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和國際交流,湖南農業大學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務團于2024年7月1日—7月30日赴湖南省各地開展“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志愿宣講活動。此次活動旨在依托“中國歷代繪畫大系”豐富資源,涵蓋古代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等多樣題材畫作,深入校園、基層社區、文化場館開展線下宣講,搭建起民眾與傳統繪畫藝術親密接觸的橋梁。
活動圍繞繪畫技巧、繪畫題材、文化傳承三個方面切實開展,切實引領服務隊隊員立足社區崗位,扎根基層實踐,展示良好形象,以實際行動投入繪畫大系的公益事業中,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為城市安全貢獻力量,在社會實踐中切身感受新時代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從中讀懂“何以中國”。
從筆墨技法、詩畫風揚中讀懂“何以中國”
為詮釋中華民族對內在精神、意境營造的偏愛,映射文化傳承里“守正創新”基因,湖南農業大學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務團成員們聚焦歷代繪畫獨特的筆墨運用,并結合自身臨摹實踐,向龍洞鎮中心小學的同學們詳述不同用筆所呈現出的各種姿態差異,勾勒出傳統繪畫技法傳承有序、不斷革新進化線條,同時,專業繪畫教授的授課傳授讓同學們了解中國歷史傳統藝術起源文化,并動手進行繪畫臨摹出完美的作品,凸顯中國繪畫重筆法傳承、求自我風格的藝術堅守勾勒千年傳統脈絡。
從題材意蘊、筆墨春秋中讀懂“何以中國”
為提高居民對各類不同題材繪畫的了解,對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交流,團隊成員在泉韻社區通過對彰顯社會百態與人文精神的人物畫,富含自然觀與哲學思考的山水畫以及充滿生命禮贊與祥瑞祈愿的花鳥畫等不同繪畫題材向社區居民進行活動宣講。在服務團成員走訪社區、與居民面對面交流,深入了解社區居民對中國繪畫認知度的同時,還通過舉辦繪畫比賽、知識問答、體檢活動等活動,激發社區居民特別是青少年的參與熱情,增強傳承中國繪畫的社區共識。
從文化傳承、典籍華夏中讀懂“何以中國”
講述繪畫大系編纂歷程,是跨越朝代傳承接力。湖南農業大學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務團成員們走進澧縣甘溪灘鎮溪上美術館,向參與者展示多幅畫卷修復前后對比圖,闡述“修舊如舊”匠心,以及動畫演繹《洛神賦圖》奇幻愛情、VR重現《清明上河圖》市井喧囂,觀眾對先輩守護文化遺產敬意油生,領悟傳承是責任、是使命。此外,在泉塘社區志愿團通過古畫創編舞蹈、戲劇,借新形式詮釋傳統意蘊,在社區演出獲贊譽,彰顯當代人扎根傳統、多元創新活力,確保古老繪畫文化于時代浪潮中煥新,持續書寫“中國故事”,強化民族文化身份認同。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此次繪畫大系志愿宣講活動,服務團成員們身體力行,用雙眼記錄居民對中國繪畫歷史的學習過程,用心感受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同時將大學生社會實踐課堂搬進社區,發揮各自所長,用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描繪中國繪畫新篇章。在實踐中,服務團成員通過尋訪考察、學習研討、理論宣講、實地調研經歷了一場繪畫大系的洗禮,進行一次社區服務的實踐,凝結一份社區情懷。走出“象牙塔”,踏進“社區園”,利用在校的所學所思所想,下到基層去,在社區中國深處開展火熱實踐,把對社區懵懵懂懂的印象轉化為真真切切的感受和扎扎實實的對策,將青春志轉化為報國情,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的希望和寄語,勇當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促進國際交流的先鋒隊。
“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宛如一部穿越時空的藝術史詩,承載著華夏數千年文明的審美脈絡與精神內涵。湖南農業大學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務團以其為核心,在校園、社區、文化藝術館等多元場域以星火燎原之勢播撒文化種子,讓更多人得以探尋“何以中國”的深邃答案。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務團在探索改進中穩步前行,未來將持續鍛造高素質志愿團隊、創新宣講模式,讓傳統繪畫之光更耀眼,為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發展添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