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時分的文章
發布時間:2024-11-24 閱讀:
篇一:傍晚的日落時分
總感覺一個季節在一個地方并不會停留太久。譬如,我已經記不得春季在這里劃出過什么痕跡。從四樓這個位置望下去,我忽然對我所生活的環境產生了一種陌生。樹葉繁茂,花園里的月季有腥紅色彩,我不喜歡這色彩。周遭的變化是何時出現的?我沒有印象。我想,之所以不能夠捕獲自然的玄機,或許自然有著人類所不能知道而至臻至美的用意,人類偏頗的計算,永遠且必定要帶著錯誤的。
我習慣了四樓的風景,特別是在傍晚時分。現在,傍晚的日光柔和了,日光漫過高樓的縫隙來到我的身邊。日光像一群孩子,或者其他有生命的物種,在我背后晃動,空氣恬靜,如凝結的水晶一樣的澄清,令人沉思,令人徘徊,一種獨醒的感覺,讓我很樂意注視這眼下所有的一切。廣場上,一個人的各種姿態,另一個人的匆匆行走,兩個人的快樂,一群鳥飛起來在夕陽里落下的影子。他們是多么歡樂。盡管我從不懂做人,可是我總是帶著善意看待每一個人。我被無邊無際的憂愁包裹著,盡管在真正意義上我并不能猜出來每個人的心中藏著什么,但我仍羨慕著每一個人的歡樂。
日落的氛圍更與回憶有關,我享受著心思從過往到現在馳騁的自由。
灰的色彩越來越濃,漸漸不能辨識遠方的人。淡薄如霧的意境自始至終不曾被人打破。我靜靜地佇立,有著無限的留戀,還有感激,感激上蒼給予的一片朦朧,可供我短暫的逃遁。
篇二:日落時分,我經過
一定有什么,發生在日落,和著落日的婆娑,在余暉瀲滟中演繹著“月伴星如昨”的蕭瑟和灑脫……
曾經的幾許柔情,幾多呢喃,在歲月的寒風冷雨中,已然消逝不見。想起,曾經在我手掌心化作冰水的雪花,晶瑩剔透的善良,終究還是抵擋不住時間的顛簸。其實,又有什么,是抵得過時間的顛簸呢?總有人會先走,不必說留不留;也總有人,會暫時停擱,或許只是貪戀這里短暫的風景,當風景不再依舊時,便杳無音訊。而能夠真正陪伴著的人,卻為何總是在那些風雨之后?散盡的溫柔,孤單地氤氳在白晝,還有什么,可以陪伴著我,稍作停留,在這里,去那里,來來去去,反反復復,不曾停休?
被風吹亂的扉頁,輕輕地撩起了我的哽咽。在這個涼意深透的日落時分,我獨執一筆惆悵,落成凌亂不堪的繁華與悲傷。有時候想想,是不是,真的忘卻了太多?沒有了昔日的問候,亦斷送了樓上月下的許許多多個春秋,最終,卻什么都不曾為我逗留。在這個季節里,誰跟誰牽手,又是誰為誰拋下延綿的紅豆?尋不到出口,也踱不過滿徑的離愁。
抑或,只是我,太過于執著?白色的籬笆,承載不住歡笑的有時候,也牽扯不上那些飽滿的溫柔。是什么,發生在這個蕭瑟的黃昏中,如此得肆無忌憚?是承諾,還是謊言?還是那些繁華喧囂的傳說,那些牽引著零落思緒的傳說?無奈……
這些年來,我一個人生活,寂寞地生活、凌亂地四處漂泊。我看見有人匆匆地離開,也有人急不可耐地到來。可是他們究竟停留了多久呢?一秒?一分?一天?還是一個禮拜、一個月?我說不上來,因為他們都是我的意外。看到別人落淚,自己也會覺得傷悲;雙手托腮、雙眸遙望,在那些不為人知的角落里,又有誰把誰真的當真,最終又是誰,肯為誰而心疼?
