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助殘燃希望,共筑發展揚風尚
為完善殘疾人服務體系,促進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7月15日,江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新干青春實踐隊”在新干縣大洋洲鎮首個消費愛心助殘超市展開調研。

圖為愛心助殘超市
大洋洲鎮愛心助殘超市,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由新干縣殘聯和新干縣蠶蛹之光助殘志愿者協會打造,倡導全民“公益·消費、助殘創業”的運營理念,緊扣助殘和創業兩條主線,將公益和創業相結合,為殘疾人就業創業提供了平臺。
該店現目前有四名員工,分別是兩位身體殘疾人士,一位聽障人士,一位志愿者,四人協助配合完成日常超市的運營。為幫助提升助殘超市的服務質量,隊員們深入到居民中開展了一系列調研。
實踐隊在大洋洲鎮對居民有關愛心助殘超市的看法和建議展開了調研,這次調研為助殘超市提供了改進和努力的方向。

圖為愛心助殘超市內員工
一、社交媒體矩陣構建:拓寬助殘超市的愛心傳播渠道
在助殘超市溫馨啟航之際,當地政府借助微信公眾號平臺進行宣傳,吸引了居民的熱情參與,當日消費額一舉突破萬元大關。隨著時光流轉,居民對助殘超市的新鮮感逐漸褪色,超市的獨特魅力與深遠意義悄然隱匿于日常喧囂之中。為此,亟需從社交媒體的新高度出發,重構宣傳策略,讓助殘超市的溫暖故事持續發光發熱。
(一)強化線上宣傳
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時下熱門的社交媒體平臺,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宣傳矩陣。助殘超市通過精心策劃,在媒體平臺更新一系列展現他們超市日常運營活力、公益活動精彩瞬間及殘疾人員工堅韌風采的優質內容,以情動人,以事感人,不斷提升超市的社會影響力和公眾關注度。
(二)創新內容形式
采用短視頻、圖文故事、直播互動等多種創意形式,將助殘超市的溫暖故事以更加生動、直觀的方式呈現給廣大網友。借助精心剪輯的視頻片段,展現超市內的工作場景與溫馨瞬間,得到社會各界的共鳴與支持。
二、線下宣傳網絡鋪設:深化社區滲透,點亮公益之光
除了線上宣傳的火力全開,線下宣傳網絡的鋪設同樣不容忽視。為了將助殘超市的愛心火種播撒至更廣闊的角落,需要深入周邊社區、學校、企事業單位等關鍵區域,開展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線下宣傳活動。
社區聯動,共筑愛心橋梁:在周邊社區顯著位置懸掛醒目橫幅,張貼設計精美的宣傳海報,讓愛心助殘超市的公益形象成為社區風景線的一部分。
精準定位,激發公益熱情:針對學校、企事業單位等特定群體,開展制定化宣傳活動。如,在學校舉辦“愛心傳遞”主題班會或講座,邀請愛心助殘超市員工作為嘉賓分享創業經歷,共同為助殘事業貢獻力量。通過精準定位的宣傳舉措,進一步拓寬助殘超市的社會支持網絡。

圖為實踐隊員采訪居民
努力方向
瓜果蔬菜,質量衛士
超市的蔬菜、水果區無疑是顧客最青睞的購物區域。在對居民進行調研后,居民反映夏季天氣炎熱,超市存在菜品不能及時處理、從而質量達不到預期的情況。愛心助殘超市要加強日常檢查,及時檢查蔬菜和水果是否存在腐爛、不新鮮等現象,保證瓜果蔬菜的質量。其次,可以通過優化存儲條件,添加冷藏設施來保證東西的質量。
優惠升級,顧客回流
有居民提出超市的促銷活動和優惠積分政策加強了消費者到愛心助殘超市購物的意愿,消費者希望超市可以加強優惠力度,定期推出大力度的折扣活動,如限時搶購、買一贈一等,吸引顧客來購買。
聲勢浩大,名揚四海
在調研過程中,實踐隊了解到愛心助殘超市的知名度并沒有達到預期設想之高。除了政府的幫助、喇叭宣傳,超市還可以在大洋洲鎮居民中分發禮物以達到宣傳的效果。并且推出每日優惠菜品,以提高知名度。
讓愛無礙,傳遞溫暖。設立助殘愛心超市不僅僅是政府對于殘疾人就業發展的政策扶持,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形式向殘疾人傳遞社會對他們的人文關懷與尊重。要呼吁社會各界對殘疾人給予更多的幫助和支持,提倡尊重、理解殘疾人,消除對殘疾人的偏見,弘揚中華民族扶弱助殘的傳統美德,不斷提升殘疾人士的幸福感與獲得感,共同攜手營造更加和諧平等,尊重、關心殘疾人的良好社會環境和社會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