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宣傳,提高群眾對非遺的認知度,在指導老師鄭家申的帶領下,煙臺理工學院會計與金融學院薪傳社會實踐隊前往山東省棗莊市滕州市尚土窯陶藝館、官橋鎮史莊村展開社會實踐活動,讓非遺文化走進孩童,走進群眾。
7月27日上午,薪傳社會實踐隊來到尚土窯陶藝館,為當地兒童開啟北辛文化培訓課,指導他們制作簡單土陶。小朋友在隊員的耐心指導下,充分發揮想象力,完成許多創意作品。隊員與小朋友在動手的同時,深刻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7月27日下午,薪傳隊開展向周邊居民講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動,恰巧得知史莊村有兩位黨齡五十多年的老黨員,隊員遂準備慰問品前去探望,傳遞了黨組織的關懷與溫暖。這不僅是一份物質的禮物,更是一份精神的慰藉和鼓勵。由于老黨員史在富行動不便,薪傳社會實踐隊在村委會見到了史在富的家屬,慰問品由她代領。

隊伍在當地黨支部書記王鳳的帶領下,來到有著54年黨齡的孫開進老前輩家中。孫開進老前輩向隊員們分享了他的入黨初衷與動機,還表達了對新時代青年的期望和囑托。隊員們悉心聆聽老前輩的豐功偉績,并為此深深感嘆。
交談中,老黨員孫開進同志的回答字字鏗鏘有力,精氣神不輸壯年,他尤其強調了一個詞,“傳承者”,這也是老同志想對青年一代說的。孫開進老前輩告訴隊員們,要將其革命精神和偉大建黨精神發揚下去,隊員深受教誨,誠懇表達對孫開進老前輩的深深敬佩之情,并立志爭做新時好青年。
通過本次社會實踐,隊員們認識到保護和傳承非遺是每個人的責任和使命,宣傳非遺文化之路任重道遠。且在慰問老黨員活動,隊員們深刻體會到了老黨員的崇高品質和無私奉獻的精神,他們是隊員們前行路上的照明燈,激勵著青年一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