緊握的水杯,熱度不斷充溢著這個冰冷的世界。我的雙手,已經布滿了紅色;是我自己的難過,讓它們不知所措,還是我的執著,使它們無法擺脫我的落寞?原來,時間也懂得沉默;可你們,卻從來都不曉得。從什么時候開始,我也會因為時間而錯過,錯過那些存在你、我、他(她)的風景,還有未知的幸福與灑脫。
我真的不想放下太多,卻不曾想,連流星都錯過。我知道,也許,這只是因為我轉身離開的弧度太過于完美,才讓所有的回憶在不經意之間變得落寞而零碎;它們沒有了我的依托,縱然橫行,卻難以泛濫成災。沒有我,或許,這個世界,都是安全的;沒有我,或許,你們的世界,都會是很美好很溫柔的。
可是,為什么,看清楚了這一點,我卻感覺到了無盡的慌張?寒意侵入骨髓中,讓我很是無可奈何。空白的雙眸,看不到光亮。我多希望,這不過只是一句很好玩的笑話,我們的世界,從來都不在“如果當初我不遇見你們”之類的華麗而又做作的辭藻中。只是,我忘記了,你們從來都不在我的預料之內,就算我可以掌控得住一切,那目送你們離去的心情呢?是否就可以承載住我們曾經擁有的一切,然后,義無反顧地奔赴最遙遠的國度?
誰在誰的預料呢?
誰又肯為誰真的留戀、停歇呢?
也許,這始終不過一場虛空大道而已,我又何必去庸人自擾?你們有你們的主角,再美再溫柔也只是你們的,與我,無關的。不是嗎?我還是會一如既往地很瀟灑,因為在沒有遇見你們的日子里,至少,我已經瀟灑了十幾二十年……
也至少,在那些落日的余暉中,我曾經,經過……
篇三:日落時分
在美國休假的日子,得閑坐在浩瀚如海的密歇根湖(Lake Michigan)畔的長椅上,望著紅紅的夕陽正在緩緩落下,欣賞著夕陽的悠閑腳步。
恍然明白,有太多的日子沒有這樣悠閑地見過日落了。
此刻,走進夕陽,心中懷著對歲月的感嘆,身體浸在落日的柔光里,沉思溶解在波光粼粼的湖光中,拂面的風似乎也在逡巡人生的每一座驛站。
如果每天日落時分,能靜靜地佇立片刻,雖尚有解不開的心結,展不平的離愁,拭不去的苦悶,但卻可以得到暫時舒緩。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千古名句不知牽動過多少人的愁思,引發了多少人的感傷。今日看著日落,雖無愁緒,卻令人浮想聯翩……
為了生活,我們都在奔波,上班匆匆,下班匆匆,上學匆匆,放學匆匆,不是擠“公交”就是駕著自己愛車堵在車流中,誰還會有心情去享受夕陽,品味靜謐?
又豈止如此,舊歲常見到的那些街上的晨跑者,那些蹦蹦跳跳上學的孩子,那些笑逐顏開、邊走邊聊的早班人,那些黃昏時的散步族……那些用腳步去生活的人,怎么都不見了?
在今日觀日落腳步時,方知丟失了自己的腳步。
我們的腳步丟失在哪里?
