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理工大學“育英計劃”實踐團:以舞傳情,資助筑夢
作者:紀夢凡 張夢茹 董佳蓓
7月21日,山東理工大學“育英計劃”實踐團成員在山東省泰安市新泰市汶南鎮洼子村開展一場以“資助”為主題的廣場舞文化活動,不僅為當地貧困學生送去溫暖和希望,還通過與村書記共同跳廣場舞的方式,進一步拉近與村民的距離,與實踐團成員們的資助活動相輔相成,促進村民對資助政策的了解,共同為洼子村村民織造一個充滿愛與希望的未來。晚上,在村書記的號召下,村民們聚集到洼子村廣場。村書記作為洼子村發展的核心力量,深刻理解到文化活動的重要性,帶領村民們一起參與進來。這一創意活動由實踐團成員精心策劃,旨在通過體育和文化活動,增強村民們的凝聚力,同時傳遞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村書記準備階段
廣場舞活動的舉辦,為實踐團成員的資助活動增添一抹亮色。不僅讓村民們感受都來自外界的關愛與溫暖,也激發村民對文化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時,實踐團成員通過與村民們的互動交流,更加深入地了解鄉村的實際情況和村民們的真實需求,為后續的資助工作提供更有價值的支持。

圖為實踐團成員們向村書記學習廣場舞
通過這場廣場舞文化活動,村民們不僅可以增強身體素質,還在互動中增進彼此的了解與信任,形成更加和諧的鄉村社區氛圍,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正是資助育人所追求的結果。實踐團成員們不僅能夠傳遞知識與關愛,還能夠激發村民們的內生動力與創造力,村民們開始意識到,文化不僅是城市的專利,鄉村同樣可以擁有豐富的文化生活。在村書記的帶領下,村民們開始自發組織各種文化活動,這些文化活動不僅可以豐富村民們的精神世界,也為鄉村的全面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促使村民們共同推動鄉村的全面發展與振興。

圖為實踐團成員們與共跳廣場舞
此次實踐過程中,村書記帶領村民共跳廣場舞的場景,不僅展現此次文化活動的成功舉辦,更是資助育人理念在社會實踐中的一次生動體現。廣場舞文化活動的成功舉辦讓實踐團成員們更加堅信,資助育人工作的推進,需要實踐團成員們秉持著嚴謹務實的態度,為鄉村的孩子們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