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日,沈陽城市學院智能與工程學院召開實驗室建設研討會,深化推進各個實驗室的建設工作。
會議由副校長谷碩主持,醫工中心主任、智能與工程學院院長孟娜,智能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吳麗娟,智能與工程學院BIM工程中心主任康靜,智能與工程學院教務辦副主任聶堯以及各實驗室建設負責人參會。
會上,與會領導及教師對虛擬現實技術實驗室、類人足球機器人、建筑解剖實驗室及BIM中心、環境資源研究所、智慧交通實驗中心的提升建設分別進行專項討論,從實驗室的原有基礎到當下主流發展進行再梳理,逐項推敲實驗室與教學的結合點,落實軟件與硬件建設細節。
谷碩副校長指出,實驗室的建設需要長期過程,通過前期多次去其他高校調研發現,我們不僅要借鑒建設經驗,更要結合學校的自身優勢和教學特點落實實驗室建設。例如:虛擬現實技術實驗室不應拘泥于實驗室器材本身,而是要找到后期能激發教、學、研三位一體的新開拓點,全面提高師生的專業素養和專業技能。此外,實驗室整體的建設脈絡應清晰明確,無論用作研究還是展示學術,均需緊緊結合課程模塊,從教學、實驗、產出到科普的流程應步步遞進,層層深入。
孟院長指出,學科交匯點是當前科技發展的主方向,實驗室建設應該“高站位,闊眼界”,智慧交通實驗室的建設要深度區別于前期調研的沈陽工學院的模式,要突出我校計算機類專業的優勢,側重于交通智能化和交通軟件集成控制的發展,完成從機械控制向數字孿生角度的轉變。更要吸收虛實交互與數字孿生技術創新重點實驗室的優秀經驗,建設出高階、前沿的實驗室,促進學院未來的發展。
會議強調,實驗室的高效使用及外延拓展是工科專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對學校的未來發展起到極高的推動作用,也將為學校各專業融合和前沿科研作出示范,全力帶動我校其他學院的實驗室建設。同時,會議對各實驗室的匯報內容進行了微幅糾偏,并更加明確了建設的側重點,會后各個實驗室建設負責人根據會議精神及意見修改完善方案,將實驗室建設進度推進到下一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