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土學俗傳習”隊
- 隸屬院校:北京師范大學
- 實踐地區:湖南
- 指導老師:呂璐
- 團隊隊長:劉宇欣
- 團隊成員:劉宇欣、劉藝雯、雷玉佳、彭敏、龔向進
- 發布時間:2025-03-02
- 瀏覽次數:
團隊展示介紹
“衣” 韻土家:點亮校園非遺傳承之光
——北京師范大學“湘土學俗傳習”隊走進永順縣第一中學
2025年2月21日,北京師范大學“湘土學俗傳習”隊(以下簡稱“實踐隊”)走進湖南省永順縣第一中學,以“土家族服飾特點及變遷”為主題,為200余名師生呈現了一堂兼具學術深度與互動體驗的土家族服飾文化課。活動通過理論講解、實物展示與互動訪談相結合的形式,深入挖掘土家族服飾的文化內涵,助力青少年增強民族認同感與文化自信。
非遺課堂:解碼土家服飾的千年密碼
下午1時30分,實踐隊抵達永順縣第一中學,迅速完成場地布置與設備調試。2時10分,課程在圖書館報告廳正式拉開帷幕。主講人雷玉佳結合精心制作的課件《土家族服飾特點及變遷》,從“常服”“盛服”“婚服”三個維度系統解析土家族服飾的獨特魅力。通過高清圖片與影像資料,學生們直觀感受到“西蘭卡普”織錦的絢麗紋樣——陽雀花象征勤勞吉祥,八鉤紋寓意團結興盛;而婚俗文化中“露水衣”的傳說故事,更引發了同學們對土家族民俗的濃厚興趣。主講人特別強調服飾變遷與地理環境、歷史進程的關聯:“從先秦結草為服到現代創新設計,土家服飾不僅是審美載體,更是民族精神的活態傳承。”
深度訪談:聆聽師生心聲,共話文化傳承
課程結束后,傳習隊邀請多名學生代表參與訪談。同學們紛紛表示,通過課程深刻體會到“西蘭卡普”紋樣中蘊含的祖先智慧,并對非遺手作課、短視頻創作等校園傳承形式充滿期待。“以前覺得傳統服飾離生活很遠,今天才知道它背后的每一針一線都是故事。”一位高一學生感慨道。高一學生張同學表示,“露水衣的傳說讓我聯想到土家族女性對婚姻的復雜情感,課本外的文化故事比想象中更動人。”教師訪談環節中,多位老師指出,非遺進校園不僅豐富了校本課程體系,更激發了學生探索本土文化的熱情。歷史教研組王老師表示:“將土家織錦技藝與美術課結合,既能提升動手能力,又能深化文化認同。未來希望能引入更多非遺傳承人進校園,讓技藝‘活’起來。”
以衣載道:讓傳統照進未來
本次活動依托詳實的學術資料與生動的教學形式,展現了土家族服飾從“實用匠心”到“文化符號”的演變歷程。傳習隊隊員總結道:“服飾是穿在身上的史詩,我們希望通過課堂播撒文化自覺的種子,讓年輕一代成為非遺傳承的生力軍。”永順縣第一中學校長高度評價此次活動:“這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精神的扎根。期待與高校團隊深化合作,共同構建非遺校園傳承的長效機制。”
結語
隨著夕陽西下,這場非遺之旅暫告段落,但文化傳承的星火已然點亮。北師大湘土學俗傳習隊以學術為基、以情懷為媒,架起傳統與現代的橋梁,為民族文化的賡續寫下生動注腳。未來,他們將繼續奔赴山河,讓更多非遺瑰寶在校園中煥發新生。
(編輯:龔向進)
社會實踐團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