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青馬班學員科學化、系統化地深入了解南充傳統桑蠶文化,進一步培養傳統文化素養,第六期“青馬工程”大學生骨干培訓班第一組學員于2023年5月12日開展“探尋桑蠶文化,感受蠶桑之美”傳統文化研學活動。
中國蠶桑文化博物館(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位于南充市順慶區瀠溪鎮,青馬班一組的學員在講解老師的帶領下,在“先蠶”圣母嫘祖的雕塑下聆聽了關于嫘祖的傳說故事,隨后跟隨講解老師的步伐一起來到博物館特有的桑蠶歷史文化長廊。長廊約十米左右,講解老師一步一步帶領學員們感受蠶桑的歷史以及南充作為中國絲綢之路的源頭所特有的蠶桑文化。
深入了解了桑蠶歷史和文化知識后,學員們前往桑樹園,實地觀察桑樹的生長情況。講解老師帶領我們參觀了形態不同、功能不同的桑樹,在觀察過程中,老師為青馬班的學員講授了蠶桑產業對我國鄉村振興的重要示范作用,但是像蠶桑種植培育研究的前端人才稀缺,激勵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路上,可以選擇蠶桑培育研究的方向發展,為人民、社會、祖國貢獻自己作為青年人的一份力量。
最后我們有幸可以到蠶蟲培育室近距離觀察不用品種蠶寶寶,老師為我們講了很多關于蠶寶寶的相關知識,并且告訴我們培育一代性狀穩定、吐絲量大的蠶寶寶需要研究所的工作人員花費十余年的心血。
中國傳統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通過本次參觀學習,青馬班一小組的學員們深刻體會到古代絲綢之路繁榮昌盛的背后是數代有志青年的堅守,深刻理解了繼承和發揚絲綢之路精神的重要含義,深刻領會了古代絲綢之路新的時代內涵。大家紛紛表示,真真實實地感受到了南充傳統桑蠶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且作為優秀青年政治骨干,不僅要做好引領示范作用,更要將“奮斗的豐碑”這一深刻主題貫穿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