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和文化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需求越來越高。志愿活動不僅可以增強個人的社會參與感,更有利于建立和諧社會,促進社會進步。7月14日,安徽師范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鄉村振興團隊成員在陶辛鎮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志愿活動。本次活動旨在通過實際行動,為社區居民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同時傳遞出志愿服務的理念,激發更多人參與到社區建設中。
清晨,團隊志愿者們來到“陶辛水韻”風景區,分配任務,領取工具,通過打掃衛生等方式開展志愿活動。活動中,隊內成員分區分組采用掃除,撿拾等方式進行打掃衛生。
此外,為提高居民素質和環保意識,提升居民進行垃圾分類的能力,落實社區垃圾分類工作,團隊志愿者及工作人員向往來群眾介紹了垃圾處理的現狀,垃圾填埋場庫容趨于飽和,由此引出垃圾分類的意義,垃圾分類改善生活環境,充分利用可回收資源,促進全民“綠色意識”。通過讓居民對垃圾分類有所了解,倡導大家將日常生活垃圾分為廚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四類,并分別投放,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中來。隨后,團隊志愿者為居民發放生活垃圾投放指南和垃圾分類宣傳資料,并一對一向居民介紹垃圾分類知識,解答與垃圾分類相關的疑難問題和分類小技巧。
此次活動,志愿者們取得了顯著的成果,極大地提高了景區的環境質量,傳遞了志愿精神。同時,活動也得到了社區居民的廣泛贊譽和高度評價。他們紛紛表示,志愿者的到來為社區增添了無限活力,讓他們感受到了社會的關愛和溫暖。
至此,生態與環境學院赴陶辛鎮鄉村振興實踐團隊志愿活動圓滿結束。通過此次活動,團隊成員從中體會到奉獻精神和自覺參與社會活動的責任感。團隊將繼續志愿活動,吸引更多人參與到社區建設中來,共同為構建和諧美好的社會環境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