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大學生何奕萱正手持測繪儀記錄著海岸線數據,她身后是由十名師生組成的海島共富調研團。浙江省委省政府與舟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海島共富行動,專項推出了《“小島你好”——海島共富行動計劃》。浙江舟山群島新區旅游與健康學院調研團隊懷揣使命,奔赴臺州小島,開展為期一周的實地調研。他們以青春之姿,深入海島腹地,探尋共富密碼,為海島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力量。
破局發展瓶頸,擘畫海島共富新藍圖 臺州小島,碧海藍天,風光旖旎,卻也曾面臨發展之困。"十年前島上常住人口超2000人,現在只剩不到500人。"在大陳島經營了30年漁家樂的村民林國富感慨道。調研顯示,臺州海域11個常住人口不足千人的小島普遍面臨"三缺困境":缺年輕勞動力(45歲以上居民占比82%)、缺特色產業鏈(73%收入依賴傳統捕撈)、缺基礎設施(僅38%民宿實現24小時供水供電)。調研團隊以敏銳的洞察力,精準把脈海島發展痛點,提出以“品牌化、多元化、可持續化”為發展導向,為海島共富擘畫新藍圖。
聚焦民宿經濟,打造品質旅居新標桿 調研團隊深入走訪島上民宿,洞察行業發展趨勢。他們提出,民宿經濟應摒棄同質化競爭,以“品牌化、多元化、可持續化”為核心,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引領海島旅居新潮流。
品牌化:打造"臺州列島國家地質公園"IP,設計"東海石語"文旅標識系統
多元化:規劃"晝漁夜賞"經濟帶,開發趕海體驗、星空觀測等6類夜間產品
可持續化:建立"潮汐供電+海水淡化"生態循環系統試點
創新驅動發展,激活海島經濟新動能 調研團隊建議,以創新為引擎,激活海島發展新動能。通過打造特色海島IP、發展夜間經濟、引入文創產業等舉措,構建多元化經濟生態,為海島共富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海島經濟依托獨特資源,卻受限于環境和基礎設施,需通過創新驅動突破發展瓶頸。科技創新可推動海洋科技、智慧海島和數字經濟;產業創新可培育特色海洋產業、促進融合、打造龍頭企業;機制創新則需優化營商環境、拓寬融資渠道、吸引人才。通過頂層設計、政策支持、基建完善和生態保護,實現海島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邁向經濟繁榮、生態優美、人民幸福的未來。
青春不負韶華,共繪海島共富新畫卷 此次調研,是青春與大海的碰撞,是智慧與激情的交融。調研團隊以實際行動詮釋了當代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為海島共富貢獻了青春力量。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臺州小島必將成為海島共富行動的璀璨明珠,閃耀東海之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