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冬好柴烹年味兒
發布時間:2024-10-17 閱讀:
那些劈柴一塊一塊,靚靚的;那些棉桿、樹枝,被折成了一把一把;那些落葉、麥草、油菜玉米秸稈,作為引火柴,攏成了一堆一堆,一律堆放在屋檐下、火籠旁、灶膛邊。
待這些柴火一一準備停當,那年三十就到了。這些柴火以意義非凡的喜慶儀式,紅紅火火地結束生命;又以不同的火候,烹飪出濃濃的年味兒而完成使命;再以濃濃的年味兒氤氳在自家小院的旮旮旯旯里,它們才高高興興地、放心地離去,直到化為灰燼。而這些柴火在盡心竭力地烹飪年味兒之前,就像一個個盛滿鄉愁的老人,始終蹲守在老家宅子里……
每年臘八之后,父母就為過年忙碌著,其中最為首要的就是要備好大摞大摞的劈柴和引火柴。
父親常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在堆放農具的附房里,養精蓄銳一年的斧頭和砍刀,表面都有了斑斑點點的銹色,要拿出來與老朋友磨刀石“單刀赴會”,方顯英雄本色;那閑置的鋸子,跟它涂抹點“潤滑油”后,它便锃亮锃亮地迎大年。那鐵錘、鋤頭和鐵锨的木柄是否因為“熱脹冷縮”而松動了呢?就讓它們在堰塘里浸濕“泡發”一下,好大顯身手。
臺子半坡的一棵老樹,滿身盔甲變得松垮,只待束手就擒。我看那棵樹身披一縷霞光,聆聽一曲牧歌,慣看一池湖水,長年累月地與時間賽跑,它累了,要歇歇腳,以自己的靈魂同心儀的年擦出火花,讓世人都記住年的煙火味兒啊。
此時,父親手里的鋸子率先伸向老樹的根部。粗大的樹干底部,抵擋不了鋸子的快節奏,直聽到一陣陣兒地“嗤嗤”作響,不一會兒,老樹干便順勢倒向坡下的空檔處,地面上只剩下一個樹蔸。
父親從樹蔸外圍入手,由遠及近,由表及里,時不時地用鋤頭刨土,用鐵锨鋤土。漸漸地,老樹為緊緊抓住大地,如龍爪似的次根依稀可見。
終于輪到斧頭、砍刀、錘子出鏡了,這等待了一年才有機會的首秀,立馬“咔嚓”“咔嚓”地展開了陣勢。父親快刀斬斷了老樹的次根。
老樹的主根顯現,父親將力道與技巧完美地契合,時而驟如閃電,時而似游龍穿梭……
樹干和樹蔸被移步門前道場,臺子半坡留下了一個大坑。
它們橫臥于地,任憑父親用鋸子“嗤嗤”“嗤嗤”地來回拉動,樹干被分身為一截截樹墩兒,地上出現一堆堆泛黃的碎屑碎渣。父親用斧頭朝著樹墩兒猛劈,這樹墩兒便成了一塊塊長盈尺有余,寬七八厘米,厚六七厘米的劈柴。那老樹生命的年輪,以及它經歷的陽光、風雨之后的堅韌,都暫時定格在那堆碼得一摞一摞的劈柴里,藏進了飛落的碎屑碎渣里。
我在一旁觀戰,看到父親手上的帆布手套破了幾個窟窿。“這斧頭怎么劈不動呢?再請鋸子幫忙吧。”我詫異地說。
原來是樹兜里有扭扭曲曲的硬骨頭啊。那原本鋒利的斧刃,出現了卷刃,需要再會磨刀石,父親也正好喘一口氣。我連忙把父親的銅煙鍋和葉子煙拿來,讓父親“吧嗒、吧嗒”兩口,順便給父親的茶杯里續上熱水。
歲月的光景,生生不息,孕育了樹中奇葩。在老樹面前,哪敢輕言滄桑啊。
“嗤——嗤——”的聲音持續著。鋸子真是一個不可替代的傳奇,為打一冬的好柴,也才露這一手絕活兒。
一些老朽樹干、房屋頂上被替換下的舊瓦條、舊檁條,都被父親列入劈柴一類。
有些樹不斷擴展的枝葉,會影響農作物采光,只有忍痛讓它失去羽翼了。被砍下的枝枝葉葉,就纏成盈尺有余的把子柴,方便烹飪團年飯時添加。
房前屋后的樹林里,已經積了厚厚的落葉,踏上去軟軟的,泥土的氣息從泡松的落葉中透了出來,我忍不住地深呼吸。
用釘耙刨落葉,一抓一大團,順勢放進籮筐里,不時用腳踩一踩,待籮筐盛滿,就抱起滿筐的落葉運往廚房里。我喜歡干,輕松、愜意。
母親說:“火要空心。”
用火鉗夾一把落葉,放進掏空的灶膛,火柴一劃就著,加上把子柴,上面架上三四塊劈柴,呈錯開的“十字架”狀,并適時添加劈柴。這些柴火相互交換著生存法則和智慧:“這是我們生命的最后一刻,要接受年味兒大閱兵,何不讓生命的色彩更燦爛呢?”
