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雜談
發布時間:2025-02-07 閱讀:
兩年多來,除了寒冬臘月和颶風暴雨天氣外,周末我都是騎自行車回西安,次日趕天黑前再騎回車城。在騎行過程中,我經常變換不同的路線;走三環附道;沿渭河南北岸騎行;跑灞河沿岸;只要留意就會發現沿途新的變化,新的視覺,從中體驗著快樂的感受。
灞河西岸是個美麗的地方,沿渭河旁小路向東,很遠就可以透過人工防護林隱隱約約的看到灞河,站在灞河大堤上,向東北方向望去,灞河與渭河匯集的三角地帶是一大片濕地,河床由寬逐漸的收窄,河堤旁綠樹成蔭。河床上緣蘆葦叢生,河面上野鴨成群,這里是水鳥的天堂。間隔兩個多月,再走灞河沿岸時發現灞河又多了一道攔河大壩,水面又比以前寬了許多。灞河大堤外側突然種植了成片的綠樹,原先的蓮藕池和一串串挖沙形成的不規則魚塘連了起來變成了小湖,湖邊點綴著奇石,小湖旁邊蜿蜒的小路上鋪滿了石子,路旁栽滿了鮮花怒放的刺莓。內心感到無比的興奮和快樂。
渭河兩岸大堤上都新修了寬闊的雙行車道,沿渭河南岸向西騎行,過了西銅高速路大橋,頓時感到視野開闊,寬闊的河床上,退水后留下充滿水的沙坑星羅棋布,再往西行,河床上民工們正在加固大堤,大堤內地勢較高處已經開始搞綠化,高低不平的河床上種滿了三葉草,不規則的沙坑也種植了各種荷花,其間還修有彎彎曲曲的小道一直延伸到河床邊。渭河大堤外側開新挖的人工湖旁也栽上了樹木、花草。沿渭河北岸向西,穿過梁村上到原上,可以看到遠處朦朧的高樓大廈,原下川流不息的渭河頓時感到心曠神怡,內心感覺特別的舒服。這里是漢代的皇帝陵園,丘陵中分布著數十位漢代皇帝陵墓,其間還夾雜著一些歷史名人的陵墓。看得出來這里早就不種莊稼了,放眼望去一片綠色草坪修整的整整齊齊,草坪中間規則的分布著人工灌溉管道,陵墓附近和道路旁種植的松柏等樹木已經可以為整條道路遮陽。這里比較偏僻,行人很少,空氣干凈,是我最愛騎行的路線之一。
在這2年多的騎行過程中還遇到了很多事情,使人難以忘懷。前年夏天在西安家里,晚上12點多了,突然想趁著天黑路涼快,路上車少,回高陵吧,家人再三的反對還是沒有攔住我,騎車下了三環附道,由于沒有路燈,天又黑,結果騎錯了道,只好按照馬家灣大致的方向向前騎,在路過一個村口時,突然從村子竄出來好幾條大狗圍著車子狂吼,我一面大聲得呵斥著,一面用力蹬得飛快。幾次感覺狗嘴都碰了到后腳跟,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有后怕,足足騎了有二百來米,那些狗才放棄了追趕,這時感覺到渾身酥軟,沒有一點力氣了。還是在前年夏天,騎車走到灞河與渭河交匯處,沙坑旁的一人多高的蘆葦叢中傳來各種鳥的叫聲,還不時有野鴨從蘆葦叢中突然飛出來。我被眼前的景色陶醉了,立刻決定推車走進去看看,當我從里面準備出來時候卻怎么走也出不來,蘆葦蕩里面曲里拐彎就象八卦陣,足足耽誤了40多分鐘才連滾帶爬地走了出來。
經常有人問我是怎么騎行的、有什么收獲、累不累?我說我騎行不圖速度,每次騎車是走一路,看一路,感覺到的是愉快,自然就不覺得累。收獲是原先血脂高,經過鍛煉血脂正常了。兩年來我感受到了騎行鍛煉的好處,吃飯多了,覺睡好了。還有很多人都問騎車距離問題,我說量力而行,只要你騎車身心都感到愉快,這就是最適合你的距離。
作者:大學生網報 來源:大學生網報
校園文學推薦
- 山野拓展心得
- 為了進一步提升外勤部人員的綜合能力,打造一支高績效的團隊,公司安排外勤部人員于5月7、8日在西安市戶縣西寺溝進行了為期兩天的山野
- 02-08
- 騎行雜談
- 兩年多來,除了寒冬臘月和颶風暴雨天氣外,周末我都是騎自行車回西安,次日趕天黑前再騎回車城。
- 02-07
- 配角
- 現在社會,人人都有一顆想當主角的心,可是,其實做個最佳配角也是件不錯的事,沒有奪目的地位,但默默的,綿綿悠長地發揮著自己的價值
- 02-07
- 家的特殊客人
- 我們現在住著的這套房子,兩層,上下單門獨開各四間。原是企業改制時依法賣的辦公樓,離縣城不遠,是郊外,三面環著水農田,正面對著一
- 02-07
- 到不了的都叫明天
- 一場秋雨一場涼,幾場秋雨添衣裳。這個秋天在籟籟的雨中略顯驚慌的向我們走過來,連一個小小的過渡都不曾有過。
- 02-07
- 口鎮的香腸
- 越來越發現,社會在不停向前進步的同時,也在“后退”。比如以前的玉米、地瓜,在農村人眼里,最多也就吃個剛下季的新鮮勁。
- 02-07
- 如風的往事,祝福你
- 這一年多來我迷戀上了網絡聊天,在網絡世界沒有身份貴賤,不分年齡不分男女老少都一樣隨心所欲的聊天。記得那時候還不知道群。
- 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