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引導青年大學生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助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7月8日至14日,江西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一‘馬’當先”理論宣講隊赴九江市武寧縣官蓮鄉東山村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聚焦“鑄魂、筑夢、助學、注能”主線,以理論宣講、調研尋訪、關愛兒童、體驗教學等形式,奏響新時代文明實踐“四部曲”。
鑄魂:專題學習+理論宣講,奏響思想引領主題曲 為進一步強化政治引領、思想教育和文化浸潤,7月12日,團隊聯合東山村和四所高校同上一堂“大思政課”,全國人大代表張海榮、黨的二十大代表趙小梅、“中國好人”鄧小金作專題報告,并與在座師生開展座談交流。在村史館,東山村黨支部副書記魏明偉帶領全體隊員重溫入黨誓詞,夯實信仰初心。團隊尋訪老黨員王月軍,聆聽他長期奮斗在基層一線的心路歷程,感悟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博士宣講團成員黃以勝,實踐隊員溫文輝、祝小妹、張宇晴分別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鄉村振興、產業振興面向青年師生、村民和少年兒童開展宣講,共話中國式現代化之路。
筑夢:實地調研+交流座談,奏響賦能鄉村變奏曲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為探尋東山村從“省級貧困村”蝶變成為“全國文明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背后的“東山故事”和“東山經驗”,團隊認真參觀東山村村史館,同當地鄉村干部深入交流,深刻了解東山村“黨建+生態+電商”的經濟新模式,利用文化賦能來充分推動“產業+文旅”迭代升級的發展新路徑。此外,團隊以問卷調查、深度訪談等形式,全方位開展實地調研,并撰寫調研報告,探究“東山經驗”對于以鄉村振興助推中國式現代化的示范引領作用。
助學:啟智潤心+安全守護,奏響關愛兒童交響曲 為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團隊圍繞“學業輔導、安全教導、成長向導、心理疏導”開展系列活動,點亮東山村兒童的多彩假期。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團隊實施入戶“一對一”課業輔導,并為小朋友發放精心準備的文具、益智玩具等學習用品,提升小朋友的學習動力和學習熱情。團隊還在村里開設防溺水微課堂,講述溺水防范知識及自救互救技能,同時不定期巡查水域周邊,筑牢防溺水安全網。清晨,隊員劉朝和小朋友開展花式跳繩、多人大合跳、“老鷹捉小雞”等素質拓展游戲,寓教于樂不斷提升小朋友的團隊意識和互助意識。在村里的童心港灣,隊員羅紫薇、王邦根耐心教小朋友體驗剪紙藝術、練習軟筆書法、繪制美麗畫作,給小朋友普及心理健康知識,促進兒童心理健康,共同守護美好未來。
注能:直播助農+農活體驗,奏響強農興農進行曲 “基層自有新天地,農村必有大作為”,這是東山村黨支部書記譚翊泉始終堅守的信念。知農愛農,才能強農興農。在有機蔬菜基地,全體隊員戴上手套、俯下身來,耐心地除去辣椒、瓜果等農作物地里的雜草。“注意不要拔到其它農作物的苗子哈!”38度的高溫下隊員劉芳依舊耐心叮囑大家。在數字經濟產業園,隊員們紛紛化身“帶貨主播”,以才藝表演、花樣試吃等形式加強營銷效果,“一群大學生好可愛喲!”“看著真好吃呀!”直播間里的觀眾總數、點贊人數、成交金額等數據不斷飆升,隊員們以實際行動拓寬農民銷售渠道、助力農業強國建設。
牢記囑托強國有我,行走贛鄱感恩奮進。一直以來,江西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將文明實踐作為重要抓手,組織師生積極投身理論宣講、支教助學、抗洪搶險等領域。下一步,學院將持續拓寬志愿服務領域,打造志愿服務品牌,統籌推進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讓師生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青春力量!
供稿:王邦根、黃以勝 審核:劉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