大鍋、小鍋、蒸鍋、燉鍋、炒鍋、煨鍋齊上陣,鍋里沸騰了。需要大火煮著的、需要中火蒸著的、需要慢火熬著的、需要爆炒文溫的、需要煎的燉的、需要加熱的……有如“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的超然。
炒爆炸燒,烤燜燉燴,烹煎蒸煮……一道道傳統工藝,在鍋碗瓢盆交響曲中升溫、傳承;一道道珍饈美食,落玉美饌,入眼勝畫,齒頰留香。那劈柴摞、那把子柴摞、那落葉摞,在逐漸瘦身;那綿延的年味兒,則在“懂得”的柴火騰騰冒出的炊煙中生生不息……
時下,市場上年貨豐富,應有盡有,無所不有,眾人卻感嘆年味兒淡了。但當我用心學著父母親細做、精做傳統美食,兼顧色香味形,注重品相搭配,品嘗那噴著香,透著彩,溢滿家鄉味兒的佳肴時,父親揮汗如雨劈柴,母親匠心做團年飯的情景,就好似一部經典老片,始終在眼前回放著,那也是一幅永遠張掛在我心中的民俗畫,一幅黑白的、富有量感質感立體感的、樸實無華的、張弛有度的、歷久彌新的、蘊含濃濃年味兒的民俗畫……
作者:大學生網報 來源:大學生網報
校園文學推薦
- 小草
- 人們都知道小草……在海角,在天涯、在青藏高原雪山下的牧場;踩青仰蹭在青青的草場,望著天上流趟漸漸的白云,雄鷹展翅在空中自由翱翔
- 10-17
- 打一冬好柴烹年味兒
- 那些劈柴一塊一塊,靚靚的;那些棉桿、樹枝,被折成了一把一把;那些落葉、麥草、油菜玉米秸稈,作為引火柴,攏成了一堆一堆,一律堆放
- 10-17
- 生命的贊歌——記我的父親
- 好久沒有回家探望父親了。我正打算回家探望父親,沒想到父親自己過來了。也許是心有靈犀一點通吧。那份驚喜別提我心里有多高興。
- 10-16
- 盛世中華
- 我看見,金色的陽光穿過山間氤氳的白霧,草尖鉆出息壤帶出泥土的芬芳,水珠折射出七彩的光芒
- 10-16
- 我與軍人的難舍情懷
- 我的一生都沒有離開過軍人的影響。記得還是童年時,我含著眼淚看完了中央6套免費播出的抗日戰爭題材的電影——《黃河絕戀》
- 10-16
- 墳前蝴蝶飛
- 我和表姐從不同的地方趕來,為我的堂哥她的表哥來送殯。我們倆夾在緩慢前行的隊伍當中,我抬眼便望見了湛藍湛藍的天空,那樣的純凈。
- 10-16
- 爺爺的對聯與我
- 辛丑漸遠,壬寅啟春。在這萬象更新,歲月交替之際,讓人想起王安石的一首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
- 10-16
- 柳情依依
- 柳,沒有林逋愛的梅那么高潔,沒有陶潛愛的菊那么傲霜,沒有濂溪愛的荷那么污泥不染……
-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