪談村民和實地考察,我了解到墅豐村在“千萬工程”的引領下,積極引入現代科技和管理理念,推動鄉村旅游和特色農業的發展。墅豐村在數字化浪潮中揚帆起航,實現了從傳統到現代的華麗蛻變。數字化技術的深度融入,不僅極大地提升了鄉村治理的效率與精度,為村民創造了更加便捷、豐富的生活體驗,更在傳承悠久文化與創新發展之間探索出一條平衡之道。這一成功實踐,為全國鄉村的數字化轉型樹立了典范,提供了值得借鑒與推廣的寶貴經驗。
諸葛八卦村以其獨特的八卦布局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了無數游客。在“千萬工程”的推動下,該村不僅加強了對古建筑群的修繕和保護,還深入挖掘諸葛文化的內涵,造就了一系列獨屬于諸葛八卦村的特色景點。由諸葛亮親筆撰寫的家訓——《誡子書》令我印象深刻,其中蘊含著豐富的修身、治學、為人處世的智慧,使我感受到古代智者的睿智和深邃思想。這些不僅提升了諸葛八卦村的知名度,也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繁榮。更重要的是,村民們通過參與這些活動,增強了文化自信和歸屬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令我們在傳播“五育”理念的同時,深刻體會到“五育并舉”的教育理念如何在鄉村振興的廣闊舞臺上生根發芽。我看到了一個充滿活力、和諧美好的鄉村社區在“千萬工程”和“五育并舉”的引領下茁壯成長。
戴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是一幅生動的紅色革命畫卷。在佛山村愛國英雄事跡陳列館中,我了解了佛山村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和英雄人物的光輝事跡,感受了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深刻體會到了這片土地上的紅色精神傳承。體育下鄉活動和文藝匯演是實踐團創新的下鄉活動,烈日炎炎下身體十分疲憊,心卻與戴村人民靠的更近了,每位參與我們活動的村民們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心情。戴村人民深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道理,他們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勢,在“千萬工程”的指導下,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大力發展生態農業、鄉村旅游等綠色產業。通過滑翔傘、漂流等獨具特色、豐富多彩的游玩形式,戴村讓村民們過上了富裕而幸福的生活。這讓我深刻體會到,鄉村振興必須走綠色發展之路,只有保護好生態環境,才能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活動,我深刻體會到“千萬工程”、“五育并舉”在推動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它們不僅僅是一項政策或工程,更是一種理念和方法論,引導我們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制定發展策略。在未來的鄉村振興道路上,我們需要繼續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注重保護生態環境和歷史文化;同時,也要積極引入現代科技和管理手段,提升農業產業的附加值和競爭力;更要關注農民的利益和需求,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共同繪制出一幅幅美麗、和諧、繁榮的鄉村振興藍圖。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我將帶著這次實踐的寶貴經驗和感悟,努力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讓更多的鄉村能夠享受到“千萬工程”、“五育并舉”帶來的福祉。
作者:李思語 來源:“共話浙里耕五育,循跡百村錦繡程”暑期社會實踐團
社會實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