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響應省委“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部署的號召,引領和幫助廣大青年學子投身“百千萬工程”建設熱潮,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
在每位成員的通力合作之下,廣州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智匯溝南”實踐團圓滿完成了社會實踐任務。實踐團隊開展為期4天的實踐,共走訪1個鄉村旅游社區、4個紅色旅游景點,開展“重走總書記路線,助力紅旅高發展”調研、“綠美汕頭,青春賦能”文旅宣傳和“智匯溝南,挺膺擔當”社會實踐等系列活動。本次社會實踐活動選址覆蓋面廣,活動力度大,村民參與度高,累計受益群眾超10000人次。除此之外,團隊還利用新媒體平臺,產出推文累計15篇,宣傳視頻共5個,利用小紅書、抖音等平臺對調研地進行宣傳,視頻瀏覽量超20000+,通過短視頻的方式為潮汕鄉村文旅振興注入了新鮮血液和強大動力,同時還通過創意策劃與內容制作,展現了潮汕鄉村的獨特魅力,助力當地文化產業蓬勃發展。,旨在通過深入汕頭,重走總書記考察路線,傳承紅色文化,通過利用新媒體與大數據技術,為汕頭文旅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在實踐中,實踐團成員共同進步,攜手前行;收獲了知識,得到了鍛煉。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回顧廣州理工學院“智匯溝南”實踐團此次社會實踐的內容吧。
一、實踐調研
01紅色文化
1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
汕頭開埠史,文化展輝煌。
陳列映往昔,館中尋故鄉。
圖為實踐團成員為團隊講解汕頭開埠以來的歷史文化。馮軍賢 供圖
2僑批文化博物館
僑批寄遠思,文化韻長存。
博物藏故事,館中見情深。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博物館外為游客講解和引導僑批文物館的歷史由來。馮軍賢 供圖
3汕頭市小公園
汕頭小公園,歷史韻味長。
亭臺映綠樹,歲月靜流芳。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小公園錄制文旅宣傳講解視頻。馮軍賢 供圖
4南昌起義——潮汕七日
潮汕七日紅,南昌起義雄。
革命烽火燃,英勇斗志鴻。

圖為實踐團成員一起參觀感悟南昌起義的精神。馮軍賢 供圖
在汕頭紅色旅游景點的走訪參觀過程中,我們通過收集不同年齡段、不同背景人群對于汕頭文旅的直觀感受、偏好與建議,共計發放問卷500份,其中有效問卷472份,問卷有效率94%,通過實際行動為汕頭的文旅事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此次參觀與調研,我們被這座城市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深深吸引。它不僅僅是一座現代化的城市,更是一座擁有豐富歷史文化遺產和紅色革命傳統的城市。這里不僅見證了無數革命先烈的英勇斗爭,更承載著豐富的海絲文化和僑鄉情懷。從古老的建筑到現代的街區,從傳統的工藝到新興的文化產業,無一不彰顯著汕頭人民對文化的熱愛與傳承。在這里,我們看到了文化的多樣性和包容性,也感受到了文化創新的力量和活力。我們將帶著這份感悟和收獲,繼續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精神,銘記歷史、珍惜當下、展望未來。
02鄉村旅游
1溝南許地——自然風光
碧水繞村流,青山相對望。
古韻綠悠長,如畫心中藏。

圖為溝南社區的自然風光美景。馮軍賢 供圖
2溝南許地——人文底蘊
肅肅尚書里,悠悠賞古祠。
旗桿石廿四,嵌壁銘“光宗”。

圖為溝南社區工作人員帶領實踐團參觀溝南許氏宗祠。馮軍賢 供圖
通過走進汕頭市金平區月浦街道溝南社區,實踐團不僅親身體驗到溝南許地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蘊,還在實踐中學習如何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情況相結合,通過利用新媒體平臺廣泛傳播溝南的魅力,創作了一系列富有創意和感染力的圖文、視頻內容,如短視頻挑戰賽、文化故事系列片等,以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形式,生動講述溝南的歷史故事、民俗風情和綠色發展成果。
二、實踐感悟總結: “智匯溝南”實踐團汕頭之行,深刻感悟紅色文化,見證鄉村旅游活力。實踐團成員們充分發揮自身所學的計算機專業優勢,大數據分析結合新媒體,通過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以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廣泛傳播紅色故事與鄉村旅游的獨特魅力,贏得了他們的熱烈反響與廣泛好評。此次“三下鄉”實踐活動,不僅讓實踐團成員們的理論知識更加充盈,更在團隊協作與創新能力上實現了質的飛躍。實踐團成員們深刻意識到,傳承紅色精神與助力鄉村振興乃新時代賦予的崇高使命,愿以青春之名,傳承紅色基因,利用現代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為高質量發展注入青年力量。展望未來,實踐隊全體成員們將繼續在實踐中成長,在奉獻中前行,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光彩,為時代貢獻青春智慧與力量。
信息來源:廣州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通訊員:馮軍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