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燎原之行——探尋長江流域濕地保護與旅游發展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把濕地保護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為探索新時代下美麗中國建設新路徑,保護長江流域濕地,地球與環境學院“綠色燎原團隊”于7月7日至8日赴安徽合肥巢湖濕地開展了一系列濕地保護和生態旅游協調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在張治國老師的帶領下,開始了一段不同尋常的“三下鄉”之旅。綠色燎原小隊努力引領廣大群眾親身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去,為濕地保護出一份力!
精心策劃,細心安排在前往巢湖之前,團隊通過查閱資料、咨詢專家,對巢湖濕地公園的生態環境、動植物資源以及保護現狀進行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時,團隊策劃了一系列旨在環保科普、生態監測、社區服務等活動,準備將大學生的智慧和力量帶入這片自然的懷抱。
7月2日,團隊在仁苑食堂二樓閱讀空間開了出發前的最后一次會議,為出發實地考察做了進一步詳細的安排。
首先是要提前做好問卷,分為紙質版和線上問卷星兩種方式,設置了對濕地功能的了解程度,對濕地采取的保護措施等問題,更充分地了解群眾對巢湖周邊濕地保護以及濕地生態旅游的現狀。
然后利用PS,醒圖等軟件設計具有我們小隊特色以及帶著宣傳知識的易拉寶,放在我們做問卷調查的集中地,吸引路人眼光,調動群眾興趣,積極的參與到我們的實地考察中來。
再購買了前往合肥的車票,以及防蚊蟲、防中暑的藥物,以備不時之需。
巢湖實踐,深入基層團隊分為了兩個小隊,分兩路行動,高效完成任務。
7月6日,一小隊前往了巢湖柘皋湖省級濕地公園,二小隊去了安徽肥西三河國家濕地公園和安徽合肥湖濱國家濕地公園。切實走訪群眾,宣傳濕地保護,發放問卷并引導群眾填寫。
在巢湖柘皋湖省級濕地公園,一小隊先與管理委員會的負責人大致了解濕地目前的保護情況,并就調查的重點內容進行詢問。隨后團隊在濕地公園內進行了問卷調查。
在問卷調查的同時,我們也向群眾科普濕地知識以及安徽省濕地保護現狀與體系,宣傳濕地保護的意義。
在安徽肥西三河國家濕地公園,二小隊的計劃安排同一小隊相同,團隊通過實地調研觀察當地水質情況、土壤植被情況以及鳥類數量,了解三河濕地公園的濕地保護情況。無論大人小孩,都有積極地參與到實踐調查中,熱情高漲。
之后,團隊成員被邀請到三河濕地公園宜教館進行參觀,在專業人員的講解中團隊了解到,三河濕地公園自2020年入選國家級濕地名單,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先后對濕地進行修復提升,建成科普宜教館、濕地學校、訪客中心和七個科普觀景平臺等科普設施,修復了太平圩生態區和五合小微濕地科普示范點,其中三河濕地公園宣教館免費對外開放,通過VR投影技術、真實鳥類全標本展覽,大數據場景分析等措施宜傳濕地專業知識。相關專業人員也表示,三河濕地公園將聯合三河古鎮進行兩個國家級合作,為濕地公園旅游發展提供新思路,新途徑。
隨后又來到了安徽合肥湖濱國家濕地公園。這里既有浩瀚的水域,又有豐富多樣的生物種類,是發展濕地生態旅游的好地方。濕地保護與濕地生態旅游兩者相結合,協調發展成為了重中之重。濕地生態旅游需要科學合理的規劃與管理,強調可持續旅游原則:濕地生態旅游開發必須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協調好旅游開發建設與濕地生態保護的關系。加強濕地生態保護與修復,堅持保護優先。優化濕地生態旅游產品與服務豐富旅游產品:濕地旅游與休閑度假、文化民俗、戶外活動等相結合,產品形態日漸豐富……巢湖濕地的保護性利用可以發展生態旅游,為當地提供經濟收益,同時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通過科學規劃和管理,可以實現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促進地區經濟的綠色發展。
第二天7月8號,兩個小隊合并,一起前往這次實踐走訪中最重要的地方——巢湖半島國家濕地公園。
團隊來到了號稱“城市之腎”的安徽巢湖半島國家濕地公園。走在濕地公園內部,專業人員講述著濕地公園建設的初衷以及近些年來國家對濕地保護下發的相關政策以及保護力度。無論是在蓄洪防水,涵養水源,還是在調節氣候、維護生物多樣性方面,濕地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談到對濕地的宣傳和保護措施時,相關負責人表示:半島濕地公園在濕地保護的前提下,通過對濕地環境下生活的鳥類宜傳以促進濕地相關知識的傳播。但作為鳥類遷徒的著陸點,在也就要求濕地保護的任務史加苛刻。專業人員講解到該濕地的歷史沿革以及濕地中生物多樣性的變化,通過講解鳥類的遷徙情況,同時通過全息投影與攝影、標本展覽,團隊成員見識到各種各樣的鳥類,推動了長江流域鳥類保護的進行。
在講解員的講解下,我們更充分的認識到了:保護濕地不僅是維護自然生態平衡的必要措施,也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通過有效的濕地保護和管理,我們可以保障水資源安全,維護生物多樣性,促進經濟與社會的和諧發展,并為未來世代留下一個更加健康和宜居的地球。
巢湖濕地保護對于維護生物多樣性、確保地區水安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以及提高公眾環保意識等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巢湖濕地是眾多水鳥的棲息地,也是多種水生生物的家園,其生態系統的健康直接關系到生物多樣性的維持。通過有效的濕地保護,可以保障這些物種的生存環境,防止由于棲息地破壞而導致的物種滅絕,確保生態平衡。
巢湖濕地的保護還能作為環保教育的實踐基地,提高公眾尤其是青少年的環境保護意識。通過開展觀鳥、科普講解等活動,讓更多人了解濕地生態的重要性,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濕地保護的良好氛圍。
總之,巢湖濕地保護不僅是對自然生態系統的珍重,更是對人類社會未來發展的投資,其深遠影響惠及當代及后代。
總結經驗,展望未來,成長在綠水青山間此次實踐活動圓滿完成離不開管理委員會中負責人的細致講解,同時也離不開張老師對我們實踐活動的支持與鼓勵。我們每一位團隊成員都收獲頗豐。我們不僅親身體驗了濕地生態保護的重要性,也學會了如何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我們也反思了自身在活動中存在的不足,比如如何更有效地與當地居民溝通,如何提高科普活動的吸引力等,這些都是我們今后需要進一步學習和改進的地方。
隨著“三下鄉”活動的結束,我們帶著對自然的敬畏、對生態的思考以及對未來的期待離開了巢湖濕地公園。這次實踐活動不僅讓我們為濕地保護貢獻了一份力量,更重要的是,它讓我們理解到,每個人的行動都對環境保護至關重要。未來,我們將繼續踐行綠色生活,用實際行動守護我們共同的地球家園。
通過本次巢湖濕地公園的“三下鄉”活動,我們深刻地認識到,作為青年學子,我們不僅要在校園內學習知識,更要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踐,服務于社會,為建設生態文明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讓我們攜手前行,在保護自然的道路上,共同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希望巢湖濕地的可以保護的越來越好,繼續發揮凈化水質、調洪蓄水、固碳釋氧、提供水資源、調節氣候的生態功能,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建設美麗中國!綠色燎原團隊順利完成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