我們的腳步就丟失在久居的城市里。
現今的中國城市已經不再屬于散步族了,哪里會有依靠饒有興致的散步,就能到達觀落日之地?在街道的“大”面前,腳力是那么渺小,所有的腿都會恐懼、自卑、一抽一搐。
據說,法國學者皮埃爾·卡藍默訪問了幾座中國城市后,感嘆:“它們太大了,每一次進入,我都忍不住發一抖。”
是我們居住的城市,把我們都變成了它的陌生客,幾月離開后返回,即有一種陷入“異地”的恍惚感和迷失感。
看看我們久居的城市,就知道了,它們無一不是在急劇擴張,甚至相繼套一上了大“呼拉圈”了,北京已套一上六個“呼拉圈”,且環距越來越大。面對這種變化,沒人敢說熟悉每一條道路了。一向以熟悉路徑自居的北京出租車司機都像片警那樣,專挑熟悉的“片”跑。城市迷宮復雜而詭秘,無端制造的浪費與周折,讓一切“準時”的承諾都變得可疑、艱巨。
由于城市太大,任何人都只能消費極小的一部分,無法從整體上再參與它、擁有它。城市若為一大棋盤,則城中的每個人都成為小小棋子了。但這是一盤誰也下不完的棋,人只能在上面流浪,胡亂移動。
在我們熟悉的城市生活中,定會有這樣經歷:一個外地來的朋友在對面的街上正拼命揮手,可附近既無天橋亦無路口,誰又能告訴你如何跨越幾十米“天塹”?也許只得招了輛TAXI,從一個橋底下繞回來,跋涉了幾公里,才和朋友握上手,真可謂“咫尺天涯”。
那些居住在北上廣等大城市的白領上班族,人均每日乘車約3小時,曾有人感嘆:“天天路上3小時,練書法我早成了大師,下圍棋我早晉級八段了……”而且,這是純物理、純機械的“趕路”,在“趕路”中絕無愉悅的精神活動和審美可能,堵、擠、搶、刮擦、焦灼、噪音、污染……這就是全過程。
時下,諸如北京長安街、深圳深南路之類街道,你就無法與其交流,它根本不打算和你平等。那些威風凜凜的玻璃幕墻建筑體,陰郁僵冷,拒絕握手,拒絕攀談,只接受瞻仰、服從。
名聞中外的北京的琉璃廠、大柵欄,這些有著悠久歷史的街區,本為最活躍的市井,但整飭葺新后,野性和生趣沒了,故事與傳奇沒了,民間性和平易感沒了,店主與顧客的多樣性也沒了……總之,有意思的人和事都沒了,甚至比不上一些地攤,后者更有張力和彈性,更有潛伏的江湖能量。
各都市胡同街區的枯萎、市井活性的夭折、“步行街”的出世,皆意味著漫步文化漸行漸遠,腳步的丟失。
當走路成為一件乏味的體力活,興致即衰了。人行道的物理性能再好,也只能是運動一下筋骨,寂寞而出,索然而歸。
當今,現代人的日常身份,不再是“行人”,而是“乘客”。我們就這樣丟失了腳步。
孰不知,丟失腳步就是丟失了自己。
此時,想到了我們的祖先,他們早于我們悟出這一道理:城市,不僅是一個地方,更是一種心理狀態,一種生活方式的象征。為此,他們留給我們:北方的林蔭道、風雨亭,南方的騎樓、廊橋……
太陽每天起落,為著生計已丟失腳步的都市人,時時依賴的是燈光,會不會哪天就以為電燈泡就是太陽,觀日落只需按一下電燈開關?
那么,趁著我們還清醒,就去看一次日落吧,不知哪一天,觀日落會成為要付出昂貴代價的行為。
作者:大學生網報 來源:大學生網報
校園文學推薦
- 生活在別處的文章
- 活在當下,心靈就要處于一個至高的境界。生命的本源是靈魂。就要生活在別處。
- 11-24
- 日落時分的文章
- 總感覺一個季節在一個地方并不會停留太久。譬如,我已經記不得春季在這里劃出過什么痕跡。
- 11-24
- 感受生活的文章
- 人生是一個旋轉的大舞臺。每個人都在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沒有場景,沒有彩排,沒有化妝,更不用花費精力去培養感情。
- 11-24
- 午夜思緒的文章
- 夜,依然是萬籟俱靜的夜,我,依然是輾轉難眠,思緒萬千的我。成都的夜空很難看見星星。
- 11-23
- 午后的隨想
- 昨天中午聽朋友講了一個真人故事。故事情節并不復雜,可是感覺心情變得復雜起來……
- 11-23
- 一個午后的文章
- 我又坐在了舒服得讓人喪志的沙發上。陽光已沒有上午明艷刺眼,陰陰的。鳥兒在樹縫間婉轉穿梭,自一由輕捷。
- 11-23
- 活在自己的世界
- 周六下午上縣城轉了一圈,夜幕籠罩,華燈初上的時分,我經過大慶路口,不知道是飯店還是什么店鋪的門前,有幾個婦女在跳繩
- 11-23
- 午夜隨筆的文章
- 一直想寫點東西,記載歲月的變化,遲遲沒有動筆,也許在看一些人和事的結果是如何的總結,很多的東西不是一段時間就會有感觸,生活會沉
-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