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學子三下鄉:覽英雄故里,憶崢嶸歲月
7月13日,我們緊隨“三下鄉”的步伐,踏入了被譽為“將軍搖籃”的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這座隱匿于群山之中的小城,雖外表質樸無華,卻孕育了非凡的歷史傳奇——59位開國將軍的輝煌足跡,見證了他們對國家解放事業的卓越貢獻與不朽功勛。作為一群滿懷敬意、渴望探尋歷史與紅色文化的探訪者,我們倍感榮幸地踏上了這片被革命熱血浸潤的紅色熱土。在這里,我們不僅僅是游客,更是歷史的見證者與傳承者。通過親身走訪那些承載著厚重歷史與革命精神的紅色景點,每一磚一瓦、每一幅畫像、每一段解說,都仿佛引領我們穿越時空,與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對話,感受那份超越時代的堅定信仰與無畏犧牲。
初入金寨縣,映入眼簾的是那連綿不絕的山脈和郁郁蔥蔥的林木。初入此地只覺此處風光無限好,讓人流連忘返。隨著我們向金寨縣革命博物館的方向走去,沿途走過斑駁的青石板,手指劃過老屋墻上的裂隙,不知誰家炊煙裊裊升起,嗅得滿腔煙火氣。使我不由得恍惚,眼前忽有少年郎行于眼前,口中似吟著什么,微微側耳,一會兒“茍利國家生死以,其因禍福趨避之”又是“書生報國成何計,難忘詩騷李杜魂。”,想來當年從此地走出過的59位開國將軍中,不知有幾位便在百年前同樣走在這條街道上,懷著不知何種心情,毅然決然地將自己的一生獻給了最偉大的事業。想到此處,我不禁挺起胸膛,對這片土地的敬意更多了幾分。

圖為實踐隊員參觀革命先輩照片 楊佳欣 攝
在金寨縣革命博物館,我仔細聆聽了關于這里革命歷史的講解。金寨縣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發源地之一,這里孕育了無數的革命英雄和先烈。他們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中,為了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博物館里陳列著的那些珍貴的文物和照片,無聲地訴說著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

圖為實踐隊員參觀展廳 曹磊 攝
佇立于展品之前,我內心翻涌著無盡的感慨與敬仰。眼前這些簡樸至極的武器、歷經風霜的衣物,以及那一張張雖顯稚嫩卻異常堅毅的面容,無不深深觸動著我,讓我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輩們的偉岸與崇高。他們以凡人之軀,鑄就了新中國的堅固基石,用無私的奉獻與不可動搖的信念,共同編織了人類歷史上最為輝煌的篇章。
而金寨縣的自然風光,亦如一幅精美的畫卷,緩緩展開在我的眼前,令人心曠神怡。山川之雄偉,景色之秀美,仿佛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饋贈。我悠然行走于山間小徑,每一次呼吸都充滿了清新與純凈,仿佛能洗凈心靈的塵埃。這樣的環境,不僅讓我沉醉于自然之美,更讓我對革命先輩們在這片土地上所經歷的艱苦斗爭有了更深的理解與感悟。他們不僅要與敵人斗智斗勇,還要與惡劣的自然環境抗爭,面對生活的重重困難,卻從未有過絲毫的退縮與放棄。正是這樣的環境,鑄就了他們鋼鐵般的意志與崇高的品格,成為了我們心中永遠的光輝榜樣。

圖為實踐隊員細聆聽著講解員解說 楊希 攝
在金寨縣的幾天里,我們還走訪了一些當地的居民。他們熱情地向我講述了金寨縣的變化和發展。近年來,金寨縣依托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和優美的自然風光,大力發展旅游業,帶動了當地經濟的快速增長。同時,政府也加大了對基礎設施的投入,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條件。如今,金寨縣已經從一個貧困的山區小城發展成為一個充滿活力和希望的旅游勝地。
站在金寨縣的山巔,我眺望著這片紅色的土地,心中充滿了感慨和收獲。這次金寨縣之行,讓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中國革命的偉大和艱辛。那些革命先輩們用他們的生命和鮮血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他們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前進。
同時,這次旅行也讓我們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穩定、繁榮的時代,這是無數革命先輩用他們的犧牲和奮斗換來的。我們應該倍加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幸福,努力學習、工作,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在今后,金寨縣將繼續依托其獨特的紅色旅游資源和自然風光,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而我也將帶著這次旅行的感悟和收獲,繼續前行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追求進步和成長。金寨縣之行,不僅是一次紅色的記憶之旅,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和升華。本次的“三下鄉”之行畫上了完美的句號,但我們的路還很長,相信將來我們還有機會再見。再見,金寨縣!(通訊員 張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