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尋味實踐隊
- 隸屬院校: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實踐地區:山東
- 指導老師:張家馨
- 團隊隊長:邵露琳
- 團隊成員:邵露琳,路亦潔,曹經緯,王正陽,黃英
- 發布時間:2024-12-21
- 瀏覽次數:
團隊展示介紹
12月13日,碧海尋味實踐隊隊員共同前往了黃島區靈山衛林記海水豆腐店,開啟了一場探尋非遺瑰寶——海水點豆腐的實踐之行。
一、走進黃島區,探尋海水豆腐之源
黃島區,這片充滿海洋魅力的土地,擁有著豐富的海洋資源和悠久的歷史文化。海水豆腐作為當地的非遺項目,承載著獨特的地域風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當隊員們踏上這片土地,探尋海水豆腐的奧秘時,仿佛開啟了一場穿越時光的美食之旅。
實踐隊隊員來到了黃島區靈山衛的林記海水豆腐店,這里是海水豆腐傳承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小店里彌漫著淡淡的豆香和海水的咸澀氣息,讓人瞬間感受到了海水豆腐的獨特韻味。
二、領略海水豆腐的獨特制作工藝
海水豆腐手藝傳承人林奶奶先為隊員們展示了海水豆腐的制作流程。海水豆腐的制作工藝堪稱精妙絕倫,每一個環節都蘊含著師傅的智慧與匠心。
選料是制作海水豆腐的基礎。林奶奶講到,必須選用當地優質的大豆和新鮮純凈的海水。大豆要顆粒飽滿、色澤光亮。而海水則取自無污染的海域,其獨特的咸澀味道是海水豆腐風味的關鍵所在。
泡豆環節也不容小覷。將選好的大豆放入清水中浸泡數小時,讓大豆充分吸水膨脹。泡好的大豆變得圓潤飽滿,仿佛在積蓄著即將釋放的能量。
磨漿是整個制作過程中最具傳統韻味的環節。在古老的石磨前,師傅熟練地將泡好的大豆倒入石磨的漏斗中,然后緩緩地推動石磨。伴隨著石磨的轟鳴聲,潔白的豆漿從石磨的縫隙中緩緩流出。
煮漿時,將磨好的豆漿倒入大鍋中,用旺火煮沸。林師傅全神貫注地守在鍋旁,不時地用鏟子攪拌著豆漿,防止豆漿溢出。隨著溫度的升高,豆漿翻滾著白色的泡沫,香氣彌漫在整個小店中。
點鹵是海水豆腐制作的“點睛之筆”。林師傅小心翼翼地將鹵水緩緩倒入煮好的豆漿中,同時輕輕攪拌。只見豆漿在鹵水的作用下迅速發生變化,逐漸凝固成了細膩嫩滑的豆腐。
三、探尋海水豆腐的歷史文化內涵
海水豆腐的歷史源遠流長,它見證了黃島區的發展變遷,承載著當地人民的生活記憶和情感寄托。
林奶奶的家人告訴實踐隊隊員,海水豆腐的制作技藝在黃島區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在過去,由于物資匱乏,漁民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海洋資源和大豆,創造出了這種獨特的美食。海水豆腐不僅是他們餐桌上的常客,更是他們在艱苦生活中尋找美味的智慧結晶。
在過去的歲月里,每逢節日或家庭聚會,餐桌上總會有一盤熱氣騰騰的海水豆腐。它不僅是一種美食,更是一種情感的紐帶,將人們緊緊地聯系在一起。長輩們會將制作海水豆腐的技藝傳授給晚輩,讓這一傳統美食得以代代相傳。
如今,海水豆腐已成了靈山衛的一個標簽,對于未來的規劃,林奶奶及其家人告訴實踐隊隊員,他們正規劃建立海水豆腐制作體驗館,讓更多年輕人去了解并體驗這一項非遺制作手藝。
四、探尋之旅的意義與展望
通過這次對黃島區海水豆腐非遺項目的探尋,隊員們深刻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傳承的重要性。
海水豆腐不僅是一種美食,更是一種文化的象征。它承載著黃島區人民的智慧和情感,見證了這片土地的歷史變遷。在當今社會,我們應該更加重視和保護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讓它們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
此次探尋海水豆腐非遺項目的活動,不僅讓隊員們品嘗到了美味的海水豆腐,更讓隊員們對傳統文化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實踐隊隊員們希望在未來可以通過更多的方式共同守護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讓海水豆腐的獨特風味和文化內涵得以傳承和發揚。
社會實踐團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