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網報南京7月16日電(通訊員 劉洋)7月24日,星期二,安徽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實踐團隊抵達江蘇省南京市,參觀了位于這座歷史悠久城市中的渡江勝利紀念館。此次訪問不僅是為了緬懷在渡江戰役中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更是為了深入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是如何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戰勝重重困難,最終取得勝利的。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引領下,青年學子們決心將先輩們的紅色基因融入自己的血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圖為實踐隊南京渡江勝利紀念館 周然 供圖)
當天上午,實踐團成員們首先參觀了渡江戰役紀念館。在這里,我們看到了一系列珍貴的歷史資料和實物,其中包括渡江戰役期間的作戰地圖、文件電報、生活用品等。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大廳中矗立的大型雕塑群像——“打過長江去”,生動再現了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粟裕、譚震林等老一輩革命家運籌帷幄、指揮千軍萬馬橫渡長江的宏偉場面。
面對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塑像,我們紛紛駐足觀看,用心感受著那個戰火紛飛年代里,革命先烈們舍生忘死、浴血奮戰的精神。尤其是看到雕塑上的文字說明——“打過長江去”,大家更加深刻認識到這場戰役在中國解放戰爭史上的重大意義。
(圖為實踐隊南京渡江勝利紀念館 祝陳爍 供圖)
紀念館內,每一張照片,每一件展品,都訴說著當年的那一幕幕震撼人心的場景。百萬雄師橫渡長江,猶如一道不可阻擋的洪流,將歷史的車輪推向了新的紀元。我們駐足于一幅幅展板前,仔細聆聽講解,眼中閃爍著對先輩們英勇無畏的敬仰之情。
在這幅畫作中,藝術家運用了豐富的色彩和細膩的筆觸來表現海浪、船只以及人物形象。通過這種手法,使得整個場景顯得非常生動逼真,仿佛讓人置身于真實的戰爭場面之中。透過層層畫布,我們仿佛置身于當年的戰役之中,號聲和喊殺聲響徹云霄,淋漓盡致的展現了堅定信念、奮勇爭先、攻堅克難、勇于犧牲的渡江戰役精神。
(圖為實踐隊南京渡江勝利紀念館 祝陳爍 供圖)
跨過畫廊,順轉而下,映入眼簾的是一副人民解放軍戰士乘坐在帆布小船上,勇踏激流與敵軍作戰的場景,石雕栩栩如生的展示了渡江戰役中最激烈的時刻,畫面中,波濤洶涌的長江水似乎在咆哮,沖鋒舟如同箭矢一般破浪前行。紅軍戰士們緊緊抓著船舷,眼神堅毅,臉上滿是戰斗的激情和勝利的渴望。遠處,炮火連天,煙霧繚繞,無畏地向對岸挺進。
他們被畫面中的力量和情感深深打動,仿佛能聽到那遙遠的炮聲和激昂的號角。每個人的心中都涌動著一股熱流,那是對前輩們崇高理想的敬仰,也是對自己肩上責任的清醒認知。他們暗下決心,要將這份紅色記憶傳承下去,用自己的行動踐行先輩們未竟的事業,為建設更加繁榮富強的中國貢獻力量。
(圖為實踐隊南京渡江勝利紀念館 王宇祥 供圖)
站在歷史的長河中回望,渡江戰役不僅僅是一場戰役的勝利,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人民軍隊堅韌不拔、英勇斗爭的光輝篇章。當我們走出渡江勝利紀念館,他們心中滿載著對先輩們的崇敬和對未來的期許。
這次參觀之旅,不僅讓我們深切感受到了革命烈士們的無私奉獻和偉大犧牲,更激發了他們繼承紅色基因,發揚革命精神的決心。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我們明白了自己作為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使命——將這份紅色記憶融入到日常的學習和工作中,用實際行動踐行先輩們未竟的事業,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正如渡江戰役中的勇士們所展現出的那樣,面對困難和挑戰,我們也將以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意志和創新的智慧,勇往直前,不斷探索科技的前沿,為建設更加繁榮富強的中國而不懈奮斗。
今日之中國,正處在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期。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讓我們攜手并進,共同書寫新時代的輝煌篇章,讓長江的濤聲永遠銘記那些英雄們的名字,讓他們的精神激勵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向著更加美好的明天闊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