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不僅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家園,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更是推動社會進步發展的不竭動力,具有無窮的力量。瓷器文化作為中華文化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其傳承與發展對中華文化的復興和創新具有重要意義。瓷文化的發展幾乎貫穿整個中華的文化,經歷了三千多年,從商周時期的牙牙學語到清朝時期不可復制的輝煌。瓷器是社會經濟產物,也是傳統文化的結晶。它見證了中華文化發展的每一步,記錄著社會歷史發展的軌跡,折射出中國人民百折不撓的精神。為推動非遺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完成非遺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探尋非遺文化的現實意義,堅定文化自信,2024年7月13日至2024年7月18日,我作為曲阜師范大學管理學院“拾遺薪繼·技美異鄉”實踐團的一員前往定州博物館開展暑假社會實踐。
在開始實地實踐之前,實踐隊成員進行資料的搜集,確定了實踐隊關于非遺的實踐主題,進行工作分工和相關安排后,就開始了實地實踐。本次實地實踐在我的家鄉河北省定州市開展,經過一番調查,我前往了定州博物館和定瓷發展基地。定州博物館全方位地向我們展示了定瓷的發展史,加以影像和圖畫敘述讓我們更加深入、具體地了解定瓷發展。定瓷發展基地主要用高科技的瓷器燒制工具展現著現代定瓷的發展和創新,數字化媒體增加新奇感覺,通過投影技術播放現代定瓷燒制過程和現代定瓷作品的具體講解。兩地的結合將完整地敘述非遺定瓷的發展歷史,展示非遺定瓷歷史的起源。
前往博物館后,我們了解到該展廳主要以定瓷的起源、發展、高峰和余緒為軸線,展覽了近千件藏品,全方位地向我們展示了定瓷的發展史。同時展廳內還原了古代燒制瓷器的工具,并加以影像和圖畫敘述讓我們更加深入、具體地感受定瓷工藝的發展與完善。在基地中,高科技的瓷器燒制工具展現著現代定瓷的發展和創新,數字化媒體增加新奇感覺,通過投影技術播放現代定瓷燒制過程和現代定瓷作品的具體講解,讓人們切實體會到科技助力文化,驚艷于中國如今之發展。基地內還設有定瓷體驗部分,讓人們可以體驗定瓷在日常生活中給予的精神慰藉。通過參觀學習,讓我對定瓷工藝及其所反映的文化內核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也贊嘆古人智慧和鉆研精神,感嘆中國古代瓷器文化的興盛繁榮。
在此次實踐之前,我對于定瓷的了解僅限于歷史課本中在宋朝對于定瓷寥寥幾筆的描述—是宋朝五大官窯之一。在實地實踐之前,也僅僅通過文字和圖片感受定瓷的魅力,完全沒有見到透明的展柜中、明亮的燈光下如皓月當空般那一抹白來得更為震撼。那留白的地方,似乎蘊藏著最深沉的光芒。讓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定州花瓷甌,顏色天下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高度,對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做了全面系統的闡述,為建設現代化國家提供思想源泉。文化和國家發展相輔相成,唯有二者共同進步,才可實現中華偉大復興,讓中國屹立于世界東方,因而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對于國家的發展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感受非遺魅力,傳承文化之美,譜家鄉文化新篇章。定州博物館作為社會實踐的第一站,為之后思考如何延續非遺文化,再現非遺傳統文化輝煌打下堅實基礎。讓我也更加堅定接下來的道路—探尋非遺文化對于家鄉發展的重要作用。接下來的實踐中,我會更加深入地了解非遺文化,同時,為家鄉文化的建設與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通訊員:張梓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