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順應并發揚兒童好奇、尚思的天性,幫助他們在自由閱讀、自由思辨、自由想象、自由表達中收獲哲學啟蒙,加深對自我和世界的感知,近日,江蘇省“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重點團隊、蘇州大學青年教師領航團“哲學+”實踐團(以下簡稱“實踐團”)走進美頌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在蘇州工業園區斜塘街道美頌社區黨支部的支持下,圍繞繪本《1個蘋果也是100個蘋果》,開展了“兒童哲學進社區”活動。
【借繪本之翼,啟哲思之旅】繪本是兒童哲學啟蒙教育的重要工具,通過將文字與圖畫相結合的方式,生動地傳遞知識與價值觀念,從而促進兒童認知的發展和審美能力的提升。實踐團成員帶領小朋友們分角色朗讀繪本《1個蘋果也是100個蘋果》,過程中,小朋友們可以隨時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暢所欲言,思維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斷碰撞、融合。繪本中展現了不同身份的人物對同一顆蘋果的多維解讀,同樣,小朋友們對于那顆蘋果也有著天馬行空的想法。小朋友在讀繪本以及彼此之間交流的過程中,對于繪本想傳達的核心理念“同一事物在不同思想主體面前有不同的表現結果”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和更好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實踐團成員以小朋友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哲學科普,巧妙運用生動的日常事例,與小朋友們交流探討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及其之間的辯證關系,讓原本抽象復雜的哲學概念與哲學原理變得生動形象、具體可感。通俗生動的繪本、實踐團成員生活化的授課方式以及小朋友們積極熱情的回應讓活動現場充滿了活力。
圖為實踐團成員授課現場。通訊員黃喬菲攝
【卡紙化蝶舞童思,手工創作展哲趣】讀完繪本后,實踐團成員給小朋友們分發彩紙和繪畫工具,鼓勵他們充分開動腦筋、發揮想象,自由設計,開展手工創作。正如每個人對同一個蘋果有不一樣的看法,一張張相同的卡紙在不同主體的創作下也可以成為一個個體現童趣和童思的不同作品。有的小朋友擅長折紙,他們將手中的卡紙折成飛機、愛心和千紙鶴;有的小朋友擅長在紙上作畫,繪出了充滿童趣的作品……每一個小朋友都是獨特的,即使是面對同一事物,也會有不同的奇思妙想。
活動的第一環節主要是在思想層面對小朋友進行哲學的啟蒙,第二環節則是通過一個個具體的手工作品啟迪小朋友們在實踐中感受哲學的魅力。知與行相互促進,點亮大朋友和小朋友智慧的火花。
圖為小朋友手工作品。通訊員劉明生攝
【聆家長之音,尋兒童哲學之道】實踐團成員認識到,家長在兒童哲學教育的實踐中,發揮著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家長對待不同問題的態度、回應方式以及所傳遞的價值觀,之于孩子形成對世界的初步理解和認知有著極其深刻的影響。為了更好地了解兒童哲學的發展現狀及尋找更合適的方式開展兒童哲學教育,實踐團成員對部分家長進行了采訪。家長代表表示,他家孩子的想象力十分豐富,會提出天馬行空的問題,他作為家長會盡力啟發孩子開動腦筋、自主探索,找尋問題的答案,但對于“如何引導兒童做哲學”仍心存困惑。大部分家長對兒童哲學課程的開展表示支持,希望孩子能借助合適的思維引導與行為方式,逐漸培養培養積極思考的思維習慣與昂揚向上的價值觀念。在家長的支持下,實踐團成員將繼續完善課程,打造更優質的品牌金課群,為更多的小朋友們帶去更加豐富有趣的兒童哲學課。
圖為采訪現場照片。通訊員劉明生攝
江蘇省“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重點團隊、蘇州大學青年教師領航團“哲學+”實踐團與美頌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攜手打造的“哲學+”公益夏令營正在火熱進行。這次活動是夏令營開營的第一次活動,孩子們天馬行空的想法、積極熱情的互動,以及家長們的大力支持,鼓勵著實踐團在“兒童哲學”的道路上穩扎穩打、砥礪前行。實踐團成員將繼續努力,認真籌備與用心上好每一堂兒童哲學課,為兒童哲學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小朋友合影。通訊員冼晶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