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臉譜繪丹青,色彩斑斕韻味濃。7月8日下午,合肥大學教育學院“同筑鄉村夢,共‘育’振興果”志愿服務隊在合肥蜀山行知學校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成員郭艷寧為孩子們帶來了一節意趣盎然京劇臉譜繪畫課。
一段唱腔,演繹千年故事;一抹臉譜,盡顯人間百態。臉譜作為京劇表演必備的道具,它不僅是演員的面具,更是中華文化的符號,映射出中華民族的智慧與精神。教師希望通過本次課程激發孩子們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進而領略中華文化的精髓。
“猛聽得金鼓響畫角聲震,喚起我破天門壯志凌云...”課堂上教師由京劇經典曲目《穆桂英掛帥》引入,介紹了京劇臉譜的藝術特點:“每一筆勾勒、每一抹色彩,皆蘊含著角色的性格與命運。紅色象征忠勇,黑色代表剛毅,白色則暗示狡詐,金銀彰顯神秘。在光影流轉間,這些色彩賦予了角色鮮活的生命。”孩子們聽得如癡如醉。通過學習京劇臉譜的分類、特點、顏色、造型規律,孩子們深深感受到了中國京劇臉譜的獨特魅力。

在介紹京劇臉譜的理論知識之后,教師向大家分發臉譜材料包并展示如何繪制京劇臉譜,在教師的指導下,孩子們也開始動手繪制自己的臉譜。他們拿起畫筆,小心翼翼地勾線、調色。一個小男孩選擇了紅色作為主要顏色,他希望自己的臉譜是威嚴而有力量的;一個小女孩則選用了金色和銀色,她希望自己的臉譜是神秘且獨特的。孩子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將傳統的京劇臉譜與自己的創意結合,并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創意,整個教室里充滿了歡聲笑語,孩子們在創作的過程中,感受到了無盡的樂趣。一張張惟妙惟肖的臉譜作品逐漸在孩子們的筆下呈現,每一張臉譜都獨具特色,體現了孩子們的創造力和對京劇藝術的理解。有的臉譜色彩鮮艷,充滿活力;有的臉譜線條流暢,格外精致;還有的臉譜大膽創新,別具一格。

抹揉勾畫端斜凈,彩繪勻描黑白花。京劇臉譜不僅是中國戲曲中不可或缺的國粹藝術,更是中華民族智慧與精神的象征。此次課程不僅讓孩子們了解了京劇臉譜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在實踐中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還讓他們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令他們體會到了傳統藝術的獨特魅力。(朱思宇 李艾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