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五育,鄉村振興:實踐探索與感悟
發布時間:2024-08-14 閱讀:
融合五育,鄉村振興:實踐探索與感悟
在這個充滿活力與希望的夏日,我有幸參與了對橫坎頭村和上山村五育文化的社會實踐考察。這次考察不僅讓我親身感受到了鄉村的魅力與變革,更讓我對五育文化在鄉村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深刻的認識和思考。
德育,乃樹人之本。在橫坎頭村和上山村,德育的春風吹拂著每一個角落。村中的文化禮堂、宣傳欄里,展示著尊老愛幼、鄰里和睦、誠實守信等傳統美德的故事和標語。村民們以實際行動傳承著這些美德,他們互幫互助,關愛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營造出了溫馨和諧的鄉村氛圍。在這里,我看到了德育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融入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是人與人之間真摯情感的傳遞。
智育,是發展之源。兩個村莊都十分重視教育,不斷加大對教育資源的投入。橫坎頭村和上山村民風淳樸,擁有著博大精深的文化,這些文化成果不僅提高了村民的文化素質,更為鄉村的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智力支持。
體育,為健康之基。在村里的廣場和運動場上,總能看到村民們積極鍛煉的身影。籃球比賽、廣場舞活動等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不僅增強了村民的體質,更增進了村民之間的交流與團結。此外,村莊還注重青少年體育的發展,建設了完善的體育設施,鼓勵孩子們積極參與體育運動,培養他們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
美育,是心靈之花。漫步在上山村村莊的小巷,一幅幅精美的壁畫映入眼簾,展現著鄉村的自然風光和民俗風情。村里還組織了民間藝術團隊,傳承戲劇等傳統文化,在橫坎頭村中以大糕為名的美育文化讓村民們在藝術的熏陶中感受美的力量。美育的融入,讓鄉村不僅有了美麗的外表,更有了豐富的內涵和獨特的魅力。
勞育,乃立身之根。在上山村的葡萄園里,我看到村民們辛勤勞作的場景,他們用雙手創造著美好的生活。村莊還積極發展特色農業產業,通過建立合作社,讓村民們共同參與勞動,分享勞動成果。勞育的實踐,讓我深刻體會到勞動的價值和意義,也讓我明白了只有通過勤勞的雙手,才能實現鄉村的振興和發展。
然而,在考察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和不足之處。比如,在智育方面,雖然教育資源有所改善,但與城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在美育方面,藝術活動的形式和內容還不夠豐富多樣;在勞育方面,部分年輕人對勞動的重視程度不夠,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
針對這些問題,我認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進:加大對鄉村教育的投入,引進優秀的教育人才,提高教育質量;加強與藝術院校和文化機構的合作,豐富美育活動的形式和內容;加強勞動教育的宣傳和引導,培養年輕人正確的勞動觀念。
總之,橫坎頭村和上山村的五育文化實踐給我帶來了深刻的啟示。鄉村振興需要五育并舉,只有讓德育鑄魂、智育啟慧、體育強身、美育潤心、勞育立身,才能實現鄉村的全面發展和繁榮。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當肩負起責任,為鄉村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讓五育之花在鄉村大地上綻放得更加絢爛!
作者:錢舒暢 來源:“共話浙里耕五育,循跡百村錦繡程”暑期社會實踐團
社會實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