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理工大學“育英計劃”實踐團:洼子村委引新路,多樣作物創富鄉
作者:李春蕾 李士超 李思齊
近年來,山東省泰安市新泰市汶南鎮洼子村積極探索農業發展新路徑,在村委的有力帶動下,通過種植多樣化的食材供應與經濟作物,正逐步擺脫單一農作物種植模式,轉向多樣化食材和經濟作物的種植,不僅豐富當地居民的餐桌,也帶動地方經濟的蓬勃發展。7月22日,山東理工大學“育英計劃”實踐團來到洼子村了解該村多樣化食材和經濟作物情況。

圖為洼子村經濟作物
洼子村擁有豐富的沙土地資源,村委班子充分發揮這一優勢,因地制宜地推動種植產業發展,整合村內土地資源,創辦農業生產合作社,集中力量發展特色種植。洼子村村委深知,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作物結構的優化。經過深入調研,結合本村的土壤條件和市場需求,決定引入黃煙和丹參等經濟作物,同時鼓勵村民種植多樣化的食材作物,如蔬菜、水果和雜糧等。這一舉措不僅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更是有效分散市場風險,增加農民的收入來源。

圖為洼子村煙草種植地
黃煙作為一項重要的經濟作物,在洼子村的種植面積逐年擴大。不僅為村民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其葉片還可以用于制作高質量的煙草產品,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求。丹參則是一種具有高藥用價值的植物,市場需求穩定,且易于栽培管理,成為村民們增收的新途徑。為確保作物的品質和產量,村委定期邀請農業專家進行技術指導,開展種植培訓,傳授科學種植和病蟲害防治知識。此外,村委還積極與農產品加工企業合作,搭建銷售平臺,打通從田間到市場的“最后一公里”,確保農產品能夠順利進入市場,實現價值最大化。

圖為洼子村花生種植地
在村委的帶領下,洼子村的農業轉型取得顯著成效。不僅村里的經濟狀況得到明顯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也在質的飛躍。更重要的是,這種多元化種植模式增強農業的抗風險能力,為洼子村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