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的重要指示。2024年7月10日,重慶移通學院綦江校區“致遠”法治理論普及宣講團在劉達老師的帶領下,跟隨習近平總書記的腳步,前往貴州省遵義市花茂村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美麗鄉村繪制法治藍圖,在社會課堂書寫青春答卷。

在深入探訪花茂村的實地調研之旅中,“致遠”宣講團聚焦于生態文明建設的前沿陣地,特別將鏡頭對準了那些默默無聞、辛勤耕耘的環衛工作者。一次與一位長期負責鄉村公路清潔工作的阿姨的深入訪談,讓宣講團成員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觸動。這位阿姨,已在這條蜿蜒的鄉路上默默奉獻了超過十年的光陰,這一事實令在場的每一位同學都深感震撼。每日,當晨曦初破黎明,或許天邊還掛著未散的夜幕,她便已踏上了工作崗位,以勤勞的雙手迎接第一縷陽光。無論是酷暑難耐的夏日,還是寒風凜冽的嚴冬,她的身影始終如一,堅守在這條連接著村莊與外界的脈絡上。“行走間清掃,清掃中前行……”這簡單而重復的動作,對她而言,不僅是職責所在,更是對這片土地深沉的愛與承諾。她用這份平凡中的偉大,日復一日地守護著鄉村公路的潔凈與美麗,成為了花茂村生態文明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當團隊成員詢問,是什么原因令她十年如一日堅守崗位時,她說:“過去我們這里是落后的村子,多虧了國家政府的建設,老土路才變成今天的柏油馬路,能讓這條回家路變得干凈整潔,我心里也高興,習總書記不是也說了,建設美麗中國,我能把這條路掃的干凈,也是貢獻一份力量。”

誠然如此,鄉村的綽約風姿并非僅僅源自一花一草的點綴,而更在于無數如她一般的環衛工人,他們矢志不渝地扎根崗位,以汗水為墨,以堅持為筆,“繪就”了鄉村的清新畫卷,守護著這片土地的純凈與和諧。不論四季更迭,無論嚴寒酷暑,他們始終如一,用不屈不撓的精神,為鄉村的每一處角落帶來生機與活力。在訪談之際,沿途的鄉親們紛紛駐足,滿懷感激地分享著他們的感受。他們表示,如今行走在煥然一新的公路上,心情也隨之變得格外舒暢,仿佛連腳步都輕盈了起來。尤其是當夏日炎炎,望著那條被打掃得一塵不染的寬闊大道,心中更是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清涼與愜意。這些真摯的話語,如同溫暖的陽光,照亮了環衛阿姨的臉龐,讓她再次綻放出那標志性的、明朗而質樸的笑容,那是對勞動最美好的詮釋,也是對鄉村未來最堅定的期許。

在進一步的深入交流中,志愿者們了解到,為了推動鄉村公路環境質量邁向更高臺階,當地政府展現出了前瞻性的規劃與堅定的決心,顯著加大了對環衛事業的投入與支持力度。具體措施中,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沿著這條蜿蜒的鄉間公路,每隔五公里便精心布局了一個固定的垃圾回收站點,這些站點不僅布局合理,更成為了鄉村環境整治的重要基石。同時,當地政府深諳法治對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他們配備了專業的環境維護團隊,定時定點進行高效清理,確保了垃圾不落地,環境常清新。不僅如此,政府還在鄉間公路的兩側,精心布置了眾多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生態環境保護法治建設宣傳標語。這些標語如同無聲的守護者,時刻提醒著過往的村民與游客,共同守護這片綠水青山。這一系列舉措的落地實施,正是花茂村能夠實現綠水青山與路潔道凈和諧共生的關鍵所在。如今的花茂村,不僅自然風光旖旎,更因這份難能可貴的整潔與有序,成為了鄉村振興的典范,讓每一位到訪者都能深刻感受到那份由內而外散發的生機與活力。

環保阿姨在分享她的工作日常時,滿懷感慨地提到,除了日常的清掃工作,她還積極參與了政府組織的各類培訓活動。在這些培訓中,她了解了國家對于環境保護的具體措施和相關知識。這些法律知識的學習,不僅為她提供了明確的價值導向和精神支柱,讓她在環保工作中更加有底氣、有力量,同時也為她自身的出行安全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障,確保她在這條熟悉的鄉路上,無論風雨,都能平安往返。

在鄉村公路上,環衛工人們用辛勤的汗水和無私的奉獻,書寫屬于他們的美麗篇章。他們是鄉村的守護者,更是這片美麗自然的創造者。他們是全中國所有默默奉獻,堅守崗位的工作者們的縮影。望著她遠去的背影,“致遠”法治理論普及宣講團的每一位成員都向她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欽佩。在未來的日子里,“致遠”宣講團的成員們都將以她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